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雷德尔哑口无言。
海军大将、海军军备部部长卡尔-威泽尔尴尬地朝海军总司令笑笑,他比雷德尔早知道一点内幕,但他不愿意直接捅破这层纸,于是接口道:“根据元首指示,重启后的z计划重心确定为航空母舰、轻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
在真实的历史时空中,由于希特勒停止了德国大型水面舰艇建造,威泽尔和另一位海军大将威廉-雷恩一起被任命为负责核武器研究工作的主管,但现在“超级炸弹”项目直接由施佩尔主管,两人依然负责海军装备的开发和生产。现在海军要开发的东西更多,不但有日本传来的舰艇、鱼雷、特大型潜艇等技术资料,还包括大量内部改进计划,再加z计划又要重启,两人时间排得满满当当,充满热情地投身于海军军备重整事业。
“这是从法国手里拿到的敦刻尔克级战列巡洋舰,在意大利船厂内对其进行了彻底维修与改建设计,到目前为止,修复工作已接近完成,后部甲板正在拆除,预计到本月底全部拆除工作能结束,该舰艇的改建设计是……”
“这是什么?”雷德尔在幻灯片上看到了一个用他多年海军常识难以理解的设计,顿时惊呼起来,“不是说改建成航空战列舰么,怎么变成这样了?是日本人想出来的?”
凯特尔、施佩尔、邓尼茨等人也是头一次看见造型如此奇特的军舰,一个个露出狐疑之色。
“元帅阁下,由于敦刻尔克级独特的造型——两座4联装火炮均在前甲板,因此天生具有改建为航空战列舰的优势,我们最初打算拆除后部设施并全部用于铺设甲板。但经精确计算与实地考察,改建后的甲板长度仅有120米,即便考虑一定程度的外飘,也只能勉强达到127米。”军备局设计师、海军少将卡尔-舒伯特通过幻灯片显示了最初的改建思路——前半部分是中规中矩的舰炮火力与舰桥,后面是航空甲板。
“从理论上说,由于弹射器和多道液压拦阻索的存在,120多米甲板用于舰载机起降是够了,但实际运用中风险很大。从日本航母使用经验来看,飞机着舰因挂不上拦阻索而存在一定失败几率,在速度慢、重量轻的双翼机时代,降落失败还用拦阻网回收,现在再采用这种回收办法会造成机体受到不可恢复的损失,因此现在降落失败通常采用复飞来解决,我们的最初设计是没法复飞的,问了日本方面也没太好的解决办法——他们给出的建议是航空战列舰只管起飞不管降落,或者干脆在水面迫降后回收。”舒伯特耸耸肩,“可惜大西洋条件太差,我们不像日本在太平洋上拥有众多岛屿可供降落,飞机必须着舰降落。”
为解决着陆失败与复飞问题,海军设计局设计师们尝试了数种脑洞大开的方案,包括多道轻型拦阻网层层链接、在舰桥下开紧急通道口便于复飞等方案,效果非常差,降落似乎成为航空战列舰的死穴而难以克服。
面对众人的困惑,舒伯特微微一笑:“元首一直高度关注航空战列舰改进方案,得知该困境后,他用一张手绘图给了我们足够的启发——既然一条半封闭的甲板不够,那就再变一条畅通甲板来,于是我们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并开始运用这种斜角甲板……”
设计方案中的斜角甲板与主甲板呈11度夹角,根据思路,飞机将从斜角甲板部分降落,一直落到舰尾停住,然后通过升降机进入机库并回收,与此同时,考虑到舰体平衡和合理的甲板长度,拟将该舰第二组4联装炮群拆除,将舰桥转移到被拆除炮塔位偏右处,因只剩下一座炮塔,对观瞄、指挥要求大幅度降低,舰桥可实现小型化并从塔状变成接近齐柏林号航母的条状,原二号炮塔弹药库和炮塔座圈空间扩大后变成航空弹药存储处。因不涉及锅炉位置调整,只需要进行部分烟道调整,因此整体改建时间压力非常小。
“改建后的主甲板长度可达166米,斜角部分大约为176米,甲板宽度最宽处46米,最窄处27米,首尾各有一部升降机(载重8吨),从目前海军主力舰载机来看,起飞、降落均无问题,主甲板装甲厚度90mm,核心覆盖区域长度约135米,可抵御英美常用的1000磅航空炸弹(454公斤)攻击,由于炮塔、舰桥重量减少,全舰整体重心甚至略有改善了,垂直稳定性较好,唯一的遗憾是载机数量偏少,且起飞和降落不能同时进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