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山河洗清秋> 第二十八章 我觉得,柳二郎拿的是李密的剧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章 我觉得,柳二郎拿的是李密的剧本(2 / 2)

山河洗清秋 明月晓轩 更新时间 2022-10-21

东都有着引水自泯水的河渠,三横四纵,每一个街坊都可以就近取水。另有几个蓄水的湖泊。

雁池因形似大雁得名,最宽处过百米,水色荡漾,夏有芙蓉春有柳。雁池畔的雁池坊自然成为达官贵人的住所。

郑宅五进,房屋众多,庭院精致。

这一日乐声悠扬,舞影翩翩。

郑家又在接待宾客。

这边推杯换盏,佳肴美人。那边高墙外的树上,蹲坑盯梢的人抄着手,羡慕的看远处灯火璀璨,从隐隐的音乐里遥想美人如画。

蹲守的是折冲军的士兵,跟着云长影等人一路打怪,又经历了南怀观折损,这一小队人神奇的产生了休戚与共,跨越阶级的友情。

云长影命令一下,这群小伙伴满脑子都是“啊,那个杀千刀的岭南客和郑侍郎有关。什么吏部侍郎,什么权倾朝野,我们弟兄就是被岭南客害死的。弄死丫的。”

折冲军蹲守了几天,看够了东都名流,也看够了世间百态。

比如,柳熙宁来访,虽是一介布衣,家人早一步递了帖子,等他到时,门已经打开,郑孝卿的二儿子亲自来迎。

同一天,一个朱衣官员来访,硬是在门房等了个把时辰,也只等到管事的客客气气来拒绝,还连连作揖,塞了银两才离开。

往来郑家的人虽多,形迹可疑的,他们真没看到。

大户人家,行动有规范。厨娘出去买个菜都得两人以上同行,进出还要交门牌,常元盯了一天,回去和云长影他们说,这郑侍郎府上的门禁赶上皇宫了。

一人打了个哈欠,觉得这一晚上又白等了。听里面多热闹,一点也不象是会搞点什么阴谋古怪的样子。

渐渐月上中天,一人道幸好是夏天,这么躺树上还挺凉快。说了两句没等到回音,正奇怪,却听另一人道:“看看,是不是那个人?”

那个盯梢的人犹豫了许久,是因为正在出门的那个人服饰打扮和他们记忆中的“岭南客”一点也不像。

他穿了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中原地方的衣服,若非巷子挺长,他们又选了个月光正照的方位,能把每一个人的脸看的清清楚楚,还真就错过定了。

照着定好的规矩,两个人悄悄跟上。

那人走的是郑府上管事出入的门,身上衣衫颇为精致,显见在郑府的地位不低。

两人跟着他穿接过巷,此时早到了宵禁,但是郑家腰牌无往不利。

走了好一会,见那人进了一个坊。正好巡逻队伍经过,两人怕被发现,不敢紧跟,记了一下坊的名字,一人想要回去,另外一个却示意再等一会。

反正在哪里蹲着都是一夜,此人也没意见。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时辰,五更鼓响,坊里开门。

“进去找找?”

“找什么找,成百上千人家,哪里找去。还是这里蹲着吧,看看能不能蹲到出来。”

“要是走了其他门出去,或者不出去呢?”

“别抬杠!等到辰时没信就回去复命呗。”

这两个人运气特别好,没等到辰时,卯时正就等到了人。

这一次,那人又恢复了他们熟悉的“岭南客”打扮,花纹奇特的短打,走在东都街头格外醒目。两人跟着他又走了半个时辰,最终从北门出了城。

眼见一点点离开热闹的东都,两人有一点慌,心说不会是发现了他们,故意引他们出城来召唤食脑怪灭口吧。

两人都下意识捂了捂胸口,确定护身符好好放着,一人还开始默默的背诵驱邪神咒。

不过那个岭南客并没有往僻静地方去,他顺着官道走了五里,到第一处长亭停了下来。四下看看,像是在找什么人。看了一圈没找到,转去一边的茶摊上要了一杯凉茶。

这是东都北门外第一处长亭,离京入京的,各怀心境,都喜欢在这里停留一会。

一边有几个读书人模样的正在送行。

另一边几个小媳妇抱着娃,脚边放着装满新鲜蔬菜的篮子,像是结伴回娘家。

两人也找了个茶摊,融入南来北往的人群中,远远看着。

那岭南客的打扮实在奇特,不时有人去搭话,那人不是摇头,就是低头喝茶。旁人只当他不懂中原话,好奇的议论两句也就算了。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他等的人终于到了。

来人也是从东都方向过来,穿着上看不出来头,骑了一匹马。到了此处,和岭南客说了几句,把马留给了对方。

这一下,两个跟梢的人傻眼了。

楞了一会,一人灵机一动:“跟上这个,看看哪家派出来的。”

这一跟又是几个时辰,等晚上回去复命,常元都等急了,生怕他们被食脑怪在哪个安静角落啃掉了。

这一轮跟踪总算有了结果,证实了柳熙宁的怀疑——幕后之人是郑孝卿,或者说,是郑氏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