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位面商人在明末> 191空虚的蓟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91空虚的蓟镇(1 / 2)

位面商人在明末 屠神龙 更新时间 2023-02-20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作者的话,昨天的文里说了铁血大明实质是弱明之后,有读者对我提出质疑,甚至直接用网文喷我――不过我还是那句话,史书上写着呢,从宣德早死主少国疑之后从正统一直到正德,边军基本都是砍了个位数脑袋就敢叫大捷砍了十几个首级就能封伯,总兵官【朱寿】他爹的时候甚至出现了砍三个脑袋就能封侯了

所以嘲笑朱寿军功的文官都可以说是无理取闹,说皇帝不干正事,可是边关干正事的有么?人家朱寿就算真的是只砍了17个脑袋给自己封个公有啥不对的?而且自朱寿反击之后,明朝北部边境蒙古就不敢再嚣张入寇了――但朱寿就像我说的李成梁一样,都是个人武勇,体制外的产物,人亡政息罢了,还是那句话,一个小财政体制支持强大军队本身就不靠谱,至少在工业革命之前,这种体制支持强大军队很不靠谱……

刘白羽一件一件黑材料砸了过来,把程本直砸的满脸金星,刘白羽这厮远在日本,怎么东江,关宁,朝廷的事情似乎都逃不过他的耳目呢!?是真的有可以从一点蛛丝马迹推断出天下事的本事,还是此人的耳目在天下比比皆是?程本直是不相信刘白羽有什么神鬼莫测的能力,子不语乱力怪神他还是要坚持的

不过这些并不重要,关键是袁大人和此人作对既不明智,自己身为袁大人的亲信和幕僚,总要做点什么:

“青山居士,其实袁大人和你也多有误会……没有解不开的疙瘩……程本直愿意以性命给袁大人作保,希望能和解……”

你丫想空手套白狼啊!刘白羽心里卧槽了一下――你自己都在我手里,杀你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啊!怎么跟着袁崇焕的人,都好忽悠这一口呢!

不过现在这个局面,光靠忽悠也不行了啊……

“袁大人下场如何,就看他自己怎么做了,和我其实没有什么关系――或许袁大人以为搞得好些就是单骑退回鹘的郭子仪”

“这……”

程本直无语了,身为袁崇焕的亲信,袁崇焕为了和满洲议和,做了很多犯忌的事情――虽然议和是崇祯默许的,可是袁崇焕很多地方独断专行,超越了崇祯底限也是事实,能平平安安退下来都不错了,还比拟郭子仪这样的名臣么?

“袁大人这人你还不了解么,名利之心太重,赌性极大,甚至为了个人的所谓名声不在乎大局――就比如那个什么宁远大捷吧,真按照高第说的,弃关外城堡,尽撤关外戍兵,也就没有这么多事情了,可是袁大人非要坚守――宁远,结果觉华岛近万军民殉难,粮草皆为努尔哈赤所得,宁远大捷杀伤鞑子不过数百……”刘白羽吐糟道

“青山居士,很多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朝廷的军饷虽多,可是要给各路文官层层分润,发到关宁军手里的其实就不多了,再加上路途遥远,运来的粮价可是内地的五倍不止!还不能保证随时到达――不在前线屯田安定人心是不行的!”

程本直娓娓道来,刘白羽半天才明白――其实这玩意就是一个大明朝的体制问题

大明朝玩的就是小财政,官员的俸禄名义上不低,实际上要被很多莫名其妙的,比如所谓发黄的陈大米之类的实物抵扣,很多穷官和一般老百姓一样穷酸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情了,而关宁军的饷银作为大明朝晚期的最大支出,自然就有许多穷官靠这个来发财――实际上东江镇之所以和文官们冲突不断,就是因为毛帅不想让文官们靠这个发财,直接让天启派太监发饷银【太监们虽然胃口也不小,不过分润的人少,到东江军将士手里的银子就不少了】

由于直接到手里的银子不多,还要承受物流不畅,官吏垄断造成的高粮价,关宁军就不得不就地屯田――然后在粮食成熟的时候,如果满洲攻打过来,只能守城的关宁军就不得不眼看着满洲军队把自己的辛苦种的粮食收割走――也就说是等于关宁军给满洲种田,补贴满洲的家用了……

