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甲午之军工霸世> 第三百二十章 经济战争(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章 经济战争(中)(2 / 2)

甲午之军工霸世 那年那兔 更新时间 2019-09-29

原来,由政府开动印钞机主动制造出来的通货膨胀在无差别地洗劫了人民的财富之后,获得的利益却集中到了极少数大资本家手里,这些大资本家自身的消费有限(相较于财富总量来说),在经济形势尚未好转的情况下投资也必然十分谨慎,因此所能提升的购买力相当有限,至少远远不足以弥补失去中国市场之后还被中国商品抢占了不少本国市场所造成的巨大损失

这一切都在李晖的预料之中,甚至可以说,某种程度上这样的局面根本就是他刻意制造出来的

其实,由于国内工业产量还很有限,中国的体量又实在太大,如果从满足国内人民需要的角度来看,可以进口的商品还是很多的。但李晖认为大量进口西方的工业品会拉动西方列强的工业,帮助其摆脱经济危机,考虑到双方将来终有一战,这样做无异于资敌,而由于中国那恐怖的潜在需要量,一旦放开进口,那些商品的价格必定飙涨,中国实际上能够买到的物资并没有那么多,等于是只为一点短期的蝇头小利却让将来的大敌变得更强,这无疑是很不明智的,李晖宁可国内先过十年苦日子,也不会如此目光短浅,反正此时(1897年)国内就算必需品还是短缺,也至少饿不死人了,而且中国就算进行贸易保护,影响的也只是国民生活水平而非经济发展速度,也就是多等几年,将来日子还是会好起来。

李晖将此看做是一场战争,一场经济的战争,他充分利用了中国的体量优势和技术优势,以类似七伤拳的方式极大地延缓了西方列强的工业发展速度,在中国与欧(www.vkzw.com)美国家距离遥远、纯靠武力难以将其彻底击败的现状下,通过其他手段尽量削弱敌人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西方列强也不是傻子,光吃亏没便宜占谁会乐意?

如果是甲午战争之前,西方一准儿撕破伪装干起强盗的本行了,奈何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可以随便欺负的满清了,想玩武力讹诈那是自寻死路。但即使如此,西方各国的反华情绪还是不可避免地渐渐增强,这却是李晖所不想看到的,他尤其担心西方因此联合起来一致对华,因此时不时地会吐出一点好处来稍加安抚,避免西方狗急跳墙,走“温水煮青蛙”的路线,同时这还与外交手段相结合,在西方国家当中制造裂痕,让其始终都联合不起来

比如1897年花费了432吨白银和108天时间研究完成“现代冶金学”这项5级主科技(科研年代是1900年,但作为5级科技,实际上相当于历史上1936年的世界先进水平。)后,李晖很快就让人将其中关于黄金提炼的部分转让给了英国,使得储量世界第一的南非兰德金矿有了大幅增产至每年两三百吨黄金的可能性,这一方面可以压低已经过高的贵金属价格,便于李晖获得更多的黄金来喂给系统,同时还可以让英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实力,因为李晖认为英国的衰退慢一点在全局上来说对中国是有利的(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