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克很快在元首办公室见到了奥托-斯科尔兹内,虽然这个男子只有上尉军衔,但一见面就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拥有强壮而彪悍的体格,超过1米9的个头很有压迫感,浑身上下都透着精干,左颊上那道明显的伤疤更是平添几分凶恶之色。
斯科尔兹内也在观察着兰克,一看到兰克他就用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神上下打量着对方,他觉得兰克有点儿瘦弱,肤色因为北非阳光的照射而显得发黑。在对方的目光注视下,兰克觉得似乎有一把手术刀在解剖自己,这让他很不舒服,不过必要的礼节对方还是恭恭敬敬地履行了,看得出来是一个深知进退的人物。
“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奥地利同乡奥托-斯科尔兹内,他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工程系,几年前曾是警卫旗队中我的警卫之一,后来去了东线战场武装党卫军部队,今年年初才返回国内,现在是一支秘密突击队的长官。”霍夫曼亲自为两人做介绍,“这位是兰克,新晋骑士十字勋章获得者,他的来历和经历比较复杂,等会让达尔格斯把档案给你送去过目,我暂时就不介绍了。”
斯科尔兹内能成为秘密突击队的长官说起来还是拜了霍夫曼大刀阔斧处置叛国集团所赐。在原先德军体系中执行秘密特种任务的是勃兰登堡部队,这支部队是军事情报局秘密二处希普尔一手建立起来的,直接受卡纳里斯海军上将领导。卡纳里斯的倒台使其心腹手下希普尔也受到了牵连。与军情局密切相关的勃兰登堡部队更陷入了尴尬境地。按国防军最高统帅部的意见这支部队是要勒令解散的,因为老派军官团成员将军人职业看得无比神秘与崇高,不仅认为“偷偷摸摸”执行任务的特种战争是对军人职业的亵渎。而且觉得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穿上敌人军装是对他们个人荣誉乃至国家荣誉的一种侮辱。
这种明显脑残的想法当然不为霍夫曼所接受,他不但要求保留勃兰登堡部队编制,还准备赋予其更重要的角色,双方唯一的妥协是暂时解除希普尔的职务,同时为勃兰登堡部队挑选一名新指挥官。由于担心特种部队指挥官能和元首直接接触而变得权势熏天,最高统帅部提出的选人标准是需要一位胆大敢为、精力充沛又具有技术基础的指挥官,但同时还应该是个头脑简单、易受支配、没有政治野心的纯粹军人。他们不想看到第二个罗姆或者希姆莱诞生。
此时斯科尔兹内因为伤愈刚从维也纳的病院返回柏林。他被调至党卫军第1装甲师在柏林郊外的莱布施塔特军械库担任技术勤务和维修工作,忙碌而单调的工作令生性好斗的斯科尔兹内感到百无聊赖,他咬牙强忍了6个月。感觉实在不能胜任这种工作,决定去找大人物疏通一下换个岗位,哪怕再返回东线作战也可以。这时候传来了遴选勃兰登堡部队新指挥官的消息,由于他在东线时常带领部下在战斗中采用狡黠而非常规的作战方式。这段经历引起了党卫军部分高层的注意。再加上新任帝国保安总局(ha)局长卡尔登布隆纳也是奥地利人,他毫不犹豫地举荐了斯科尔兹内。
希姆莱、鲍曼等人也推荐了自己中意的人选,在许多候选名单当中,霍夫曼看也没看别人就一眼选中了斯科尔兹内,表面理由似乎因为他是元首的奥地利同乡,又被同为奥地利同乡的保安总局局长所推荐。但实际上只有霍夫曼本人才清楚他选择的原因是什么放着“欧(www.vkzw.com)洲最危险的男人”不用还能用谁?于是斯科尔兹内比历史上足足早了8个月晋升上尉并成为新一任的勃兰登堡部队指挥官。不过由于一直在进行政治审查且东线战事激烈,他掌握的勃兰登堡部队与希普尔掌握的资源是不一样的,他只有100多人的连级编制。而后者却有接近团级的标准。
“知道我为什么给你换搭档么?”霍夫曼突然问斯科尔兹内。
其实所有人都不清楚原本鲍曼给斯科尔兹内选定的搭档英国人埃迪-查普曼的厉害,这是个混迹于黑社会的混混。偷盗、好色、敲诈无恶不作,最后终于锒铛入狱。由于他监狱所在的小岛成为德军占领区,查普曼为了重返英国获得自由主动申请为德军服务。这个小混混的种种特质被德国情报机构看中,对他进行了严格培训并准备让其返回英国充当间谍。作为历史上最出名的双面间谍,查普曼代号“锯齿”(zigzag)让德国吃了很大的亏,在知道他名字的第一刻起,霍夫曼就晓得此人绝不可靠,所以一直没有放行。他一直在苦苦寻找合适人员,直到兰克的名字如闪电般在他眼前亮起。
“能猜到一点。”
“说说看。”
“对方不可靠。”
霍夫曼笑了:“为什么这么说?”
“虽然我们的间谍机关将他调教了很久,但我仍然认为他那双貌似恭顺的小眼睛下面隐藏着深深的狡黠,为我们卖命只是他的权宜之计,一不当心我们就可能在他身上翻船,所以我天天告诫自己要务必小心,必须时刻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霍夫曼在心里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历史上斯科尔兹内与查普曼之间从未有关交集,但他凭借短短十几天功夫的接触就揣测到了真相,不得不让人感慨他可怕的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