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光熹帝国> 第三十七章 宫变(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七章 宫变(八)(1 / 2)

光熹帝国 look 更新时间 2022-11-01

 濯龙园。

夜色之下,高干一行人沉默的走在濯龙园的甬道之上。脚步并不匆忙,稳健有力。

不时的,也会有一队队戍守濯龙园的西园军士兵从他们身边路过,但是对他们这一行人却没有太多的过问。这盖因为高干他们身上穿着西园军的军服做掩护,而且为他们引路的还是西园军的佰长陈国。

作为刘辩的嫡系部队,又有着戍守濯龙园,保护刘辩安全的责任,西园军的募兵要求相当的严格,其中有一项便是“政治过硬”。入伍前不但要对新兵背景做一番调查,入伍后也要接受军中导师忠于天子刘辩的爱国思想教育。能升到佰长,要求的更加严格。在这种几乎做到滴水不漏的情况下,袁隗能埋下这么一个钉子,这其中也有很大运气成分。

陈国原本是何进安排进宫保护刘辩的护卫,算是有何进的背景。一开始并不受刘辩信任,后来何进死后才逐渐出头。作为最开始加入西园军的一批人,陈国在军中的表现尚佳,本身武艺高强,接受导师的思想教育也很积极,在立了一些军功后终于升上了佰长的位置。

这名表面上忠于刘辩的兵士,实际上却是袁隗安排在刘辩身边的奸细,就像以前刘辩身边的那个黄门陈朝一样。

陈朝死了之后,陈国身上还背负了一段血海深仇,因为陈国和陈朝乃是一奶同胞。

陈朝的死至今仍然是一个谜,袁隗虽然多番调查可是始终得不到真相。只是了解到那个宣称杀死了陈朝的小黄门其实在死前曾经寻找过皮鞭,还说是受了陈朝的命令。然而到了刘辩那面便成了小黄门意图偷盗,被陈朝撞破愤而杀人了。

时过境迁,事情的真相恐怕已经很难追究了,不过让人怀疑的是这其中必然和刘辩脱不开干系。

陈国一直都是心怀着仇恨的,因此袁隗才放心用他来做内应,完成这今晚对刘辩的最后一击。

在陈国的掩护下,高干一行人几乎是毫无阻碍的潜入了整个濯龙园的核心区域,也就是刘辩的住所竹涛雅舍以及周边地区。

在整个濯龙园的防守体系中,西园军只负责濯龙园外围的防守,而负责核心区域以及天子出行安全的则是刘辩身边的护卫营。

这是一支大约一千人的队伍,人员组成皆是从各个军队中抽调上来的思想过硬、武功高强的精锐之人。

由于他们的口令与外围的西园军不同,高干等人的伪装到这里也已经失去了作用。再往前进,需要的就是隐蔽、运气和高干的指挥能力了。

在袁绍麾下,高干的名气并不如被称为“河北四将”的颜良文丑、张颌高览。但实际上高干的武力却并不亚于这四人,同样也是拜为中郎将,只是因为是袁绍的外甥的关系,所以难免会让人觉得上位是因为裙带关系。

高干心中明白他人的看法,他也是性情高傲之人,此次前来洛阳助袁隗行事乃是他主动要求的,目的便是想对他人证明自己能力。对于此次入宫的行动虽然知道凶险异常、九死一生,不过他心中却也是志在必得的。

实际上,袁隗在洛阳城中设计了这么多的乱局,确实起到了分散刘辩兵力的目的,即使是护卫营的兵马,此时也不如往日那样的多。不过即便这样高干仍在外围潜伏了一段时间,毕竟他们人数也不多,而且深入敌后,所求的只能是一击必中。

高干的计划并不完全是要刺杀刘辩,最好的结果自然是能挟持住刘辩,逼他下诏退位,令洛阳守军放弃抵抗。他们这些人也能够全身而退。

直到南军开始攻打濯龙园,这里产生了一些混乱后,高干才敢带人进入核心区域,只是听陈国说刘辩在此时已经不在竹涛雅舍,而是在叛乱开始之后转移到了濯龙园湖中的一个小岛上。

濯龙园作为皇家园林占地不小,在城中乱起之后,作为保护措施天子离开住所自然可以藏在园子里的任何地方。若是高干等人四处乱找,必会打草惊蛇,如今能够确认方向,确实有很大的帮助。

不过事关重大,高干咬了咬牙,不放心的再次向陈国确认道:“小皇帝果真藏到了那小岛上?”

