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位面商人在明末> 149蒙古和满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49蒙古和满洲(1 / 2)

位面商人在明末 屠神龙 更新时间 2023-02-20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后世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满清是大明的生死大敌,而林丹汗却是速败给皇太极,不会把皇太极和林丹汗看成一个档次的人物,至于不太了解历史的,林丹汗是谁都未必知道

但是在当时的大明看来,蒙古是生死大敌,建州只是自家的叛军,只不过是战斗力抢一下而已,两者还真不是一个档次的,当然知道事实情况的袁崇焕和孙承宗是另外的看法,袁崇焕想给刘白羽下套罢了。

“青山居士是当世大贤,说这话必然是大有道理,不知能否为元素解说一二?”

袁崇焕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恭敬的请教

“台山先生,这两位是何方高人啊?”刘白羽没有回答,而是问了下带人进来的叶向高

其实孙承宗和袁崇焕两人的身份,刘白羽通过免费体检的系统早就推测出十之,毕竟这年头的人没有保密意识,两人都直接说的自己的字,袁崇焕登基的是元素,孙承宗登记的是稚绳,几乎和把自己名字写出来一样了

当然,刘白羽表面上要装作不知,聪明人大家都喜欢,多智而近妖的聪明人大家就都不喜欢了,而且刘白羽也不会暴露自己体检同时能核查他人身份的奥秘,故而装作不知道罢了

“青山居士,这就是我常说的东林党人孙恺阳,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中极殿大学士,当今陛下的老师!”

“原来是辽东督师孙先生,稳固了辽东防线,让满清无缝可钻的人物,文青【刘白羽自己取的字】神交已久,今日算是得偿所愿了!”

刘白羽对着孙承宗要一躬到底,孙承宗急忙拦住,因为孙承宗看的毛病,刘白羽虽然按照年纪,做自己的儿子都年轻了,但是人家明显和叶向高是平辈论交的,自己如果大咧咧的受了刘白羽这一拜,只怕叶向高立刻就和自己心里有了疙瘩

“哪里,哪里,我孙承宗不过在辽东抱残守缺罢了,只不过是苦苦支撑,何在此地复兴三代之治的青山居士相比……真的是不能比啊!”

孙承宗感叹着,这个老实人倒是实话实说

“那这位呢?能否请台山先生介绍一下?”

刘白羽不露声色之间,先通过叶向高的关系使得孙承宗认可了自己和叶向高,孙承宗的平等地位,让袁崇焕不得不承认自己比他地位高出一筹,在两人对话之前就取得了先手

袁崇焕如何不知刘白羽东拉西扯的意思,眼看对方比自己还年轻得多,却被孙承宗,叶向高视为平辈,隐约还有俯视自己的意思,自然心里不满,脸色铁青了起来

“那这位是?”刘白羽对袁崇焕笑了笑,虽然友好,却是长辈对晚辈的架势,更是让袁崇焕脸色发黑

“袁崇焕,字元素――欲求阉党而不得的人,虽然有些边才,却是居心不正,青山居士不用理他!”

在叶向高眼里,袁崇焕就是一个无名小官,靠着东林党的提拔而成为中级官员,然后却投靠了阉党――准确的说,是投靠阉党不成,给魏忠贤立了生祠,也没有改变被打发回家的命运……

本来对于袁崇焕这种小人物,叶向高是不屑一顾的,可是自己明确的表示了和青山居士的关系之后,袁崇焕还在言语中给青山居士下套,这就让叶向高忍无可忍了

袁崇焕这人不爱遵守官场的规矩,喜欢越级上告,抱大腿坑上级,不是一次两次了

王在晋非常倚重袁崇焕,上言提拔袁崇焕为宁前兵备佥事。但是王在晋在八里铺修筑城墙,袁崇焕认为此举不是很好御敌策略,他争辩不过的情况下,于是奏书给首辅叶向高。

而叶向高在东林党风雨飘摇的情况下,出于政治需要,把孙承宗安插到辽东,掌握兵权,避免被魏忠贤一网打尽,孙承宗则是因此重用袁崇焕

第二次则是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公元1625年(天启五年),十月,孙承宗遭到罢免,高第接替孙承宗上任。高第认为关外一定会守不住,命令全部撤出锦州及右屯等地高第要撤离,并且想要撤掉宁远的军队,但袁崇焕表示宁愿死在宁远,也不愿撤离,高第无法强迫袁崇焕,于是将锦州等地军民尽数撤离,同年十二月,升袁崇焕为按察使。

