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崇祯:重征天下> 第八百章 辽东局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章 辽东局势(1 / 2)

崇祯:重征天下 饱吹饿唱 更新时间 2019-09-30

 热门推荐:

通过高第,满桂和赵率教等人的介绍,朱由检逐渐看清了眼下辽东守军的态势.

原来自从宁远之战后,孙承宗被阉党群起攻击愤然辞官,守卫辽东的重任基本上就落到了辽东巡抚袁崇焕身上.袁崇焕并非阉党,为了能有效地控制他,魏忠贤一方面仍让阉党分子阎鸣泰任蓟辽总督,从侧面牵制袁崇焕,另一方面保荐高第接替被斩首的熊廷弼,出任辽东经略.

这位高第其实原来并不是阉党,他从七品知县做起,历任知府,按察副使,右参政,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可以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地方官员,而且为官还算清廉,并不敢有贪墨行为.

到了天启年间,由于东林党和阉党之间的党争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各地地方官员也无法置身事外,均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选边站".尤其是东林党,更是党同伐异,凡不属于自己阵营的官员,均找机会大加排挤.

而这个高第是个典型的老好人,谁也不愿意得罪.没想到即使是这种态度,仍然为东林党所不容,他也在天启三年被以"暮气"为由强迫致仕.

后来阉党得势,便处处与东林党反着来,将高第重新起复,也希望能拉拢这位老牌官吏.又因为阉党分子多是阿谀奉承,夸夸其谈之辈,没有什么真才实学,高第因为经验丰富,还颇受到重用.魏忠贤遍观朝中,也实在找不到能在辽东主持大局的合适人选了,便让高第出任辽东经略.

高第赴任之后,倒是十分注意吸取前任熊廷弼的教训.当年熊廷弼和王化贞因为"经抚不和",互相掣肘,导致广宁惨败,辽东国土几乎尽丧.高第本身没什么军事才能,而袁崇焕是"宁远大捷"的功臣,所以高第对袁崇焕十分迁就.理论上辽东巡抚归辽东经略节制,但实际上高第对袁崇焕是百依百顺,只要袁崇焕想做什么,高第无不答允.

偏生袁崇焕又是个极其倔强,极其强势的人,认准了的事绝对是一意孤行.当年他提出"关宁锦防线",并且得到了督师孙承宗和朝廷的认可,袁崇焕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打造这条防线上来.

而要守住这几个"地堡",自然要依靠辽东边军.袁崇焕的理论是"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他认为满桂和赵率教并非辽东人,因而都算"客军".客军即使打仗输了也无所谓,反正这里也不是他们的家乡,因而作战不会出力.

而祖大寿,吴襄等辽东籍将领,则得到袁崇焕异乎寻常的提拔重用.为了能让他们麾下的辽东籍边军全力筑城,袁崇焕对"吃空饷"的行为不但不查处,反而屡屡上疏恳请朝廷再增加粮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