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三国英雄谱> 一百五十四回:曹氏父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百五十四回:曹氏父子(1 / 2)

三国英雄谱 大墨 更新时间 2022-10-15

 一百五十四回:曹氏父子</p>

道得道妙说道通,</p>

从来霸者兴刀兵。</p>

官家枉作仁德颂,</p>

恰似屠夫念佛经。</p>

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战争不断,烽烟常燃,说到根源,其实就是人的贪念。这个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种生物,而最贪婪的就是人类。无论再凶猛的野兽,如果它吃饱了,就不再有捕食的**。而人则不同,有十万的想百万、有百万的想千万、有千万的想亿万;做官吏的想为将相、为将相的想做王侯、做了王侯的想当皇帝。其实这也不是褒贬,人本如此,无所谓对错,也无所谓是非。</p>

东汉末年,自黄巾起义之后,天下纷乱,有许许多多封疆的大吏、列土的王侯就抱着这种想法。只是汉朝天子的名分仍在,群雄都觉得时机不成熟,所以才没人擅自行动。但是私下里却都在招兵买马,扩张势力。</p>

公元188年,农历戊辰年岁末,董卓逼宫,把小皇帝刘辩强逼退位,自己执掌朝政。董卓这一举动恰好给予天下群雄一个举旗起事的好借口。各路豪雄争先恐后的打起清君侧、锄奸佞,剿灭董卓、扶保汉室的旗号,大肆屯兵积粮,扩充实力。</p>

这些豪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老牌的将相公侯,如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阳城侯益州牧刘焉、兖州刺史刘岱、东郡太守乔瑁等,其中代表人物当数袁绍。</p>

袁氏一门,四世三公,是东汉的名门望族。袁绍是前司空袁逢之子。袁绍自从在洛阳跟董卓闹翻之后,愤然离都。在路上遭遇董卓部将徐荣追杀,幸好被虎威军大将赵子龙救下。心里已经对董卓十分憎恨。回到渤海就举起义旗,招揽人才,囤积兵马。</p>

因为袁绍家世显赫,这大旗一举,霎时间人如蚁聚,数月之间召集兵马近二十万,声势浩大。河内名士也纷纷自荐于前,贤达智谋之士有广平沮授、钜鹿田丰、南阳许攸、济阴董昭、颍川郭图、魏郡审配、北海管宁等;勇武善战之将有颍川淳于琼、河间张郃、河北颜良、文丑、蒋奇、泰山臧霸、凉州麴义、清河朱灵等。</p>

这都是袁绍帐下的佼佼者,另外还有许许多多自荐而来,或被举荐到来的谋士战将,不胜枚举。河北众多商贾巨富也纷纷依附,出钱纳粮,以充军资。袁绍自此兵精粮足,威震河北。</p>

董卓听信李儒谗言,将袁绍叔父袁隗灭门,悬首示众,天下震惊。袁绍听闻此信,勃然大怒,造白旗立于中军,发誓报仇雪恨,与董卓势不两立。</p>

三类中的第二类是表面上归附董卓,而实际上背地里趁机扩充实力。这一类有取代丁原之后成为荆州刺史的刘表、益州牧刘焉、西凉太守马腾、宛郡太守张绣等。这一类豪雄实际上对董卓的威胁更大,因为他们表面上都服从董卓的安排,使董卓麻痹大意。而实地里却都在等着天下有变,好趁机起事。</p>

第三类则是在黄巾起义中新崛起的势力,譬如长沙太守孙坚、骑都尉曹操等,还有代表人物虎威将军下邳太守高云。</p>

丁原讨伐董卓的时候,曹操趁乱带着荀彧离开洛阳,返回了陈留,陈留位于现在的河南开封。曹操虽然出生在沛国,但是曹操的父亲久在河南为官,所以曹氏在这里颇有根基。</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