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1926之崛起> 第四百二十八章 布局 还是发生了(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八章 布局 还是发生了(一)(2 / 2)

1926之崛起 深蓝2000 更新时间 2021-07-15

红军在朱毛指挥下,采取诱敌深入,集中兵力,连续作战的战术,共歼中央军3万余人,缴获各种枪2万余支(挺),炮30门,电台2部,不仅粉碎了中央军对江西苏区的第二次围剿,还趁势占领赣东、闽西北广大地区。就连素以骁勇著称的原西北军孙连仲的第二十六路军,也被**吃掉了一个旅。</p>

与此同时,中央军集中10余个师,10万余人对鄂豫皖苏区的第二次围剿,也在5月底失败。</p>

不甘失败的蒋介石立即又于6月21日,亲自带着德、日、英等**事顾问到南昌,亲任“围剿”军总司令,何应钦为前敌总司令,调集23个师另3个旅,约30万人的兵力,准备对江西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p>

在加紧围剿红军的同时,蒋介石自然也没忘了要整治那些地方势力,随即发布了统一国家军队番号的命令。</p>

这个命令,就是取消各地方势力部队的各自番号,中央军和各地方部队统一由国民政府发布番号,没有番号的那就是匪,就必须解散。</p>

其中宋哲元的东北边防军第三军正式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晋绥军四个军番号依次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二军至三十五军,宋哲武部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至五十军。</p>

蒋介石自然不会相信仅仅改了一个番号,这些地方杂牌就成为真正的中央军了。不过,这只是他军队中央化的第一步。</p>

这样做,虽然蒋介石暂时还拿这些地方势力的军队没有办法,难以改变这些地方势力把各自军队当做个人私产的行为。可是,这会为他后续整治这些杂牌提供更好的借口和更充足的理由。</p>

再有一个好处就是,军队都以中央颁布的统一序列番号命名,也可以让这些部队的将领们,尤其是中下级军官和士兵们知道,他蒋中正才是所有中**队的最高长官,他们所效忠的那些“军阀”们,都是他蒋中正的部下,可以增加地方军队对中央的认同感。</p>

蒋介石这一手,还是很有作用的,一个很明显的好处就是,在华北原本受张学良整编的宋哲元部和晋绥军、孙殿英部,现在都有了中央政府下达的正式番号,虽然他们名义上还受张学良节制,可实际上他们和东北军一样,都成为了中央军的一部分,宋哲元、孙殿英和晋绥军将领们,对张学良的认同感消失殆尽。</p>

张学良想要逐渐彻底控制这些部队,并把他们逐渐纳入东北军体系的愿望也落空了。失望之下,张学良的军饷也开始时有时没有,这些被整编的部队只好就地筹饷。</p>

要就地筹饷,晋绥军还好办,这山西原本就是他们的地盘,饷源自然都在他们控制之下。可宋哲元和孙殿英就惨了,开始的时候还由徐永昌接济他们一些,可是阎锡山为发动中原大战,已经把许多税赋提前收去了,这时再要加税,徐永昌等人都不忍心,只好节省着一些,先把今年躲过去再说了。而且,晋绥军的将领们也抱着要把宋哲元挤出山西的目的,一直反对再给宋哲元和孙殿英接济。</p>

可这样一来,自然也就没有余钱在资助友军了。</p>

孙殿英倒好说,你们不给,我自己去找饷源,拉着部队就上山了,占据了晋东南和太行山南麓,自己设卡收税,就是晋绥军物资要过卡,那也得多少留下些买路钱。</p>

可宋哲元的西北军就不行了,西北军一向军纪很严,除了几个胆大的向韩复榘和石友三等人,其它的将领们都不敢越雷池一步,虽然现在冯玉祥已经不在部队了,可是这以养成了习惯。</p>

几万部队总不能没饭吃啊?萧振赢有主动请缨,跑到南京去找蒋介石。</p>

见到蒋介石后,萧振赢力陈二十九军能在山西立足的好处,指出在山西的各方势力越多越好,这样就可以互相牵制,二十九军在山西,不仅是晋绥军,就是张学良和宋哲武也都要有所顾忌。</p>

对于萧振赢的话,蒋介石深以为然,既然二十九军来找他,那说明他们实在是没有办法了,这个时候更能收拢人心。</p>

于是蒋介石很大方地答应每月给二十九军30万大洋的补贴。</p>

30万大洋虽然还不够二十九军发军饷的,可是吃饱饭还是足够的,这让二十九军上下欢欣不已。</p>

不过,自从蒋介石给二十九军30万的补助后,张学良就彻底断了二十九军的军饷,二十九军上下也从此彻底对张学良不再抱任何希望。</p>

除了中央军和红军在南方打得昏天地暗,在北方也是暗流涌动,凶险无比。</p>

张学良去年率十万东北军入关后,石友三立即通电响应,然后带着部队就自行进驻河北省南部和北部的三十余县,自己委任县长,就地筹饷,俨然成为一方小诸侯。</p>

石友三虽然在河北占据一块地盘,但兵多钱少,入不敷出,且名义不正,这让石友三感到终非长远之计,于是极力向张学良靠拢。</p>

为了让张学良不对他有戒心,今年春节期间,石友三亲赴沈阳面谒张学良,向张学良表示真心加入东北军的愿望。</p>

张学良对于石友三的这支西北军精锐也很看重,如果能让石友三真心归附,那他的力量就会更加强大,他在北方几省的地位也就会更稳固。</p>

因此,张学良对石友三也是极力拉拢安抚,应允将石友三的部队改编成第十三路军,委任其为总指挥,先发给饷银20万元,以资军用。</p>

这让石友三欣喜万分,为了让张学良对他放心,一再请求张学良派员到他的部队去,协助他指挥整顿部队。</p>

对于这件事,早有张作相等人劝说张学良,说石友三反复无常,要他对其多加小心。张学良正好顺水推舟,派石友三的同乡张云贵任该部秘书长,宋光烈为副官长,意图逐渐控制影响石友三的部队。</p>

可就在这时,蒋介石密电张学良,称石友三阻断平汉线交通,意图谋反,要张学良扣押石友三,并趁机解决其部队,以恢复南北交通。</p>

随同石友三一起来沈阳的毕广恒,前一段时间在北平可没有闲着,按照石友三的授意,他不惜重金上下联络张学良的心腹,蒋介石的来电被人悄悄透漏给了毕广恒,当然毕广恒又得出血,拿出了5万大洋。</p>

得知这一消息后,石友三急忙向张学良辞行。可张学良就是不放石友三走,一面挽留石友三再住几日,一面同蒋介石往来电商,替石友三开脱。</p>

最终虽然张学良说服了蒋介石,替石友三挡下了这次灾祸,可是也已经把石友三挽留在沈阳一个月了。</p>

为了让石友三安心留在东北军,张学良决定按照石友三的实编人数,每月给其补充军饷60万,加上石友三在他占据的地盘内收取的税款,石友三这时终于有了充足的军饷了。</p>

可石友三却不领情,他认为张学良春节期间之所以不放他回部队,就是准备万一蒋介石坚持要杀他,好随时抓他,被张学良硬留在沈阳一个月,说穿了,也就相当于张学良扣押了他一个月,睚眦必报的石友三自然不会这样忍气吞声地安生呆着。</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