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光熹帝国> 第三十二章 宫变(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二章 宫变(三)(2 / 2)

光熹帝国 look 更新时间 2022-11-01

嘉德殿事件的政治意义此时才真正显现出来。宦官和外戚这两个东汉王朝的权利集团在同一时间覆灭,皇帝开始了乾坤独断,士大夫们开始独立活跃在政治舞台,宦官则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

也正因为宦官集团的彻底失势,所以当袁隗向他们抛出橄榄枝后,确实有些人心动了。

此时皇宫之中大概有六到七千人的宦官,但是其中真正愿意和袁隗一起谋反的并没有几个人。毕竟宦官之中能达到十常侍那种高度的寥寥无几,多数宦官还是生活在皇宫的最底层,从事着杂役的工作。他们待遇微薄,生活困苦,对他们来讲当工人或当杂役没有什么区别,相反,工人的待遇其实要比现在的待遇高,他们对刘辩裁撤宦官的措施并没有什么不满。

真正心怀不满的是那些掌握了一定权利,或者想要通过宦官身份获取权利的宦官,刘辩的措施击碎了他们的美梦。

然而即使是这些人当中也不是全部愿意拼上性命和袁隗一起谋反的,真正能和袁隗联手的也只有十几个人。

光靠这些人在宫中掀不起多大的风浪,他们的作用只是作为袁隗发动攻击后的内应,接应袁基等人入宫放火制造混乱,趁机劫持何太后。

虽然众所周知何太后和刘辩的关系并不是太好,可是何太后毕竟是一国太后,在注重孝道的东汉时代,刘辩不可能放任何太后处于危险之中。袁隗出此策也是攻敌之必救之计。

而刘辩这一方面虽然事先得到了关于袁隗谋反的情报,可是对于具体的行动细节却无法掌握。毕竟这次谋反的筹划几乎都是袁隗一人完成,然后才分配给各人去做各自的行动。每个人大概只了解自己分配的那一部分行动,对于其他人的只能是了解个大概或者根本不知道。

正因为如此,当宫内突然着火,这一突发状况确实让张韬等人在第一时间有些措手不及。而当袁基率着三十多名高手冲过来时,所造成的冲击让张韬等人一时间处于了劣势。

只是这种劣势的状态并没有维持很长时间,张韬所率领的护卫毕竟都是精挑细选的天子亲随,各个训练有素、武功高强,尤其是吸收了原董卓的“飞熊军”的成员,多的是奇人异士。就算一时间的措手不及而处于了劣势,但是很快便扳回了局面。

袁基原本对永乐宫的护卫情况已经调查的非常清楚,本以为自己突然出手必然会手到擒来,谁知道天子会早有准备,张韬他们的突然出现让袁基一脚踢到了石板上。

自己的这面出了内奸,袁基立刻便已想到了。只是此时也是无法追查,袁基更猜不出是何人出卖了他们。不过好在宫中的火势已经起来了,这迫使人数占优的张韬这一方不得不分出一部分人来灭火,一时间对上袁基这面便处于了一种胶着的状态。

对于袁基来讲,在宫中制造混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劫持何太后只是入宫所行计划的一部分,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能牵扯天子更多的兵力。

在濯龙园守备着大汉最精锐的部队西园军,用以保护大汉天子的安全。袁隗在今晚四处制造混乱,其实都是释放出来的烟雾,最终的目标还是呆在濯龙园里的少年天子刘辩。

不过在濯龙园这方面有所反应之前,第一时间着急起来的还是守卫北宫的吴匡、关羽等人。

后院起火,是他们现在体会到的最真实的心情。吴匡第一个想到的是敌人已经攻入了北宫。想到这吴匡几乎差一点就要自刎谢罪了,不过还好冷静分析了一下后才发觉不太可能。

自己驻守的朱雀门和其他三门联系不断,若是真的有事他这里应该很早就知道了。想到了事前的情报分析说北宫有可能会有内奸接应,吴匡渐渐明白了发生了什么。

若真按情报上的分析,潜入宫中放火的应该只是一小撮叛军,天子事前已经做了相应的准备,对付这一小撮叛军应该没有问题。只是让吴匡担忧的是北宫里烧起的大火,冲天的火势让情况变得混沌不明,这给北宫的守军带来的极大的压力,永乐宫里何太后的安危始终让他放心不下。

派人传令其他三门严守宫门不得松懈,吴匡找来了关羽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实际上关羽也有这方面的忧虑,双方正要商量是否应该派兵支援一下,长水营校尉段煨急火火的带兵跑了过来。

段煨负责白虎门的守卫,吴匡刚要张口质问他为何擅离职守,段煨倒首先认罪道:“属下大罪!”

