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玄幻魔法>灵将之说> 第107章 剑庐论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7章 剑庐论道(2 / 2)

灵将之说 媱与雅 更新时间 2022-10-17

“川蜀之地,此次前来,方知之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之前对各位道友多有冒犯之处,望请见谅!”

见风水右手虚指向自己势力,蜀地强者躬身抱拳,来到这诸天万界宗门,得罪了不少势力,尤其是对于诸天万界宗门弟子的藐视,如今见一个小小的剑冢弟子,如此妖孽,之前傲气,全部埋藏于心底。

“蜀地,正好,诗仙李白的一首诗,意境比较符合修行者。”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我们所追求之道,又何尝不是那蜀道,一步一个脚印,只有脚踏实地,如履薄冰,才能成就那万人景仰的神之一道。”

“不对,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本尊认为,天道唯我独尊,不为世人皆知,只有打开了天道,才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否则,无道,如何攀登?”

“非也,无道也能攀登,没有,我们开辟一条便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川蜀之地的道友,本座认同你的观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我圣唐一族的先辈们,本就没有路,都是自己闯出来的,才有了今天的修行之道,若是我们现在没有路,再闯出一道,便是了。”。。。

风水开了一个头,之后与众强者寻仙问道,引经据典,讨论着关于大道的问题,一时之间,一扫之前一人独唱独角戏的情况。

“哼!论道,何必如此麻烦,非要附庸风雅,引经据典,说出自己心中之道便可,何必多此一举?”

一位强者不服,没办法,书读得少,自己所了解的书籍,听过的诗词,还记起来的圣人言,全都被风水他们用过了,不甘心屈于人后,不想拾人牙慧,一气之下,口出狂言。

“哈哈哈!王道友,此次论道,并未限定何人可说,何人不可说,既然如此,道友也可以说出自己的道,难道是词穷了?”见出声者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只会使用蛮力,却不读书的一位兵家强者,儒家强者笑容满面。

平时和你说理说不通,今天,不信说不过你们。

“哼!一群道貌岸然,虚伪的家伙,你们除了纸上谈兵,高谈阔论之外,还会什么?”痛脚被抓住了,并且被当场揭穿,兵家强者怒不可遏。

“哈哈哈!道友,莫急,莫急,纸上谈兵者,不计其数也,既然你认为我们也精于此道,不知道友理由为何?”风水看了一眼说话者,来自于名家,应该是一位理论型的人才,但不精通人际交往,因此,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得罪了一群人。

“这位大人,直来直往,开门见山,我们不说那些之乎者也,文绉绉的话了,你认为修行者的目的,应该是什么?”风水直白表述自己的意思,和兵家强者说话,更符合他的性格,越是普通的话语,越能增强双方之间的感情。

“老子没有读过几天书,大字不认识一个,让我们背书,风水,你这是故意将我们排除在外吧!”

“哈~哈!有趣的人,来,说说看,你认为我们修行,什么才是修行者的目的?”

“为国除奸,为民除害,还天下一个和平安宁,百姓安居乐业。”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风道友,之前的行为,我们敬重你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强者,称一声道友,但如今这一个环节,你这是看不起我们这些没读过书的吗?”

“风水,这天下,没读书者,何止千万,远超过读书之人,你一下子一棍子打死,是与天下人为敌吗?”

风水不出乌龟壳,没人敢再行尝试,之前已经有强者让他们看到了后果,如今,有人反对,风水并未进行惩罚,于是,越来越多的强者,发出了自己的质疑。

“哈~哈!各位道友,你们的情况,是我考虑不周,但结局依然是好的,对你们只有好处,因此,这个环节,你们只要听,只要带着耳朵,你们的脑袋,嘴巴可以暂时封。。。”

“风道友,给一个说法吧,一个让我们闭嘴的说法。”

“一群莽夫,也配与我们谈论风雅之事。。。”

“哈~哈!小事,小事,各位道友,我们都是为了修行之事,何必为了这点小事,伤了和气。

各位道友,作为一位修行者,修为越到后面,越难提升,而我们突破瓶颈所需要的,并非灵力的累积,而是对境界的感悟,大道的感悟。

对于这方面,普通的丹药,天材地宝,一言一行,很难让我们有所突破,对于我们更有帮助的,反而是之前所提到,也是此环节的规则之一,道韵。

那几位来自于兵家的道友,他们所言,我十分认同,也感同身受,但,那只是道理,而非道韵。”

“各位道友,来自于先贤的典籍,他们的言语,能够流传至今,本身便蕴含了道韵,因此,我才特意设置了此环节,有了一个前提条件,这也是为了让各位道友能够在论道之时,有所感悟,有所突破,最终让自己步入更高的境界。”

“兵家道友所言,修行者,为国为民,是的,这是道理,也是修行者的本分,但若以道韵来说,便是。”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这是。道韵。怎么可能,那小娃儿。才几岁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