公元1626年(天启六年)正月,努尔哈赤得知孙承宗被罢免,大军进攻宁远城,并让士兵举着盾牌攻凿城墙。而袁崇焕让罗立等人指挥西洋巨炮,炮轰清军,清军在巨炮的攻击下损失近千人,努尔哈赤于是下令退军。但名将金启匆蛭慊鹋谑币鹱匀级馈D妒匚勒绞だ螅魍⒕俪断玻缁牢屹荻加贰

但另一方面,清军大肆攻略觉华岛,杀死参将金冠及军民数万人,而袁崇焕也只能凭借火炮犀利,竭尽全力保全了宁远,无力救援觉华。宁远大捷后,经略高第及杨麟因为不发援军被罢官,明廷以王之臣和赵率教将其替代。

袁崇焕的功过,很难判断,一方面来说,和努尔哈赤的后金打出十比一的交换比,虽然在现代人眼里这是不折不扣的大败,不过相比于从萨尔浒到广宁的连连惨败,其实也算是一场小胜了

但是另外一方面,努尔哈赤的后金此时相当困难,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也许在努尔哈赤眼里,觉华岛的粮草远比几百人的生命更重要……

笔者对于那段历史,只是了解一二,至于两方面哪面更接近事实真相,就要靠专业的史学家和双方具体情况的还原了当然对于某个满学会的专家,没有数据的胡乱煽情就算了――感觉这位还是写小说更合适

不过不管怎么说,袁崇焕顶撞上级,踩着上级出名的习惯是众所周知的,这点么,叶向高自然知道,对于叶向高有利的时候,叶向高还觉得这家伙有冲劲,但是踩到叶向高脸上,叶向高自然是另外的面孔了

在叶向高看来,刘白羽不用理他,丫就是来刷声望的,你不搭理他,得到一个狂生声望,也算成全他了,当然那年头没有袁粉这种人存在,掌握舆论的是东林党,而东林党对于袁崇焕给魏忠贤立了生祠,这种背叛行为,没有火力全开的集火,就是看在孙承宗的面子上了,还敢顶撞叶向高看好,在士林里名声鹊起的青山居士不成?

刘白羽却不这么想,你想踩我,我还想踩你呢,把袁崇焕这个辽东专家的光环扒掉,让朝廷看得清这家伙志大才疏的真面目,说不定毛文龙就不用死了,毕竟假传圣旨这个胆子可不是一般的文官能有的

当然,刘白羽才不会傻乎乎的和袁崇焕谈论辽东实际――得多傻的人才会在别人熟悉的领域去战斗呢?

“元素,怎么这点你不懂呢?蒙古不过是小患,建州才是大敌,你这点都想不通,却是史书读得不精,才问出这种话来!”

“青山居士这话我就不懂了,元素虽然史书读得不精也知道元太祖铁木真横扫天下万国,就是本朝也先和俺答汗两次围困北京,满洲与之相比,不过是在辽东闹腾,真不是一个档次的!”

你张口就好!我在边境待了这么多年,这种事情不如你这个纸上谈兵的货色,那就活见鬼了!

袁崇焕说出了这话之后,一阵得意,他觉得无论刘白羽怎么说,只要把刘白羽引入自己擅长的边事领域,就是孔子复生也一样要被自己刷声望!

只是这套引导他人思维,掌握话语权的小技巧,在后世都被人玩腻了,刘白羽哪里怕这个?只是刘白羽现在和大儒们相处长了,心里鄙视,脸上微笑的功夫早就熟悉了,依然摆出一副长辈的样子和袁崇焕说:

“所以说你史书读得不精么,只知其一未知其二,如果学了我的新理学,就知道了”

哼,不懂的事情故意说得云山雾罩的,所谓的理学家和大儒,都是这个德行!这青山居士自然也不例外!袁崇焕想到这里,就想让刘白羽出个大丑――当然,他表面上却是越发恭敬起来

“请青山居士指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