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第三十三章1月1日(4)
很多的时候我们之所以对曾经过去的痛苦遭遇和悲惨生活不断地想起,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深深的缅怀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曾经付出过多大的努力,只有深深的缅怀那些非凡而又平凡的过去我们的精神世界才不会过度的空虚,只有那样在我们的心里才不会眩惑和纠结什么是幸福。跟那些为我们生活付出一切的可敬可爱的人比起来,我们今天遇到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在那样的生活境遇下人们都没有绝望,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地珍惜眼前安定的生活,没有理由不为这安定的生活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去做对社会对人人对自己有益的事。
促进社会进步的因素很多,不单单是看我们取得了多大的胜利和成就,还要看我们经历了怎样的失败,又在失败中怎样艰难地爬起来,怎样艰难地前进。成功和胜利往往就在明明眼看失败中又艰难地爬起来时看到的熹微的希望,一个人的意志到底够不够坚定,应该敲敲他的骨头问问他的灵魂是不是坚硬。
几十年以后,生活在dl城里的人们闲暇之余总是抱着一种减压、散心、揽胜、锻炼的心情来到西山,爬到山顶。城市的壮丽、喧嚣、繁华带给人们心里的无不都是一种胜景。在城市里面有一座山,本身就是不可多得的胜景。当人们从西山脚下一个挂着“益民堂”古色古香牌子的药堂门前走过的时候不免会朝着这里要多看上几眼。除了这里门庭若市往来求医问药的人很多之外,再就是这条街上不断发生的起起落落的建筑故事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很多的新建筑在兴起,又有很多的旧建筑变成了历史的尘埃永远的沉寂的在人们的记忆里。唯有“益民堂”牌子和建筑形体没有一点的改变,尽管铺在地面上石板,建筑房屋的砖瓦、门窗的木材和屋里屋外的雕绘耐不住人为的磨损和自然的风蚀,衰朽的程度不得不经过多少次的翻修,每一次翻修依然没有改变过原来的形貌。生活的变化使人们身体里的疾病也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很多因为营养过剩造成的肥胖和胃胀的患者来这里求医索药。“益民堂”坐堂的医生,护士无论是穿着打扮跟其他的药堂没有什么两样,几十年前的先生变成了医生,伙计变成了护士,几十年前在这里发生的事却越来越变得鲜为人知。
“出祸事了!”那个充满秋色的晚上,一个年轻的伙计神色慌张的跑进“利民堂”的后庭,忽明忽暗幽暗的烛光照在椅子上似睡非睡老东家的脸上有一种可怕的神色。“利民堂”发生了这样的大事不能不告诉老东家,尽管年轻的伙计进来的时候强压着心里的恐惧和惊惶,但是他战战兢兢的表情和说话颠三倒四的语气一点也没能掩饰住他当时心里的恐惧和惊惶。
“东家,老伙计死了!”
把这个消息告诉老东家的时候,年轻的伙计预感到自己做了一件不该做的事,那就是不该把这个消息告诉老东家。老东家当时难看的表情把他吓坏了,由惊惶已极而又变成了愤怒已极,由愤怒已极而又变成了无可奈何。坐在那里的老东家一动没动,慢慢的闭上了眼睛,两滴清泪在眼窝里滚动,接着流了下来。
“老东家,你可不能……,你要是……,我们该怎么办?”不能……,要是……,年轻的伙计没有说出来,但是谁都明白他说的意思。
尽管老东家早已预想到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什么灾难都有可能降临,甚至他之所以变成现在这样就是在灾难中等待着更坏的消息,甚至说大的局势已然如此即使个人再有更坏的消息又能怎样。当听到年轻的伙计把这个更坏的消息告诉他的时候,他的心里还是像遭到了地震一样,震颤了起来,整个“利民堂”也跟着震颤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利民堂”从此在他的手里消失了,尽管造成这样的局面不是他个人的原因,但是作为“利民堂”的传承人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人们叫他老东家是对他的尊敬,其实他不过五十几岁的年纪,按着人的寿命和年齿远远谈不到老的程度。老东家整天穿着上下全白的家织粗布衣服,褂子是对襟盘扣。跟现在的医生大夫穿的白大褂不是一个意义,白色的衣服是容不得脏的,有点脏东西很明显就能看出来,老东家受不了身上的污垢,衣服总是洗得干干净净。老东家以前蓄着长长的胡子,拿着长长的胡须自诩对中医学的精道。自从日本人来到dl老东家把胡子剪掉了,人们发现他的头发变白的速度比身体瘦下去的速度还要快。老东家得病了,病情变得越来越严重。悬壶济世一生,不知救治了多少人的病痛,真正等他遇到病痛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能医治得了。每天早晨起来坐在古铜色的香木椅上,有时一坐就是一整天。就像精疲力竭的人一点点简单的行动对于他来说都变成了很艰难的事。有人说造成老东家这种状态的原因是严重缺乏营养,就像坐观修道的道士一样,有时候一两天都不吃一顿饭,水也喝得少。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胃对饮食也失去了兴趣。身体里的能量勉强的支撑他活下去。他依然坚持不让别人来伺候,以示证明他还在好好地活着。只要他还静静地坐在那里,“利民堂”的生意就照常开着,尽管求医问诊的人越来越少(并不是人们的身体里没有了病痛,而是病痛到了不知该从哪里先治起,个人自己身体里的这点病痛还有没有医治的必要)。只要老东家还活着,利民堂的伙计还不至于为吃穿去犯难。
占据“利民堂”后庭正面墙中央位置的是一副“李时珍采药图”,这幅“李时珍采药图”是怎样的来历老东家也说不上来,从他出生的时候就一直挂在那里,甚至他父亲小的时候也一直是这个样子。没有任何落款的图画到底出自哪个朝代的名家的手笔也同样说不清楚,甚至开创利民堂的李家祖先跟采药图里的李时珍是不是一脉相承同样没有任何佐证可以证实。这一切对于利民堂来说都不重要。在传承和发扬中国古代医药学的基础上,花费了一生的辛苦和心智为人类留下一部药典《本草纲目》的李时珍,绝不仅仅是为了荣耀李氏宗族的门楣,因此李氏的后代也没有必要借助这种荣耀来光大自己的脸面,《本草纲目》是人类的药典,李时珍的贡献也是不分宗族和种族的人类。每天坐在太师椅上的老东家眼睛一直呆呆的看着“李时珍采药图”,图画里衣衫褴褛赤着脚沾满泥土年轻时期的李时珍手里拿着一根灵草,露出了一脸祥和的微笑,为了手里的这棵灵草他不知踏遍了多少山川,任何的艰辛和苦难都是为了脸上的一抹微笑。
从老东家透出的那种特殊难看的表情里,似乎这位传承中国古代医药学并使其发扬光大的来自明代的李家远祖好像穿越了历史的时空对他有话要说,他正在安心地聆听来自远祖的训诫。尽管他没有双手合一跪地敬拜做出一点祈祷的动作,但是长时间盯着圣祖的眼神里透漏出的那股虔诚足以让神灵也会受到感动。如果说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忠诚的信徒,那么他秉承的信念就是永远做一个治病救人善良的人。秉承这种做人信念的方式在他的心理如今彻底的颠覆了,单单依靠治病是救不了人的,需要医治人们肌体里病痛的良药远远不是先祖手里拿的那颗灵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