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穿越架空>命运的抉择> 第十三节 巾帼英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节 巾帼英雄(2 / 2)

命运的抉择 黑色柳丁 更新时间 2019-09-24

秦良玉的一句“国家有难,理当挺身而出”让孙露感慨万分。说实话关于浑河之战她也是到了明朝之后才知道有这么一场战役的。可这场战役对她的震撼却远大于在辽东发生过的任何一场战役。同在辽东发生的其他明军与后金军的战斗不同。浑河之战是西南少数民族的“白秆兵”同辽东的后金军的战斗。双方此前连照面都没打过。努尔哈赤的“七大恨”和从四川来的“白秆兵”更本就扯不上关系。而后金军对辽东等地的洗掠也惹不到远在四川的秦家。但就象当时的兵部尚书张鹤鸣评说的:“浑河一战是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秦邦屏所率“白秆兵”表现出的彪悍与血性让其他明军黯然失色。更让孙露感到扼腕的是这些“白秆兵”不是倒在后金军的铁蹄下。而是倒在了炮火之下。那些火炮正是后金军从明军手中缴获的。“白秆兵”类似罗马方阵的长枪阵并不害怕骑兵。但火炮却是这种密集方阵的克星。结果3000“白秆兵”血撒浑河。

可饶是如此秦良玉还是亲率第二批“白杆兵”赴援。为什么?为什么要如此执着于一场在后人看来是满汉之间的战争。按照后世某些人的说法岳飞、袁崇焕这样的人都是阻挡历史前进大汉主义者。那秦良玉、秦邦屏又怎么解释呢。他们不是汉人却同样执着于抗清。历史上的夔东十三家军亦有不少少数民族的部队。他们可与大汉主义扯不上边。正如秦良玉所说的“国家有难,理当挺身而出”。无论你是什么民族你都是中国人。这与民族间的仇杀无关。只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军人在面对自己的国家遇到动乱,受到侵略时所要负起的职责。而这一点在秦良玉这样的少数民族将领身上就由为明显了。想到这儿孙露对秦良玉更是肃然起敬。只见她正色道:“秦将军,无论时光如何流逝。无论他们是否留下过姓名。无论是在白山黑水;沙漠戈壁;还是在广袤的大海之上。大明都不会遗忘曾经为守护她而流血的人。那些为百姓牺牲的将士,百姓亦不会忘记他们。”

秦良玉惊讶的抬头看着孙露,发现孙露的表情异常宁静也异常的真诚。不知为何久经沙场的秦良玉竟也有了些激动。其实孙露的话不但让秦良玉感动,亦让张家玉和高桂英深有感触。无论这些人曾经站在哪个阵营他们都是在为这个国家的百姓战斗。想到这一路过来大小战役中阵亡的农民军将士高桂英不禁感叹的说道:“是啊,大伙儿都是老百姓。当初还不是为了乡亲们讨口饭吃。当年要不是走投无路,只好跟着男人造反,还不是一辈子围着锅台、磨台转?”

“高夫人可不要妄自菲薄哦。夫人的申明大义、以国事为重、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这可是让许多满嘴仁义的无行文人都要汗颜的哦。那些家伙嘴上说的好听,却是整个的银样蜡枪头。”孙露摆摆手道。

听孙露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不雅的词语。秦良玉、高桂英同她不由面面相窥,紧接着便是一阵哄笑。连带着他们身后的张家玉等人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原本有些拘谨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看着孙露同高桂英相视而笑。一旁的张家玉也是感慨万分。“一笑抿恩仇”这话说得容易。可谁又知道眼前这两个女子这“一笑”背后承载着的是多大的压力。这一笑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和胸襟。眼前的这三个女子都是少见的奇女子。她们的胸襟和气魄让这个时代的男子都黯然失色。眼见孙露从容的表情张家玉对她的敬佩更深了一步。这种敬佩以不再限于孙露的那些新奇理论。而是来自于她本人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眼光。张家玉发现他每隔一段时间后再同孙露见面,她自身所散发的光彩就会更闪亮。仿佛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白玉随着时光与战火的磨砺越发显出其本身的耀人色泽。

“张军长,高夫人他们的人马安排妥当了吗?”孙露的提问将张家玉的思绪又拉回了现实。于是他清了清嗓子回答道:“回首相,高夫人和其他义军的人马均已开始接受整编。不过另有不少家眷需要安置。”

孙露听罢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招安这么大一批人马当然让要将他们的家人安排妥当。事关军心这可是件大事啊。

一旁的高桂英见孙露面色有异以为孙露是在为如此众多的人员不能安置而感到为难。于是她爽朗的一笑道:“首相大人,放心。咱老百姓只要有口饭吃就行。我也知道朝廷现在困难。咱可以自己种地屯垦。”听高桂英这么一说她身后的李过、刘芳亮、高一功、郝摇旗可就有些不乐意了。这可是朝廷来招降他们的啊。有道是想要做官,杀人放火,受招安。如今虽说朝廷是给了他们不少赏赐和封号。但毕竟不能和以前大顺朝比。那时侯的他们可个个是开国功臣啊。当然他们也知道自己是今非昔比了。特别是现在他们的人马都被拉去搞所谓的整编了。自己身边就只剩下了几个亲兵又是在人家的地盘上。要是这些官军就此翻脸,杀他们几个还不是比捏死个蚂蚁还简单。想到这儿这几个大男人只好又把头低了下去摆一副你们爱怎么办就怎么办的表情。

孙露看着刘芳亮、高一功等人的表情知道他们是误会自己了。于是她微微一笑道:“诸位将军,朝廷既然招安了诸位就一定会负责到底。诸位的家眷也是大明的百姓,大明的国民。因此朝廷绝不会再让他们忍饥挨饿的。对此朝廷已经有了一个计划。”孙露说罢一把向众人展开了一张硕大的地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