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昨天太累了,没法更新,兄弟们怕入宫,多多订阅,多多打赏,哈哈哈!!可惜我的全勤奖呀,没了!!
秦燕一战以和议结束,但秦王政每每想起这一战的前因后果,心中总是大为郁闷。
秦国之强,威震诸侯数十年,虽不是每战必胜,但即便稍有所挫,但旋即复胜,还从没像这几年这样不顺,从亲政一来,除了派杨端和伐魏很是顺利的扩大了东郡以外,和赵国两战,燕国一战,秦国都没占到什么便宜。
这里面,每一战都有燕丹的影子!
嬴政有些想不通,那燕国在诸侯当中,一向偏弱,为何这几战中,偏偏因这个自己一向看不起的燕国,给自己造成了这样的麻烦。
难道就是因为燕丹么?
燕丹在秦两年,除了殷勤好客之外,看不出什么特殊呀!
倒是其手下宾客,有几位略知一二的,嬴政颇为喜之,比如范增、荆轲两人!
别的不说,单是其风骨胆略,就给嬴政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秦国朝中人才济济,但以胆略而论,嬴政还真没看到在两人之者。
想起荆轲,嬴政不由想到了因出使燕国受辱被贬的姚贾。
都是诸侯使臣,姚贾背靠秦国之强,却受辱于燕国之都,为诸侯所笑,而荆轲翩然来秦,同样是面对冷落,偏偏是有胆有识,顺利的完成使命。
这高下之别显而易见。
姚贾被贬,号称永不录用,但秦王政知道,姚贾仍然流连秦国未去,有了荆轲做比较,嬴政对姚贾更为不满,遂下令,逐姚贾出秦,有擅自留之者罪之!
秦王这个命令颁下,姚贾顿成丧家之犬,无人敢留之食宿,好在姚贾身边,还有些钱财,不至于冻馁,只得黯然东去。
姚贾出的函谷关,回望雄关,悲愤不已,遥指关门誓道:“我欲效忠于秦而不得,终此一生,势为秦之敌也!”
只是展望前途,不由踌躇,韩魏两国均弱,未有自己一展之地,齐自君王后一来,一心自保休养,数十年未曾战于诸侯,策士无用武之地,况后胜为相,嫉贤妒能,自己到了齐国,只怕也难以得意。
至于楚国,国土广大,丁口众多,本是诸侯之强,但从李园杀春申君,数年以来,李园以王舅之尊为令尹,独掌国家大政,楚国本多封君,各有其地,尾大不掉者多,李园虽亲,威望不足,宗贵多不服,投入李园门下,只怕一旦有事,日后反遭李园所累。
而赵国这几战,虽然胜秦,但割两郡于燕,失河济之间,数年之间,丁壮损者不下三十万,外虽有战胜之名,实则元气大伤。
而春平侯赵柯出身王室,身份尊重,以王叔之尊辅佐幼王,本是大有作为之位,可惜才干寥寥,侥幸胜秦之后,能得数年休养之机已是万幸,那里还有什么雄心壮志呀!
再说自己当初在赵数年而不能富贵,如今再去,岂不是自取其辱?
这几国都去不得,难道去燕?
一想到燕国,姚贾恨的牙根都疼。
要不是范增太损,自己何至于落到今日这个地步!
偏偏自己当时急于立功,以为燕国可诱,才中了范增那么简单的圈套。
一招错,步步错呀!
不过观诸侯之势,燕国或许还真能有所作为。
燕国地处东北,素来为诸侯所轻,国势一向不振。北面又面临诸胡所胁,按说中原争霸,燕国不过是一个看客而已。
但如今燕国北收东胡,西取匈奴,又得了雁门云中两郡。地阔两千多里,兼有胡马之用,倒隐然有崛起之势。
其地势南有赵国相隔,西面雁门,句注塞分离太原代北,足以据守,山阴广武城以为后备,要从太原进军代北,实在不易。而燕国却可和赵而南,图谋中原,如此看来,燕国如今对秦,还真是进退有据。
而且从燕丹这次西攻太原来看,数万之军突然而出,虽然未曾大胜,但也夺了十余城,王翦大军对之,也未曾占了大便宜。这燕军严整足以和秦对战已经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