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光熹帝国> 第三十一章 董老大登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一章 董老大登场(1 / 2)

光熹帝国 look 更新时间 2022-11-01

 卢植带着刘辨刘协所投宿的这间山庄乃是原司徒崔烈之弟崔毅的。原本崔毅也在朝中为官,但因为十常侍专政弄权,崔毅受不了朝堂上乌烟瘴气的气氛,便辞官在此处归隐。

崔毅为官时没少与卢植相互走动,故他的管家也见过卢植几次,所以才能一下将卢植认了出来。

待崔管家讲出山庄的主人是崔毅后,卢植心里稍安。崔毅为人清正,且与自己相交不浅,自然不会对他们有何歹心。

崔管家知道卢植与家主的交情,自然不敢对卢植等人有所怠慢。将他们请上了正堂,奉好热茶驱寒。又命崔五去取干衣服与三人换上,自己则跑到内堂去叫家主崔毅前来。

崔毅此时早已睡下,待听得管家禀报卢植带着两个童子冒雨前来,心里不禁一阵疑惑:自己隐居于此,和朝堂上的旧友已少有联系,卢植怎么会寻到此处深夜来访?

带着心中疑问,崔毅穿好衣物来到了正堂。

卢植见崔毅赶来,急忙起身离座上前施礼道:“甫国(崔毅字)兄一向可好?”

崔毅急忙还礼,好奇的问:“子干兄久未相见,今夜不知何事来访?”

卢植知崔毅素来忠心大汉,故也不对他隐瞒,便说道:“宫中大乱,天子与陈留王避难于此,甫国兄应快快参见。”

得知堂上的两名童子竟然是当今天子与陈留王,崔毅不禁大惊失色。在卢植的指引下急忙以臣礼相见,口中告罪道:“臣崔毅不知圣驾前来,未及施礼,臣死罪!”

刘辩苦笑着回道:“崔公不必多礼,我们唐突前来,倒是打扰了崔公的清隐。

崔毅连称不敢。

施礼后,崔毅问及卢植为何会避难于此。卢植便将十常侍谋害何进,宫中大乱,张让等趁乱劫持天子出宫,以及自己竹林救驾之事一一说了一遍。

崔毅听完不禁叹气道:“天道不宁,致使天子蒙尘,社稷失衡,我等身为大汉臣子,罪莫大焉。”

刘辩见两人一旁啰啰嗦嗦的没完,按捺不住心里饥饿,喊道:“崔公,我们急于赶路,还未曾食饭,府上可有饭菜共我们果腹?”

卢植崔毅同时以手击额,卢植懊悔的说道:“光顾说话,竟忘了此事。甫国兄,天子及陈留王尚未食饭,快快准备饭菜上来。”

崔毅连连告罪,急忙出去命人准备饭菜。荒郊野外虽然食物匮乏,可是天子在此,崔毅自然不敢有何缺短,不一会儿便将饭菜做好,大都是山中的野味。

刘辩拉着刘协坐在堂上正座,卢植与崔毅则在左侧两桌相陪。

看着饭菜摆满一桌,刘协此时虽然腹中饥饿,可仍然细嚼慢咽,行止得体,举手投足间尽显贵族风范。而刘辩则不管那些,完全不顾形象的大吃大喝,左手拿着鸡腿,右手夹着饭菜,吃的满嘴油光。见刘协吃的慢,还撕下了一个鸡脖子递给了他。

“协弟,这个好吃,吃这个!”

刘协尴尬的接过了鸡脖子。

卢植崔毅被刘辩的那副吃相惊面面相觑,不敢再瞅,只好尴尬的别过脸,一边低头吃着菜,一边谈论起桓、灵二帝以来的宦官弄权。

谈及此事,二人心中自然悲愤难平。一边吃一边痛骂着宦官祸国殃民,使得百姓离心,天下纷乱,偌大个大汉帝国被弄得千疮百孔。

两人越说越激动,长期受迫于朝中压抑政治气氛看不到希望的他们竟然抱头痛哭起来。

看着两个年近一百的老男人相拥而泣,刘辩腻味的连鸡腿都吃不下了。无奈只好安慰两人说:“两位贤卿不必伤心,想我炎汉立国四百年,中途虽有王莽篡汉,可亦有光武中兴。所以此番虽然几遭磨难,但风雨过后,必见彩虹,我炎汉必有复生之时!”