吴匡与关羽都觉得奇怪,看着段煨一脸急色、满头大汗的样子应该不仅仅是因为擅离职守才过来赔罪。吴匡疑惑的问道:“段校尉不在白虎门御敌,来此作甚?”

段煨面露苦涩,将他来这的目的说了出来。

原来在南军开始攻打北宫之前,他麾下的兵士偷偷的放了一批人入宫。

段煨获知这件事的时候,宫中已经着起了大火。心中预感到大事不妙,对偷放人入宫的兵士酷刑拷打后,兵士终于承认是被宫中的黄门收买而偷放人入宫的,至于其他则一概不知。

情知必然是叛军潜入了宫中,段煨觉得犹如五雷轰顶一般。今晚不管对叛军胜利与否,自己的罪责是逃不了。

作为西凉降将,段煨、胡轸等人在朝堂是其实都是夹着尾巴做人的。虽然他们也出任了像北军校尉这样的要职,可是却并不十分受信任。天子对他们即用且防,士大夫们对他们也十分不友好,在朝堂上基本上处于了爹不亲娘不爱的那一伙人。

今晚这件事情,若轻了算是玩忽职守,重了的话难免不会让人怀疑自己与叛军串通。这个罪名可不是他能承受的住的。

段煨带着人马急急的赶了过来向吴匡请罪,就是希望吴匡能派他戴罪立功,去平灭潜入宫中的叛军。

段煨只带了二百多长水营的士兵,他虽然心中焦急,可是仍然保持着冷静。白虎门那里虽然没有朱雀门这里遭受到叛军的攻击那么猛烈,可是他丝毫不敢放松警惕,毕竟若是宫门有失他同样死罪难逃。留下了大量兵马严守宫门,自己则带少量兵士戴罪立功。

身为同袍,关羽对段煨的尴尬身份还是有所了解的。看着他焦急的神色,性格一向傲上而不凌下的关羽动了恻隐之心,出言安慰段煨道:“段校尉无需过于忧心,谅其小小乱贼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关某愿意与你一同前去除贼,助你一臂之力!”

吴匡也同意了段煨前去戴罪立功的请求,同样安慰他道:“段校尉虽然一时失察使贼人入宫作乱,可若是能将功补过确保北宫不失,陛下必不会重责。届时我等也会为你上陈天子表你之功。”

段煨心中感激,拱手谢道:“如此来,属下感激不尽!”

段煨与关羽率着三百兵士来到了永乐宫,这里此时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张韬带着天子护卫与袁基所率的乱军混战在一起,基本上已经压制住了袁基所率乱军的进攻。令关羽段煨惊讶的是何太后身边的中常侍郭毅也在乱战中挥剑砍杀乱军。

关羽段煨戍守北宫,平日里没少与郭毅打交道,却从来不知道这个郭毅身为一个宦官竟然倒颇有武力。

关羽捻了一下胡须,若有所思的说道:“陛下曾经说过,天下有种武功叫‘辟邪剑法’……”

“什么?”段煨歪头看了他一眼。

关羽哑然失笑起来。天子刘辩说的时候便已是玩笑的态度,况且那种武功的修炼方法——天下哪有那种荒唐的事情。

关羽摇了摇头,没有在这种杂事上纠缠,立刻与段煨带着兵士加入了平灭叛军的战斗中。

实际上张韬所带来的护卫队完全可以独立消灭这支叛军,唯一的麻烦是叛军四处燃起的火点迫使他们不得不分出很大部分的兵力去灭火。关羽和段煨的到来恰恰弥补了兵力的不足。很快的,胜利的局势开始向他们这面倾斜了。

与此同时,由于北宫的火势巨大,驻守濯龙园的西园军也不得不分出了一直兵马赶往北宫支援。不过在西园军的兵马开始调动之后,一支在暗处隐藏许久的军队也悄悄的向濯龙园逼近。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下一章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