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光熹帝国> 第二十七章 远方来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章 远方来客(1 / 2)

光熹帝国 look 更新时间 2022-11-01

 洛阳的五月,阳光还没有达到夏天般的那样炙热,即使现在已经临近于立夏,可还是给人一种暖洋洋的春日感觉。

在金市的一处宅院中,辛评沿着一条石子铺就的小路走进了后院的一片小竹林。

来洛阳已经近半个月的时间,辛评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这间宅子里深居简出,偶尔想换换环境思考一下,便会来到宅子里的这片竹林中静静沉思。

这片竹林并不大,尽头是一面与邻里相隔的高墙,辛评径直走到墙根处,一股竹叶和泥土的清新钻进了鼻孔,辛评微闭着眼睛,如享受般的思考着。

自己的主公袁绍对他们此行参与太傅袁隗的起事相当的重视,不但派出了身边豢养的一众高手,还命自己的外甥高干和心腹大将淳于琼领队。辛评作为谋士也跟着他们日夜兼程的赶路来到洛阳。

为了隐藏身份,他们在袁隗的帮助下伪装成来洛阳行商的商贾,在金市附近买了这处宅子暂住。

自从长安的招商大会之后,天下商贾都为之骚动,毕竟那些参与招商会的人如今都已经富得流油,刘辩释放出来的开放商业的信号每个商人都已经确确感应到了。更多的商人开始活跃起来,往返于长安洛阳两地寻找商机。其中也有人选择迁入了洛阳居住,而洛阳的商业中心金市成为了他们置业的首选,辛评等人混入他们中间却也很难让人发觉。

昨晚与陈留王刘协的对话持续到深夜,虽然在辛评悄然离开之前刘协并没有向他承诺什么,不过辛评觉得他还是有些心动的。这没有关系,只要他开始有想法就好。

袁隗筹谋的计划中,刘协的作用只是一面反对刘辩统治的旗帜,足以证明自己起事的合法性,并在起事成功后代替刘辩的统治这个国家。他的作用基本上都是在成功之后。

当然,若是刘协真的同意一起起事,振臂一呼之下自然对士气也有一定的提升,甚至那些游移不定的中间派大臣也就因此站在了他们这一边。不过就算他最后不同意,到时候起事成功后也可以胁迫他继位,做他们的傀儡。

最关键是起事是否成功,这才是一切的根本。

关于袁隗所定的计划,辛评他们参与的并不多。他们来洛阳时,袁隗已经计划有了初步的构想,并且已经开始让袁基散布谣言。

在与袁隗取得联系后,辛评与袁隗对这个计划倒也做过一些探讨。袁隗根据他们的到来对原有计划还做了一些修改。但是大体的方向没有改变。

能做到朝廷太傅位置,袁隗能力也非泛泛。所定的计划缜密周详,辛评实际上只是对一些小细节拾遗补缺,提一点自己的意见。计划的大体方向他和高干还是很认可并愿意为之执行的。

如今一切进行的都还很顺利,不过辛评也没有小瞧朝廷里的那些人物。听说天子身边有一个谋士叫贾诩,原是西凉降将,为人诡计多端,阴险毒辣,号称“毒士”。而且临来的时候郭图也提醒过自己小心一个叫郭嘉的人,称此人擅于揣摩他人心理,以人心定计,神鬼莫测。也是在天子身边做事。来洛阳后辛评还听说这个郭嘉还有一个“鬼才”的外号,这让他更有兴趣会一会洛阳里的这些人物了。

虽然有着争强之心,不过辛评也还是保持着一份冷静。袁绍对这次的行事很重视,不然也不会派出这么多高手,连自己亲外甥都派了过来。辛评自然小心翼翼不敢将事情搞砸。

实际上这次的行事也关乎着他在袁绍阵营中的地位。现如今在袁绍集团中,田丰、沮授、审配以智计为袁绍所倚重,许攸、逢纪以亲厚为袁绍所信任。他在众多谋士里面并不是站在第一线的。虽然他自己觉得自己的能力并不输给其他谋士,不过暂时还不能完全被袁绍所信任。不过若是此次立下大功之后,想来他也不会再屈居这些人之下了。

想到这辛评露出了一丝充满野心的笑容。这时,院墙外传来了一阵练武的声音,辛评忍不住向墙外张望了一眼。

院墙的另一面也是一户刚搬进来的人家,几乎是和辛评他们前后脚。

一开始辛评对他们倒是颇为警惕,仔细调查了一下他们的底细。

那一家也是商贾之家,家主姓王,年近六十,乃是河东人氏。正妻几年前病故,膝下有两个儿子,还有几房妾室。再加上奴仆护院一大家子的人。

有男有女表面上似乎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妥。相比较辛评觉得自己的宅子里清一色的都是男人才有点惹人怀疑。

王家从河东迁入洛阳,目的自然也是看中了洛阳的商机。另外其长子也在闭门读书,听说准备参加下一届的科举考试。

这一阵子搬来洛阳的商人不在少数,辛评他们也是靠这个来掩饰自己身份的,所以在这一点上对王家也是没有太大的怀疑。

大家搬进来后,彼此也没有什么交往,辛评知道王家也派人打听过他们的底细,这一点倒让他觉得很正常,毕竟邻里之间住着,一点也不去了解对方的底细也不可能,这也很附和商人的谨慎作风。况且若是真的朝廷的人想要打探情报,也不可能做的如此明显。

至于王家的两个儿子也没有什么可疑的,长子是一个读书人,他们一直都没有见过,二儿子习武,听说其父准备在北军中给他活动一下职位,大概也就是佰长之类的角色。这时传来的练武声,便应是那二儿子发出的。

这一家子横竖都不像是朝廷的奸细,辛评对他们也放下心来。

墙外的练武声吵杂,辛评也不愿再留在竹林里,走出竹林回到了前院。

院落里高干带来的那些部下也在练武。淳于琼坐在廊檐下一边喝酒一边擦着长枪,偶尔间抬起头指点一下其中一人的武艺。

淳于琼曾经出任过西园军的右校尉,久在洛阳居住,熟人很多,故而他们一进洛阳后淳于琼便躲进了宅子里不在外露面。其他人还可以偶尔在外面活动活动,他却呆的异常烦闷,每日除了饮酒解闷就是操练兵士。

辛评穿过他的身边与他点头致意,淳于琼说道:“太傅府过来的书信,元才(高干字)正在等你商议。”

他们来洛阳后,为了避人耳目,袁隗大部分都是与辛评他们书信来往。写好了信令袁遗派出亲信仆人与他们的人在菜市上接头,往来十分隐秘。辛评听了淳于琼的话急忙加快了脚步来到堂上。

高干跪坐在堂上正看着一封信,他的弟弟辛毗也在旁边。

抬头看到辛评走进来,高干立刻起身说道:“辛先生来的正好,太傅府又有新的消息过来了。”

辛评走上前接过书信认真的看了一遍,接着掩不住喜色的说道:“太傅已经定好了起事的时间?还联络了这么多人做内应?很好很好,大事可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