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位面商人在明末> 209不能分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09不能分兵(1 / 2)

位面商人在明末 屠神龙 更新时间 2023-02-20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无外乎是打下北京和没打下北京两种,前者最严重的就是类似北宋的靖康耻,后者最严重的就是木华黎灭金的架势”刘白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然后第一个点名祖大乐:

“祖将军,你对明军系统比较熟悉,你先说说能搞出北宋的靖康耻么?”

“这……怎么说呢?我觉得这事没个定数”祖大乐紧皱眉头,觉得这是自己在刘白羽阵营的第一次露脸,不敢乱说,好半天才说出这么一句来

“嗯,是我的说得不准确,这样吧,把北京可能成为北宋的靖康耻的因素和不可能的因素都说一下,大家集思广益,慢慢推导吧”刘白羽鼓励祖大乐

“那就多谢大人了,希望诸位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祖大乐还是不明白现代参谋组织和将军的区别,不过刘白羽既然都鼓励到这个程度了,祖大乐也不能不说了

“那我就先说下对大明不利的吧!关宁军虽然不是建奴的对手,但是勉强还能守住城池,这关内的兵,干脆就是一群叫花子啊!除了少数几支队伍,能勉强守住城池之外,其余的没见到建奴就直接崩溃为匪的都是比比皆是,都不够添乱的……”祖大乐说到这里,就不停的摇头叹息

“如果不是袁崇焕裁撤天下军队,供养关宁军,关内的军队也未必会垮的这么厉害吧!?”

杜光久这次站队正确,以为自己是“老人”劳苦功高的,对于祖大乐一投效就和自己平起平坐很不满意,老拿话挤兑他,

“这……如果文官们少吃点空饷,武官们少喝点兵血,其实也是足够守城的了”祖大乐不好意思的回答

“你说的那是体制问题,你们关宁军军饷里没有文官们吃空饷,还是关宁军军官不喝兵血?”杜光久鄙视祖大乐什么东西都往体制问题上推的德行

“但是辽东是前线,总不能不加强前线而加强后方吧,大明的财政就这么点钱,这是关宁军的错么?再说了,文官们在军饷里拔毛是惯例,不靠着多报点人头,军饷怎么够用?我们关宁军是把辅兵当做战兵报上去,已经是很有良心了好不好?”

祖大乐感觉很委屈,这不即使体制问题么?还不让人说了?

“老杜,少说两句,关宁军再如何,也不是祖大乐将军能做主的,就事论事!”

刘白羽对于杜光久敲打祖大乐是支持的,不过这里有个度的问题,自己也该适当的做一下红脸:

“关内武备不修,还是承平日久,外加崇祯查处阉党时,牵连太广,把很多做实事的人都作为阉党处理了……”

刘白羽说着说着,发觉自己说的也是体制问题,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大明朝二百多岁了,早已经是垂垂老矣,没有一身的体制问题才怪呢!

没办法,刘白羽只好转移话题:

“其实说都是体制问题也有问题,别的不说,这一路上我们从官府要粮食,全都是吃了就得病的货色,想买粮立刻就打几个滚,难道他们不知道,官军垮了,立刻成匪,祸害的还是他们么?”

“官军垮了,不一定能祸害到自己不是,还是手里的钱才是真的”祖大乐无奈的叹了口气

刘白羽猛然想到工人里有工贼损公肥私,那么地主里有劣绅祸水东引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终于明白了很多事情的真相,也摇了摇头

“北京总要好一些吧,毕竟北京城的城防是没的说,城墙多少人拿命去填也不够,只要京营能守住城墙就差不多了,民团都能做得到的事情”黄大力想当然的说道

“指望京营还不如指望民团,京营里面文官,太监,勋贵一起捞油水,士兵能不能有定额的三成都难说,而且就是剩下的三成士兵,除了老弱病残之外,只怕不少都是添乱的”

祖大乐自然知道京营里的虚实,给黄大力一盆冷水

“老弱病残之外,就是添乱的?”黄大力不解的问道

祖大乐娓娓道来,原来因为京营还负责治安,查经走私之类的油水,所以很多黑帮之流,也费尽心机披上京营的皮,这些人遇上大事,一贯是浑水摸鱼,真要是后金接近北京,只怕立刻这些人就是杀人放火的节奏,还能指望他们守城么?

