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其华在侧> 第四百七十九章 相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七十九章 相托(1 / 2)

其华在侧 煦日酣酣 更新时间 2022-12-16

 苏锦溪虽因国后之死怨恨李从嘉,但从他奋战到底,直到被破城的当月还亲自率几千人夜袭宋军北寨的作为来说,比领着十几万人投降的孟昶要佩服多了。

第二年,他又做了一个让苏锦溪更敬佩的事。以肉袒出城受俘,而换得唐国百姓平安。

和当年的孟昶一样,他及其家眷、宗亲都被压赴到了宋国京都。

因攻唐之初是以李从嘉不肯来宋而为借口,李从嘉被封为违命侯,他现在的国后,就是原国后的妹妹周嘉敏被封为了郑国夫人。后期一直在唐国朝堂上举足轻重的李从善,则被封为了南楚国公。

再后来,不知是不是忌惮李从善的能力,他的品级一降再降,不过半年已经只为右神武大将军。他本人倒不在意,自免了他的禁足后,就一直纵情于田园。

于城郊给自己弄了套简朴的宅院、几亩薄地,数十株果树,四季自给,怡然自得。

苏锦溪此时最忧心的就是流清的婚事,唐国灭后,两人倒不着急了。

“他说我是跟着他受苦过来的,他一定在有能力给我一场盛大的婚礼时,再娶我。不能让我再有一丝委屈。”

就着流清的原话,苏锦溪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两个孩子身上。

墨儿时年十一,已经是个不服她管的翩翩少年。

而赵普养大的嫣儿,也已是一个近十岁的小小少女了。

越长越同暖阳一样,赵匡胤几次来赵府总是给她带上很多各地新奇的玩意作为赏赐,并凝神看她许久。

他总是忘不了那年在军帐中,从苏锦溪怀里第一见她的小模样。和当年大哥抱着暖阳让他瞧的时候,一样。

根本不需要他们的说辞,那一刻,他就能确定她定然是暖阳的孩子。

但嫣儿不自知,总觉的官家好生奇怪,不过待她是极好的。

那年辽国大将军从汉国逃回辽国,不久就被新登基的贤宁废成了庶民,他在拿着从南宫凝裳和嫣儿脖子上拽下来的配饰典卖的时候,意外被长欢身边的宫女看到。觉的是汉人的物件,就偷偷赎了拿回讨长欢高兴。

也正是因为这配饰,长欢在上面发现了刻着暖阳赠爱女嫣儿的字样,物件随着书信寄到苏锦溪处,才知道嫣儿的名字。

因为跟着赵普,暖阳也是姓赵,就以赵嫣儿为她的姓名。

至于赵匡胤当初说的,关于嫣儿身份的再详细的解释,赵普亲自为她设了版本。

只说她是他留在乡下的孩子,出征路过时,因他私心想把她一并带回大宋,便偷偷离军去了老家一趟。也为因此间接造成的攻汉不成功领了重责,被革除了丞相之职。

其实攻汉为什么不成功,大家心知肚明是因为水土不服。但他如此,是惩罚自己没有救得暖阳吧。

赵夫人从不问嫣儿的真正由来,只当做亲生女儿养在身边。不知是不是嫣儿带来的福气,几年间她又连生了两个女儿。但这丝毫不动摇嫣儿掌上明珠的地位。苏锦溪不禁对她更加敬重。

而赵夫人前头生的两个儿子对嫣儿也十分的疼爱,任何事都紧着这个妹妹,可最疼爱暖阳的还要数苏锦溪自己的儿子董墨。

苏锦溪总觉的在他俩身上看到了当年她和羽生的影子,有他们这些人护着,应该不会走她和羽生的老路。

总的来说,除了偶尔在宫里遇到骄恣的赵四公子赵光美夫妇,比较膈应以外,不得离开大宋的苏锦溪还算满意现在的生活。

本以为会这样平静下去,谁料不久之后,发生了一件震动整个朝野的大事件。

开宝九年十月,赵匡胤在攻辽途中病倒,一切军政大事全权交给了赵光义。

时至十九日,在宫休养的赵匡胤忽然差太监传赵光义来寝宫。

兄弟俩不知说些什么,直聊到日头西去,赵光义才匆匆从宫里离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