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断电话,林想拿起圆珠笔,在草稿纸上继续算着函数习题。
也许是受到吕依言语上的“治疗”,简称“话疗”,林想的脑袋居然开窍了,这不,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那道曾让他“望而却步”的函数题居然给解出来了。
空气中仿佛某种酸臭味悄然飘过。绝对不是因为爱情,这都还没开始呢!
眼看着期末考试也即将到来,林想最近更加用功学习,不求全班第一,但也不要差别太大,就前十名吧!
书是一定要读的,大学也是要上的,不为别的,就当作青春岁月的一种享受吧。
2003年,1月1日,元旦。
农历冬月二十九。
不知不觉,林想回到这个世界快半年了,似乎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完成一件事情。第一本小说书还在出版,又在加印中。第二本小说国内在网站上更新,国外也刚在报刊上连载,估计还要发酵一段时间才可以出版。
趁着元旦三天的假期,林想准备搞点正事,做回老本行。
前世虽然混得一般,读的音乐学院也只算是专科,但好歹是音乐专业不是。
主要是林想觉得写小说周期太长,从发表作品开始,到出版实体图书,最后结算版税分成收益,整个过程可能持续一年半载,如果小说书发行上市,销售数量不错,那么加印次数增加,时间也会拉得更长。
他打算发专辑,或者先来一首单曲,看看市场反应。
歌曲都已经选好了,就是那首再过两年就会被王光良发行的同名专辑《童话》。
提前光良(艺名),很多人会以为他大概是因为05年《童话》这首歌才出道成名的,其实不然。
发行《童话》的时候,光良已经三十多岁了。其实早在1995年,他就和另一个歌手品冠,一起以组合的形式发行专辑《掌心》而出道。这个组合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无印良品”。只是早期组合的专辑多在马来西亚、宝岛等发行。2000年的时候,组合解散,两人各自单飞。01年光良发行个人第一张专辑《第一次个人创作专辑》。
说起05年的乐坛盛况,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周洁伦的《夜曲》。毕竟当时号称“夜曲一响、上台领奖!”,而发行《夜曲》这首歌的专辑《十一月的萧邦》,也被戏称为“十一月的嚣张”!当时有一首歌,在《夜曲》如此炙热的光芒下,也依然散发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它就是光良的《童话》!
该歌曲一经发行,大受欢迎!全亚洲范围内荣获21项冠军,销量更是突破120万张。同年获得tvb举办的金曲榜颁奖礼“最佳创作歌手金奖”、第十二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年度最佳歌曲奖”。光良的创作实力、及歌迷对歌曲的喜爱度可见一斑!
要说最受欢迎的莫过于原作为歌曲所拍摄的mv了。虽然故事情节简单甚至以后世的眼光来看还有些俗套,但架不住当时的歌迷喜欢啊。mv伴随着歌曲的旋律响起,一个结局悲伤的故事把听歌的歌迷看得泪流满面、却又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反复的观看。
林想要“创作”的正是这首“神曲”。
按照后世音乐专业的知识,林想先照着旋律把音符谱写好,再填上相应的歌词。一首歌曲的词、曲“创作”完成!然后就是找录音棚录歌,后期再加上伴奏、编曲之类的制作。
踩着自行车,林想来到深海音乐学院。
作为羊城知名的艺术类院校,深海音乐学院还是小有名气的。后世网络歌曲盛行,有很多耳熟能详的歌手都是来自于深海音乐学院,包括但不限于:周比畅、伊正、欢子、刘夕君、郑原、六浙、海鸣威等众多歌手、演员及音乐制作人。
学校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32年,由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先驱马思聪、陈洪先生创办的羊城音乐院。1957年省政府创建了羊城音乐学校,一直延续到1985年12月,为纪念粤省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先生,学校更名为深海音乐学院。
来到校门口,林想掏出随身携带的学生证,给门卫讲清楚,是来请音乐老师录歌曲的,人家听着林想地道的粤语口音,加上学生的证明,倒是没有横加阻拦。
又询问几句,林想才按照提示的位置来到录音棚。
来之前林想心里已经做好准备,因为是学校,不是私有的民营企业,录音棚收费可能会很贵,或者是人家不对外开放!
敲开门,里面有人在录歌。
林想没有贸然打扰,老实的坐在椅子上等待。
录音棚里有人在敲打架子鼓,有人在弹电吉他,应该是在编曲。
里面的人忙活了一阵,有个带着眼镜的中年男人走过来问林想道:“你是哪个专业的学生啊?”
显然,对方把林想当成音乐学院的学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