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穿越架空>命运的抉择> 167入军校皇子初长成 论预言君臣议时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67入军校皇子初长成 论预言君臣议时世(2 / 2)

命运的抉择 黑色柳丁 更新时间 2019-09-24

“恩…母亲,预言是说会发生的事吧。那么‘早晨太阳升起’、‘冬去春来’这些话也是预言吗?”杨禹轩眨巴着眼睛问道。

面对皇子天真的疑问,在场的几个大人都忍不住开怀大笑了起来。特别是黄宗羲连忙就竖起大拇指夸赞道:“殿下说得好!冬去春来、日落月升,本就是自然的法则。我朝疆域广阔,星罗棋布的江河湖海多如牛毛,每年会发一两次水灾,或是打雷时击中一两棵树木皆是正常之事。也只有那些无知乡野村夫村妇才会相信那些神棍的鬼话。”

“咳,只可惜百姓有时候宁愿相信神棍的预言也不原相信现实。”陈邦彦叹了口气道。

对于他的叹息,孙露本人也是感触颇深。国人或许对宗教并不狂热,但对迷信却始终深信不移。如果说在这个科学与迷信并存的时代还有哪儿个教派或学派是彻底反对迷信的话,那当属东方的儒家与西方的清教。正统儒家对迷信其实仅限于容忍其存在。但在现实中迷信却又是历代王朝愚民的一项重要手段。一方面用迷信愚弄百姓,另一方面却又时常被民间的迷信所左右,这或许就是迷信与古老帝国最为微妙的地方了吧。因此就算孙露本人并不相信迷信,也不屑使用迷信来忽悠老百姓,却也不得不直面迷信。

然而正当大人们长吁短叹之时,给撇在一旁的杨禹轩却突然又嘟囔了一句道:“母亲,要是有人深信预言,为实现预言而付诸行动,这又算不算呢?”

年幼皇子无心的一句询问,让一干君臣当场就楞在了那里。毫无疑问后一种情况才是上位者最为担心的事情。不过既然儿子提及了这一问题,孙露也觉得有必要同陈、黄二人谈一下。于是她随即回头向皇子嘱咐了一句道:“好了轩儿,时间也不早了。你还是快点去祖母那里吧。难得回来一次,别让老人家等久了。”

“是,母亲。”杨禹轩听罢顺从地点了点头,随即起身向在场的两位重臣一一道了别后,便恭恭敬敬地退了出去。却不想刚走出书房,迎面就遇上了正在外头玩耍的妹妹。只见杨念华身穿杏黄小衫,抱着只花纹鲜艳的小皮球一路小跑着上来拉住他道:“哥,你陪我玩吧。”

刚刚被母亲撵出来的杨禹轩显然还有些闷闷不乐。眼看着又被妹妹给缠上了,于是他当即就撇起了小嘴说道:“我才不玩小孩子家的东西呢。”

“不玩就不玩。谁稀罕呢!我找东莪姐姐玩去。”杨念华边说边做了个鬼脸便跑别处野去了。

“真是个小鬼。”看着妹妹一蹦一跳的又跑开了,杨禹轩学着大人的腔调嘟囔了一句。事实上自从进了军校后杨禹轩就越发觉得自己已经是个男子汉了。为此他学大人的口气说话,学大人的举动,尽量不和杨念华这样的“小鬼”一起玩耍。刚才在书房之中与母亲和两位大臣的谈话更让他有了一种做大人的感觉。只可惜这种快感并没有持续多久,自己就被撵了出来。好奇心让他在外头又逗留了半晌。可一想到母亲严厉的神情,他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悻悻地离开了。

而在另一边,书房之中的孙露并不知晓儿子在外头打的小算盘。坐书房中她正在重新翻阅黄宗羲刚才交给她的那些报纸。从表面上看上面的内容荒诞不经,但仔细琢磨下来却又像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却听她边翻边问道:“那么两位卿家怎么看这些东西?”

“陛下,刚才殿下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关键不是预言,而是别有用心者的目的。今日是圣人托梦,它日便梦斩白蛇也不一定。所以臣以为朝廷对此事务必”黄宗羲态度坚决的说道。

“陈首相你认为呢?”孙露回头向陈邦彦问道。

“回陛下,就目前来说,朝廷尚未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有人在背后操纵相关舆论。依照帝国的律法,这些内容也不足以定下重罪。此外这其中的某些文章还都是以笔名发表的。朝廷最多不过将刊登文章的报馆封闭。如果是那样的话,恕臣直言,封闭报馆将会对朝廷的信誉与仁德造成一定损害。因此臣以为此事还得三思而行。”陈邦彦谨慎地建议道。

“朝廷的信誉与仁德是建立在朝廷威严之上的。现在有人却在底下公然挑衅朝廷的威严。如果朝廷的在这种时候再采取放任的态度,只会让那些刁民得寸进尺。更何况现在还是我朝现在尚处于作战之中,那些无端的流言蜚语同样也是对前方战士的诋毁。”黄宗羲的口气强硬地据理力争道。

眼见黄宗羲一副不正邪风誓不罢休的模样,孙露在心中不禁暗自感叹其在处理国内舆论问题上还远不如陈邦彦来得老练沉稳。或许是与财阀混迹太久的原因,现今的复兴党已越来越缺少当年的铁血意气。在某些方面的保守作风有时还要甚过东林党。相比之下黄宗羲等少壮派的态度则明显要强硬得多。他们一方面同意朝廷与财阀商会合作,另一方面则坚决反对将朝廷当做商会工具,或是让朝廷命官充当财阀的附庸。就这一点来说孙露是十分欣赏黄宗羲等人的立场的。但光有强硬的立场是远远不够的。正确的目标,使用了错误的手段亦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想到这儿孙露便欣然向自己的爱将提醒道:“流言若只是迷信的幻像,那真理的阳光终究会让其烟消云散。倘若它是混入了花圃的婴粟苗,就让我们静下心来拭目以待。待那艳丽的花朵一但绽放,底下的毒根也将随之无所遁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