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大唐潜龙> 奔袭小勃律—突击连云寨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奔袭小勃律—突击连云寨1(2 / 2)

大唐潜龙 粉金 更新时间 2023-04-20

高仙芝开口道:「朝廷有令,要我等攻取小勃律,我安西兵精将猛,粮秣充足,这是杀敌报国,建立功名之大好时机。今初春时节,正是进兵时刻,诸将有何奇谋良策,但说无妨。」

副将赵崇玭站起身来,一拱手道:「依我之见,仍应取正道进兵,我军应取雅康罕道,击破拉斯抛城及风安朵城然后直驱阿弩越城,破阿弩越城后,小勃律城近在咫尺,即日可下,依兵法进兵,何愁不胜?」

判官封常清道:「赵将军所言有理,但是前任安西节度使均以此法进兵,小勃律屡次节节抵抗,迟滞我军,令我师老兵疲。大唐将士虽勇猛善战,但是一入冬季便需退兵,否则回军归途遥远,气候酷寒,损伤必众。倘若小勃律仍然以此战法迎击我军,不知赵将军如何解法?」

赵崇玭微有愠怒,并不回话,冷笑道:「既是如此,愿闻封大人高见。」

封常清微一停顿,清了清喉咙接着道:「出奇不意,攻其不备。」

副将贾崇瓘应道:「愿闻其详。」

常封清说道:「我安西都护府屡次进剿小勃律都失利,首要原因无非是军机泄漏,大军未发,即消息走漏,闹得沸沸扬扬,敌人得知我军行动,早就坚壁清野,严阵以待。其次是无法出敌意外,每次进军路线均相同且容易预料,敌人易于防范。再其次乃进攻路线过长,往返均迁延时日,兵士疲困不说,光是路途之中城池便有三、四座,一方面难于攻打,另一方面吐蕃援军亦得以趁机驰援,致使我军难以成功。第四一点,大军数万,征途遥远,粮草军需需求巨大,补充困难。」

段秀实赞道:「封大人说的有理,然而这要如何克服呢?」

封常清笑道:「这个容易,我们迂回进兵,进疏勒镇之前,倘若为人发现则诈称进袭羯师国,过疏勒后则称借道进攻大勃律,然后过达特勒满川后直取连云堡,攀越坦驹岭直驱阿弩越城,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赵崇玭面有难色道:「先取连云堡,我并无意见,但这坦驹岭山高千仞又兼冰川纵横,稍有不慎,即会摔入万丈深渊,人马难行,而且天候难料,要攀登而过,风险实大,末将不敢苟同。」

封常清道:「走坦驹岭我们才能节省时日,出敌不意,虽有风险,但绝不比正道进兵损失还多,并不足虑。」

岑参亦赞同道:「此次进兵,贵在速发奇袭,故兵将万人足已,兵不需多,由于所经道路均为山险小路,故需分兵行军,在连云堡前取齐。此乃愚意,不知合不合适?」

副将李元中道:「长途奔袭,出敌不意的确是良策,可是其中环环相扣,一个环节疏忽,全盘皆输。此举风险过大,末将认为需再研议。」

封常清道:「此着的确是环环相扣,不过若有疏漏之处,不能奇袭或为敌侦知,则回到正攻之途亦不算晚,倘若奇袭成功则兵士损失可以大大减少,时日上也能缩短许多。」

高仙芝喜道:「梓玉(封常清字)之意与我暗合!长途奔袭,出奇不意,乃兵法良策也。子青之见亦颇有见地,兵贵在精并不在多,兵将万人足破小勃律矣。关于赵、李二位将军所言,亦中要点,我等应思考对策,谋解决之法,排除困难。诸将是否别有良策?可速提出,无需隐藏!」<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