陈国与刘辩有杀兄之仇,这些事必然会打听的明明白白。实际上刘辩的护卫营有一整套安保方案,对待一些突发事件都有相应的安排。比如当宫中发生巨变时,天子移居湖中小岛指挥便是一项。

这些安保方案本是保密的,不过因为西园军长期驻守濯龙园,与天子护卫营相邻,彼此间相处的还很融洽,士兵之间多有交流,陈国打听出这些事虽然费了一番周折,可是最后还是让他探听出来了。

“在下以性命担保,小皇帝必在那里!”陈国信誓旦旦的说道。

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犹豫不决乃是为将者的大忌。高干下定决心的一摆手,低声说了一句“向前走”,这一行人终于深入了濯龙园的核心区域。

一路上走过提心吊胆,生怕不知何时便会被人发现。最开始他们还尽量躲着别人走,直到有一队护卫急匆匆的向他们跑过来,高干等人躲闪不及,停下脚步紧张的绷紧身体。

众人原准备随时大战一场,谁知道这一队侍卫急匆匆的从他们身边跑过,对他们并没有理睬,显然是身上有急事要办。

直到那队护卫走远,立定着的高干他们才如释负重的长出了一口气。突然间高干的脑中灵光一现,低声命令道:“大家跑起来。”

众人不解其意,本来小心翼翼的潜伏为何突然间要大张旗鼓?这不是要自曝行踪吗?不过高干率先跑了起来,众人也只好跟着他动了起来。

高干一边跑一边喊着紧急军报,有些护卫就真的以为他们是西园军兵士过来传递军情的。一些怀疑的人,还未等反应过来,他们便已经跑了过去。

大家这才明白高干的企图,也都跟着喊了起来,脚步也加快了。此时濯龙园比较混乱,各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或军命,一时间还真的没有人认真盘查他们,高干等人几乎像是走了大运一般的接近了湖边。

此时已经能看到了湖中小岛,其实就是一个处于湖中央的一座宽大的楼亭。只有一道浮桥从湖边通向那里,易守难攻,亭子旁还停着一艘船,估计如果有人攻入楼亭,里面的人还可以乘船逃走。

亭子外挂着一圈白纱,看不清里面的人。不过亭子里灯火通明,高干可以看到里面映出的人影是一群人围坐在一个长桌前面。一个瘦小的身影坐于长桌之首,其他人分坐在左右。

高干在洛阳时早有耳闻天子刘辩好与亲近重臣围坐长桌议事,号曰:“长桌议政”。想来小皇帝必在里面了。

高干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此时已经有驻守在湖边的一队护卫拦住他们的去路,上来质问他们道:“口令?”

高干哪里知道什么口令,此时此刻已经迫在眉睫,必须一鼓作气的冲过去。浮桥的距离并不短,而最令高干在意的还是停在亭子旁的那艘船。

濯龙园的湖水是从外面引进来的。若是小皇帝能逃到船上,不管是逆流而上还是顺流而下,高干等人恐怕也只能以失败告终。

高干使了一个眼色,身旁的淳于琼会意,大喝一声率先发难,挥起长矛砸退了上来问话的护卫。其他人也同时齐声怒吼,一拥而上冲破阻拦登上了浮桥。

其他护卫闻讯向这里支援过来,高干分出了四五个人来抵挡住围过来的护卫,他则带人快速的跑过浮桥。

高干等人在浮桥上发足狂奔的时候,对面的亭子里也乱了起来,人影攒动,火烛摇曳,停在亭子便的那艘船也有人站出来开始支起帆,似乎准备随时离开。

“不能让他们走了!”高干大吼道。

众人更加快了脚步,离得再近些的时候,手中的长矛、弓箭便向亭子和那艘船射过去。有一两个臂力强劲的竟然还把火把掷到了船上,也不知是引燃了什么,那艘船突然着起了火。亭子里更加的混乱起来,有人熄灭了火烛,亭子里突然变得一片漆黑。

高干等人虽不知那艘船为什么这么容易烧起来,不过此时形势确实对他们大为有利,急冲了几步终于冲进了亭子里。

亭子里漆黑一片,不过借着月光倒还可以看清里面东倒西歪的桌椅,一片狼藉的地面,只是——高干倒吸了一口凉气——里面没有任何人!

亭子里宽广的一目了然,淳于琼不甘心的踢翻了一个桌子,似乎想检查下面藏没藏人。有的人嘟囔着怎么回事,一股不安的情绪瞬间涌上高干的心头,随即很快的便在大脑中响起危险的警报。

这一切实在太顺利了。从他们潜入濯龙园开始,一路走来似乎容易了一些。

“中计了,快走!”高干突然大吼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