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章(1 / 2)

 第六章

南麓书院距离下马集不过十几里山路,不过书院有规定,书院内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必须走路上山,严禁骑马坐轿.而且书院内没有杂役人员,所有师生都必须自己打扫卫生以及种菜。目的就是要所有人都养成亲力亲为的习惯以及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除此之外,南麓书院与其他书院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因材施教”。除去一般书院所教授的“经”、“史”、“子”、“集”,还有天文、地理、术数、农耕、医术、刀马、布阵、奇门遁甲等二十余个科目供学子们自己选择。学成之后,即使不能为官府所用,也能有生存之技。

铁牛被三个人带进书院,经过考核后,专修刀马功夫。

转瞬之间,到了初冬。这一日,逍遥子把一众和宋云睿岁数差不多大的学生叫到一起,说道:“你们到如今都已经在这里学习了十年,书院能够教给你们的也差不多就这些,明日起你们就可以离开书院。临行前,我送你们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如果有条件,不妨先四处走走看看,增加一些经验和见识。”

第二天,宋云睿等四人前去和逍遥子拜别,临行前问老师还有什么教诲。逍遥子意味深长地看了四人一眼,轻叹一口气说道:“唉!天下将乱,你等好自为之吧。乱世来临之前,不妨留心一下天下形势,以为将来积攒力量。不管将来如何衍变,要切记‘得民心者得天下’。”

宋云睿和魏缭以及柳云飞商议了一下,决定先北上怀安道,然后按顺时针方向在帝国的领土上游历一番。至于铁牛,他只要能喂饱肚皮,别的事情根本不去操心。

钟石山分属云岭余脉。云岭走势基本上是自西向东,是京畿卫和怀安道的天然分割线。云岭山势陡峭,不良于行,自古以来便是内陆平原,防御岭外草原部落入侵骚扰的天然屏障。绵延一千余里的云岭只有十几个隘口可供出入,千百年来,一直都是有重兵把守。

兴安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城墙高15米宽10米,城头可供八匹马并行。大留山与二龙山在此处交汇,关外两山呈倒八字状交汇于兴安关。关外十里处,两山相距将近3里,关前却仅剩二百余米的宽度,大军到来,甚至无法摆开阵型。兴安关修建于半山腰,两边山势如同刀削一般整齐,自关外进攻只有仰首强攻一途。七百余年之前,关外游民曾经有近十万大军来袭,当时关内仅五千守军,坚守十余日,关外尸横遍野,血流漂杵。直至朝廷派来援军,未曾被抢占一寸土地。从此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雄关”。

宋云睿一行人来到这里之时才发现,这里已经不是书中说的那样,仅仅是一座军事要塞。近七百年的安定生活,使得这里由当初单纯的要塞发展成为一座十分繁华的城市。由于出关后的道路相对要平坦的多,这里已经成为了关内产品销往关外草原的集散地。

在这里随处可见,身穿关外游牧民族服饰的商人,操着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方言,和来自关内的商人讨价还价。

在这里休整了一日后,几个人花了些银两加入进一个大型的商队。如今的草原已经不比从前,草原上游弋着众多的马贼。自从七十余年前的叛乱开始,帝国对于草原的控制能力已经基本丧失,十余个草原部落已经先后称汗,不再服从朝廷调派。如今进入草原的商队,如果没有强大的武力护卫,根本就寸步难行。

实际上来说,一出兴安关就等于踏入草原的边缘。怀安道只有两个州以及道府怀安城。安平州和宣州都与京畿卫接壤,一直是帝国的军马养殖基地,而怀安城位置更靠北,是帝国的军事重镇。

一直以来,草原部落虽然在帝国的统治之下,却也是每年上交一定数量的牛羊以及少量的战马作为税金。随着近年来独立出去的游牧部落越来越多,每年上缴的战马数量也越来越少。作为帝国战马养殖基地的怀安道,其重要性也随之逐年上升。怀安城作为安平、宣州两州的凭靠,每年要击溃大量来自草原深处的马贼以及流寇,以保证能够满足帝国对于战马的需求。

刚刚出关一天,几个人便感受到了草原的广袤。一望无垠的草原,一直向远方延伸,直到天地连成一片。

只可惜如今的季节已经进入初冬,放眼望去遍地的枯黄色,凭添了几分萧杀、零落的氛围。

初次踏足草原的铁牛,可没有其他人的那么多想法,山村里长大的他,见到如此广阔的草原,显得异常兴奋。如今的他已经改使一柄两米多长,重约一百二十斤的铁枪。不经意中看到不远处有只野兔,便拎着铁枪追了过去。他那惊人的速度引来一阵惊呼声。工夫不大,铁牛便满脸兴奋的拎着一只活蹦乱跳的兔子跑了回来。“今天晚上可以吃兔子肉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