“这么说,袁崇焕回访京城还是没错的,就这些勤王军添乱的德行,京营又靠不住,除了关宁军守北京之外,别无他法?”刘白羽想了想,还真是这样

“还真是这样,其实勤王军坚守城池还是能起到作用的,不过真要野战,只怕在建奴面前坚持不了多久”

祖大乐知道刘白羽最喜欢实事求是,所以也就不在刘白羽面前说袁崇焕的坏话来讨好刘白羽,做出一个直臣的模样

“那么假如建奴没打下北京,能摆出木华黎灭金的架势么?”

黄大力问道,他指挥还行,不过东江军出身,对于关内的军事很不了解,所以也就不敢推测了

“我看不难,虽然建奴比成吉思汗横扫万里的战斗力差了许多,可是蒙古已经被建奴彻底征服,没有后顾之忧的建奴也不会学成吉思汗千里西征,所以这次就是守住北京,也只怕……”祖大乐叹息道

除了刘白羽之外,众人脸色都微微变化,但最终还是没有一个人说话。毕竟和处于王朝中期能几次动员几十万部队的金国比,处于王朝末期的大明,就是收刮全国也凑不出二十万部队不是……

不过刘白羽有不同意见:“军事是政治的延续,你们忘记了,和木华黎灭金的时候,蒙古成吉思汗个人权威如日中天不同,满洲是四大贝勒和四小贝勒共同执政,大贝勒代善也就罢了,蒙古尔泰这人不服皇太极,阿敏又是叛逆之后,蒙古新被征服也不是十分可靠,皇太极要是学木华黎灭金的办法,滞留在山西等地,满洲和蒙古本部如果生变,这先胜后败的乐子可就大了”

刘白羽从政治角度推测军事,顿时让在座的诸人耳目一新,没错,很多后世看似匪夷所思的指挥,其实都不是决策者脑残,而是很多事情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简单而已

“而且还有一点,你们没有注意,要知道八旗再怎么武勇,也是人,是人就要得病,八旗这样千里迂回,加上八旗还有屠城的恶习,所到之处瘟疫只会更加凶恶,那么……”

刘白羽不是顺嘴胡说,实际上1644年满洲进中原之后,战场上屡战屡胜的同时,减员却是非常严重,就是疾病闹得康熙本人身为皇子,都得了天花,一般的满洲人可想而知

事实上,战场上屡战屡胜的八旗军在击破李自成之后,就只能靠汉奸伪军打天下,如果不是南明的大西军内斗,孙可望投敌,南北朝的架势基本已经成型了,到了那个时候,核心人口不足的满清要么被赶出去,要么就是不得不和汉族地主彻底合流,成为第二个鲜卑

成吉思汗主力西征,只留下木华黎偏师灭金,木华黎也是重用投降的汉族武装史天泽,武仙等人,未尝没有这方面的考虑,而蒙古人人数众多,哪里是满八旗这个努尔哈赤七拼八凑的民族能比的?

所以刘白羽看的清楚,大明再不给力,皇太极攻不下也只能退走,当然让皇太极不得不退走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明朝除了关宁军之外,其他各军当炮灰也不合格,而木华黎灭金的时候,金国的汉人武装一直没消停,战斗力和蒙古精锐也相差无几,甚至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内战的时候,元朝的汉人武装让阿里不哥的蒙古军吃了不少亏――当然,这个原因有点哭笑不得,就不能说出来了

“大人如此说,那么袁督师固守北京的方针没有错了?”祖大乐小心翼翼的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