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恢复《1917年反间-谍法》、《1918年反煽动法》这两部法律实施并立即加以有效修订与强化;
第二,全面加强《战时报刊行为准则》实施条例与适用范围;
第三,制定《战时国家安全条例》,授权fbi对可疑、不忠的人群进行监控,但最终定罪和刑罚由各级司法机构执行;
第四,扩大fbi编制并追加预算,1943年度大致需要增加8000个探员与9400万美元预算。”
《1917年反间-谍法》、《1918年反煽动法》是美国一战时紧急制定的法律,当初美国对大战毫无经验,认为会非常残酷和持久,因此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法律,但特定战争时期通过的法律对自由权利限制较多,生性浪漫的美国人当然受不了,再加上美国人看来上次大战赢得很轻松,没费多少力气,没对国内造成多大困扰就轻轻松松赢了,很多人自觉不自觉地就形成了一种错觉:美国要想赢得战争很容易,不必要改变太多!
于是两部法案1921年就废除了,后面再没执行过,哪怕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国内也没有重新启用的想法,胡佛现在又从故纸堆里捡了起来。
胡佛的报告当然是和罗斯福事先沟通好的,作为成熟政治家,谁也不会将密室政治的话拿到公开场合去讲:那不是勇气,那是自杀!但胡佛想做的事情太大,不可能绕过公众和国会,需要适度包装和刺激,罗斯福之所以承诺保胡佛过关,也有自己的政治考虑。
德裔、法裔、西班牙裔都是美国白人群体中比例甚高的团体,国会议员也很多出身上述族裔,再加上种族平等向来是华盛顿政治正确的一部分,所以胡佛用了一个巧妙的名词——可疑和不忠的人群。
难道对可疑和不忠团体不能事先管理?这句话放到哪里都没法反对。
至于胡佛设想中需要的15-20万雇员、20亿美元的预算当然不能一蹴而就——fbi现在总共只有1000人出头,不可能一下子就膨胀到10万规模,于是胡佛明智地选了一个小目标:8000人和9400万预算。国会即便肯通过也一定会讨价还价,他认为哪怕砍得只剩三分之一都可以接受——慢慢来嘛。
国会通过条例和预算后,录用这些雇员的选择权就捏在胡佛手里,他想录用什么族裔就录用什么族裔,别人谁也挑不出刺来——就像美国录用政府工作人员虽然没有法律明文规定不能录用黑人,但黑人在华盛顿的政治版图实在可有可无——很多事情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罗斯福一直关注着台下众人的反应,一般说来:老东部、新英格兰地带的议员反应很正常,这是显然的,他们大多数是盎格鲁-萨克逊后裔,谁也不会怀疑他们的忠诚度;密西西比河流域的议员——大多数出身与法国殖民地路易斯安娜,是法兰西后裔,也比较平静,同样不认为自己会有问题——法国现在又不是大战交战国;爱尔兰裔、西班牙裔议员大多抱有和法兰西裔一样的看法;最坚定支持的是犹太裔,他们明白一旦第三帝国席卷全球,犹太人一定没有好日子过,所以支持程度最高,有些不爽、不便忍耐一下也过去了。
明显持不同意见的可分为三类人:一类是德国裔、意大利裔的政治家,他们现在很愤慨,不但因为他们人数众多,还因为自己可能莫名其妙就被贴了“可疑、不忠”的标签,这让人分外不爽;另一类是与法案有关联的政治家,比如传媒业巨头,他们的利益受到了直接挑战,又比如独立知识分子阶层,他们捍卫公民权利,自诩为自由卫士,从本质上反对一切戕害自由的法案——无论什么理由;最后一类是罗斯福在政治上的竞争者,他们不是不懂这些法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出于政治斗争需要,他们强烈反对任何可能加强罗斯福权威的东西。
这个反应没有出乎罗斯福预料,他朝胡佛笑了笑,对他刚才成功激起讨论表示赞许,并用眼神告诉他,接下来看我的,我会给这些议员们一点猛料。
一个意想不到的的小插曲出现了,陆航总司令阿诺德颤抖着手,将一张电报递给罗斯福,后者匆匆忙忙扫了几眼,脸色大变。罗斯福是准备要给议员们弄点猛料,但没想到这个意外插曲的料却猛得超乎想象。
“现在向大家传达刚刚收到的战报……”罗斯福语气很低沉,情绪十分悲伤,“我万分痛心地告诉大家:几小时前,第八航空队出动1417架飞机空袭柏林,为纽约空袭事件报仇……”
台下先是一片欢呼,但等罗斯福将后半句念完,所有人全傻了。
“机群在柏林上空遭遇精准伏击,碰上了800多架有备而来的战斗机,其中还包括300余架最新式、德国从未展现过的喷气战斗机,陆航损失惨重,最终安全归队的飞机不到300架,损失率超过80%,指挥官柯蒂斯-李梅准将失踪,可能已壮烈殉国。”罗斯福抬起头,“参联会认为有间谍窃取了作战情报,在查清真相前,我下令停止一切对德空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