但是如果象高第那样弃守辽东,撤退到山海关,就是一条好的出路么?也不是的,这种办法隐患也不小一旦关宁军撤退到山海关,就等于对关外的蒙古诸部显示自己不想主动攻击满清――满洲就可以更加轻易的击破不顺从自己的蒙古部落,提早几年整合好蒙古的满洲,破口时间只怕要大大提前了

至于说削减关宁军的饷银,如果削减士兵的饷银――那就是军队不停哗变的局面,事实上关宁军因为饷银低哗变的事情不胜枚举,毕自严这位户部尚书管财政的,他亲弟弟毕自肃,官至辽东巡抚,于崇祯元年被宁远乱兵挟持,最后不堪受辱而自杀,一贯瞧不起丘八的袁崇焕赶去后,也只能处理了十来个胁从了事,可以说是关宁军以武抗文对抗明朝文贵武贱体制的一个表现――毕自严在政治上亲近东林党人,又是全国钱袋子的主管,袁崇焕没必要得罪此人,可见这事纯是关宁军自发为之的

不过要知道,好和不好是比较出来的,比起最初和满洲交战辽西将门,内奸到处开城,主将莽撞出击,动不动就全军覆没相比,能守得住城池,不溃散的关宁军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如果朝廷削减了关宁军的饷银,哗变什么的还是有良心的了,万一关宁军有人开关迎接满洲,和辽西沈阳,辽阳陷落一样献出山海关,大明朝就未必能挺到1644年了

至于说惩治官场上的普遍――这玩意是一个王朝末期的皇帝办的到的么?事实上,军事问题从来是政治问题的延续,三藩之乱的时候,吴三桂的关宁军拿下半壁江山,差点把满州赶回老家――这固然有满洲入关后迅速腐化的因素,但是也可以证明军队的战斗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组织而不是军队本身

“果然是体制问题,体制问题!”刘白羽听得直摇头,不过旋即就想开了,二百多年的王朝下来,早就是积重难返,不过是靠着文官体制,科举制度调和内部矛盾来续命罢了,明朝就算崇祯大发神威过了满洲这一关,后世的皇帝面对葛尔丹也一样过不去的

“不过程先生,朝廷里的潜规则什么的,你懂得比我多,可是对于满洲,我懂的比你多――如果说满洲是皇太极一个人主政议和还差不多――可是满洲内部派系错综复杂,加上努尔哈赤大杀汉人,穷兵黩武,军民比严重失衡,除非朝廷效法南宋,送出大量岁币,换取皇太极大杀满洲亲贵,统一事权――否则怎么议和可能?”刘白羽耸了耸肩

“朝廷效法南宋,送出大量岁币是不可能的!这事陛下都做不了主!”程本直斩钉截铁的说道

“那样的话,袁大人效法郭子仪退胡兵那样,功成身退也就不可能了,毕竟我这个名义上的学生这不好,那不好,却有一个耿直的性子,学习李唐那样任凭回鹘洗劫长安作为报酬绝对不可能――大明朝的官军也没有正面击溃满洲的本事……”

“那袁大人就只有进入北京城,死守北京城一条路了,至于结果是于谦还是严嵩――不过这两位不论后世评价如何,后果都是不妙――不过程先生,袁大人身为督师,把关宁军送进北京城,死守北京城,这可能么?为了防备外军入北京政变,崇祯会让关宁军入城?”

“这……不妙!督师如果坚持关宁军入城,只怕被扣上造反的罪名!”程本直被刘白羽一提醒,对照袁崇焕的性格和现在的局势,就知道十有袁崇焕得这么做,而崇祯的脾气一定会……程本直越想越怕,最后居然病急乱投医的请求起刘白羽了:

“青山居士,青山居士!求你了,你学究天人,一定能给袁大人指出一条活路!一定能的,一定能的!”

“袁崇焕的活络当然有,依靠满洲做张邦昌和刘豫呗!”刘白羽一拍脑袋,想出了这两人!

“青山居士,张邦昌和刘豫这种窃国大盗,督师觉得不会去做的!请你不要开玩笑了!”程本直觉得刘白羽思路太广了,这毛病得治疗一下

“张邦昌做汉奸首鼠两端,结果是被宋朝腰斩,刘豫死心塌地,结果还行吧,虽然被金人废除帝位,也是这人实在没本事,总是吃败仗,最后迁居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改封曹王,也算是个善终,而且这厮还是因为参合女真人内部权力斗争【刘豫掌握政权实得力于宗翰宗翰在皇位斗争中失势后,刘豫即被废了。】,没被杀全家就不错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