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社会文学>问晋风流> 第十八章 定国五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 定国五策(2 / 2)

问晋风流 雪夜归来 更新时间 2019-09-26

李季将他手中书夺了过来,皱了皱眉,不解道:“我叫先生置一宅子,怎的却如此清贫?”尽管李季当初所给的银子不多,但南城地皮要便宜得多,便是买下三个这样的宅子也够。

“宅子最大,我也用不上去,我看这个刚刚好,便去买了几本书。”王二虎指着桌上说道:“全在上面,寨主看看我眼光如何?”

李季闻言默然,眼下造纸术不发达,印刷术也没有发明,全靠人一字一字抄录下来,而且平常百姓大字不识几个,这些书自然珍贵非常,随手翻了翻,却是一本《论语》,一本《春秋》,一本《韩非子》,李季说道:“先生挑灯夜读,李季本不该干涉,不过自盘古开天辟地,这万物便有定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有张弛有度,才合天地之理。诸葛亮鞠躬尽瘁,呕心沥血,然英年早逝,以致于壮志未酬,先生当以此为戒。”

“不碍事,如今我等皆不过二十来岁,正是精力充沛之时,此时不用功,等到白发垂垂,便是想用功也不成了。”王二虎笑着将几本书收好,问道:“寨主深夜而来,不会是来想与我谈心吧?”

二个大男人,谈什么心,李季如今除了石闵与一干山寨子弟,也没有别的朋友,当下不瞒他,说道:“如燕本是江南人仕,出来日久,思念家乡,我欲往江东一行,又恐兄长不允,不知先生可有办法?”

王二虎思索片刻道:“不知寨主只欲前往江东一行,还是说意欲久待江东,匡扶社稷?”说罢,他的两只眼睛便定定的望着李季,等待李季答案。

李季叹道:“先生,以你之见,那江东可扶不?我只恐他是扶不起的阿斗。”据李季所知,东晋偏安于江东一隅,并无北伐之意。祖逖,桓温二人北伐,亦处处制肘,总是担心北伐成功之后,又来威胁朝廷。

王二虎沉呤道:“江东受王、谢、桓、庾四大家族把持朝。,朝堂之上,不是其亲戚子弟,便是门生故吏,枝根盘结,错综复杂,寨主一介寒衣,纵然投奔过去,又有谁肯用你?更何况纵使有人慧眼视才,视你用你,但那四大家族,又岂能容你?寨主纵使有经天纬地之才,到时亦不得不将满腹心思用于勾心斗角。若奔江东,实在是明珠暗投,寨主切不可为也。”

李季吸了一口气,说道:“先生久呆中原,为何却对东晋了如指掌?”

“我本是晋人,亦尝有报效之心,若江东可为,我早已奔江东而去,何至于留连中原,为寻一明主而不可得。”王二虎说完,亦是长叹一声。

“若是只欲往江东一行,那又如何?”

“若是只欲前往江东一行,寨主直接向石将军一提便可。我看寨主是当局才迷,石将军待寨主不可谓不厚,寨主软语相求,他必然不会拒绝。”

王二虎如此一说,李季只觉茅舍顿开,先前确实太过担忧,心中疑问得解,老怀大畅,又来请教起治国之策来,只见王二虎说道:“治安定之国可以用礼,理混乱之邦必须用法。如今天下未定,当以法治之,正所谓‘杂草不除,良苗不秀;乱暴不禁,善政不行’,如今士族豪强多有仗势欺人之举,百姓深得其害,却又无可奈何,那些横行不法之徒,当首先除之;其次整治吏治,尸位素餐者免之,无能者免之,贪赃枉法者免之,再择良才而任,务必使人人可尽其才,官官能称其职;其三,兴修水利,奖励农桑,民以食为天,无粮则必乱,无桑则无衣,此二者皆为国之根本,忽视不得。”

王二虎顿了顿,两眼放光,再道:“其四,诸族杂居,当相互融合,不分夷我,犯法者皆平等相待,如今赵虎纵容族人为恶,因此百姓亦多有反抗,绵绵不决,蒲洪,姚戈仲等各领本族人马十万有余,屯于一处,此皆祸乱之源;其五乃是迁都,如今邺城乃是四战之地,慕容家已取燕山,若轻骑而下,一日可达,如此则邺城必屯重兵而守,一日所耗钱粮巨大,当迁往长安洛阳,据关而守。得此等五点,则天下可定。”

李季只见王二虎滔滔而谈,口若悬河,心中亦是感叹无比,问道:“先生如此高才,为何却叫二虎,不知有何用意?”

王二虎一怔,笑道:“二虎本是我乳名,倒也不曾欺骗寨主,只因当年我兄长出生之时,父亲猎了一头虎,因此兄长便叫大虎,我排名第二,便叫二虎,其实我本姓王,字景略,单名一个猛字。”

李季哦了一声,他对历史不甚了了,却不知这王猛是才堪诸葛之类的人物,当下两人高谈阔论,同榻而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