卢植崔毅二人见刘辩说的慷慨激昂,不由得止住了哭声。连刘协都好奇的看着他,等待着他的下文。

谁知刘辩一抹油嘴,说了一句让众人绝倒的话。

“崔公,还有鸡没?”

***********

翌日清晨,卢植崔毅护送刘辩与刘协回宫。山庄仅有两匹瘦马,卢植与崔毅只好各牵一匹,上面分别驮着刘辩刘协,四人向皇宫方向赶去。

行至半路,正遇到四处寻找他们的闵贡、袁术及各文武大臣。众人相见,卢植将竹林救驾和山庄避难等事一一向他们道来。众人听说首恶张让段珪已死,无不拍手称快。但更多人还是哀叹大汉国祚不济,遭逢劫难。

和大部队会和后,刘辩刘协终于可以弃掉瘦马,同乘一辆马车。袁术派人去卢植所说的竹林取张让的首级号令京师,其余众人拥着天子车驾赶回皇宫。

众人又行数里,远远已能望方洛阳的城阙。忽然一支人马在前方出现,全是清一色的骑兵部队,身穿黑甲胯下黑马,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远远望去如山洪爆发,卷土而来。

众大臣见前面人马奔腾,来势汹汹,不知是何方兵马,心里暗自惊疑。刘辩见对面旌旗攒动间,一支帅旗上写了一个斗大的“董”字。

刘辩心里一沉,该来的终于要来了。

须臾间,那支骑兵已奔至众人面前,忽的戛然而止,全军立于道中肃然无声,只有一派萧杀气势。

刘辩心里不禁暗暗惊叹:“动如奔雷,静如处子,西凉铁骑果然名不虚传。

阵列中一员上将拍马而出,冲着刘辩等喊道:“天子何在?前将军董卓特来救驾!”

面对着西凉铁骑所散发出来的排山倒海的气势,众臣皆噤声不敢言。董卓见众人皆有惧色,在马上蔑视一笑,用目光扫视着每一个人,最后停在了马车上的刘辩刘协身上。

刘辩知道发挥演技的时候到了,立刻装出一付害怕的样子,浑身打颤,嘴里蠕动着说话,却让人听不出在说什么。

正在刘辩装出一付害怕懦弱样子时,一只手有力的握住了他,一股力量从他的指尖传遍全身,温暖而又有力。刘辩诧异的侧过头,握着他的手的刘协冲他重重一点头,露出了一个善意的微笑,接着面带愠色的站起身来,立于车前呵斥董卓道:“,大汉天子在此车上,董将军不下马施礼,反倒列阵于道中,汝来救驾还是劫驾?”

董卓没想到会遭到一个童子起身训斥,慌忙命军士让开道路,自己下马拜伏于道旁。

众人这才敢起身上路。车驾行到董卓身旁,刘协又上前温言抚慰董卓,命他参拜天子,刘辩这时才有机会仔细瞧一瞧董卓的模样。

董卓并没像想象中那样肥头大耳,一脸奸相,反倒长的身形雄壮,鼻方口阔,看上去四十多岁的年纪,(实际上董卓已过五十,只是体格健魄,让刘辩误以为正当壮年。)一脸的英武之气,一看就知道是一名久经战阵的宿将。

这就是那个倒行逆施,残忍贪暴,使得大汉帝国分崩离析的一代奸臣吗?

刘辩咂了咂嘴,我还以为会有什么穷凶极恶的模样。

虽然心中不以为然,可该做的伪装还是要做足样子。刘辩的余光已经瞄到在不远处西凉铁骑的队列中,有一个黑衣文士骑在马上,一双阴鸷的眼睛死死的盯着这面。

刘辩心中微微一笑,仍然装作战栗不能说话的样子,和刘协的镇定自若比起来,高下立判。

董卓在得知那个先是呵斥自己,后又温言抚慰的童子是陈留王刘协,心里暗自惊奇,双眼在刘辩与刘协的身上不停瞄来瞄去。

刘辩看他的模样,知道他心中已起了废立之心,也不说破,拉着刘协的手继续坐车赶路。董卓的兵马则在后相随。

车架行至上西门前,从城内迎出了一支军马,正是蒋奇所帅的西园军士。

蒋奇在协助吴匡击杀何苗之后,按照刘辩的事先吩咐,立刻马不停蹄的抢占了洛阳城北面的夏门和西北的上西门。

虽然心里担心被张让等劫持的刘辩,可由于受到刘辩的事先严令,命他死守此两门不得妄动,蒋奇也只好按捺心中焦虑,耐心等待着刘辩归来。

还好刘辩果然像他自己所说此次有惊无险的回京,蒋奇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点起所部兵马,率全军出城相迎。按照计划,他和刘辩还有一场好戏要演。

蒋奇的部队列阵于城门外,各个铠甲鲜明,斗具齐全。东汉末年财政紧张,普通士兵能有一把军刀,一副皮甲就已经是军备齐全了。有些部队甚至有几个人用一副皮甲,一把军刀的窘境。

而刘辩为了建出一支强军,大撒金钱在装备上,不但普通士兵可以身着明光铠,手持百炼军刀,长弓连弩,另外还有苦心研制的秘密武器冲天雷。甚至就连骑兵的战马都套上了马凯。平时蒋奇为了不引人注意,只是让军士穿着皮甲,使用普通军刀,此时按刘辩的吩咐要彰显实力,自然要将一应装备都与士兵穿上。

看着这群从头武装到脚的士兵,众大臣议论纷纷,连跟在后面的董卓都看着眼红。

他现在所率的这支三千骑兵,虽然也是铠甲齐全,兵器完整,可为了养活这三千精锐,董卓也可以说算费劲心力,到现在都有点入不支出了。如今见蒋奇军兵马至少四五千人,战斗能力先不说,至少在装备上比自己只好不差。不禁暗暗眼热,低声问李儒:“我观此军兵强马壮,斗志昂然,与我西凉铁骑也不逞多让,殊不知领军者是何人?”

早在董卓率军来洛阳之前,李儒早已派细作入洛阳收集了大量情报,对蒋奇的事情也知道不少,便回答董卓道:“此军乃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左校尉蒋奇所领,此人字云磊,原是当今天子还是皇子时的贴身护卫,受天子提拔,又走了何进的门路才独领一军。”

董卓点点头,叹道:“此军如此雄壮,若能为我所用,大事何愁!”

李儒并没有回应董卓的想法,反而陷入了一阵沉默。对于蒋奇他还是有所保留。尤其是听董旻回报自己想要收拢何进余部的计划就是他破坏的,再加上蒋奇先他们一步抢占了上西门,一切仿佛是蒋奇正在故意压制他们。

这是有意为之,还是纯属巧合?

如果说何进余部是如今洛阳各方都想争夺的巨大游移力量的话,蒋奇先一步拉拢吴匡等人确实可以理解为巧合。可是对于蒋奇抢占上西门和夏门的行为,李儒就觉得很怀疑了。

毕竟此两门对蒋奇来说无关痛痒,但是对他们来说却至关重要。上西门和夏门正好对着他们来的方向,拥有了这两门他们进可攻,退可守,既可入城一争长短,就算失败也可从容离去。

原本宫中火起,董卓要带兵入城时李儒就想好了占领上西门或者夏门的其中一个,可还未等说出口,董卓听说张让劫持小皇帝奔出了城外,便放弃入城转而想去把皇帝抢到手。如今等他们在回来时,蒋奇已占住此二门。这一下使得李儒如鲠在喉,胸中许多计策都无法施展。洛阳城的其他几门大都掌握在袁绍手里,如果他们在城中贸然行事,弄不好就会被人关门打狗。如果他们不进城想办法控制朝堂,那此次来京不但成了白费功夫,弄不好还有覆灭的危险。

正因为如此,所以李儒怀疑蒋奇是在有意针对他们。可是这种想法想想又觉得很无稽,毕竟事出突然,很多事情除非是蒋奇事先就能料到,不然根本做不到如此程度。况且他们与蒋奇从未有过任何交集,蒋奇这么做又是受谁指示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