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大明1617>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震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震动(1 / 2)

大明1617 淡墨青衫 更新时间 2021-08-13

 uen.geEleenByI("reaerF").lassNae = "rf_" + rSeef[2];

正常输出章内容

uen.geEleenByI("reaerFs").lassNae = "rfs_" + rSeef[3]

同时有好几个台吉遇害,送信的人却进不了城,天黑了,城门已经关门,这些送信的喀尔喀人只能一脸焦急的待在城门口的道路两旁,他们也没有灯笼,只能打着火把等候,城头的军人喝斥几声,把他们赶到百步开外。

一直到起更时候,城门才慢慢打开,扎萨克图汗打头,两位大汗跟随在后,几十个台吉和数百随员一起从城里出来。

从半夜开城门来看,和记已经有相当的自信,当然也是因为城里头没有完备的馆舍,也没有给这些蒙古贵人们安排成片的宅邸区域,所以他们在宴席结束之后也只能从城再出来,不然只得露宿街头了。

随着喀尔喀人出来的还有几十个部落的头人,他们脸都有似笑非笑的表情,不少头人是几千人的小部落出来的,他们过来也只是试探的心理,但在买卖城这里他们受到了相当热烈的欢迎,张瀚招待这些头人时和喀尔喀人的待遇几乎相同,并没有太明显的差异,最多是三个大汗的待遇要高一些,对于这些头人来说,这简直是一场迷梦。

俄罗斯人,各部的头人们,喀尔喀人,在今天白天的震撼之后,他们对张瀚的实力和地位有着清醒的认识,那是远在所有势力和所有所谓的大汗和头人们之,只要张瀚愿意,手掌翻复之间能使他们和却图汗一个下场,而张瀚对他们又是那么的亲厚,笑容可掬,酒宴的菜肴相当的丰盛,言词十分温和,对这些蛮性犹存的头人们来说,还有什么可奢求的呢?

很多头人都是涕泪交加,他们拿出了二百多年前大明赐给的银印,并没有敕书,如果有敕书的话他们的日子会过的更舒服,很多喀尔喀蒙古人也没有,漠南的蒙古贵族很多都是大指的指挥使,到都督,下到指挥使,甚至千户和百户,那些近辽东的部落头人倒是有很多也受过赐封,但时间久了,那些银印估计早是小孩的玩具,甚至有不少部落早丢掉了洪武和永乐年间,在大明最强盛时期赐给他们的印信,但在现在,他们拼了命的巴结和讨好张瀚,一个个献宝一样的把大明给的印信拿出来亮相,争先恐后的拍着胸脯表示他们忠于大明,愿意和汉人交朋友,愿意尊敬张大人,听从张瀚的命令调遣,哪怕是攻击林丹汗,他们的部族兵马也愿意担当先锋,再所不辞。

他们当然也愿意赶过来贸易,这些部落的穷困后人难以想象,不要说那些不怎么需要的用具,算最本的生活用品也相当的缺乏,他们没有棉花,当然也没有布匹来做衣服,几乎全部裹着兽皮,他们也没有铁针和细线,所以衣袍都是粗制滥造,破烂不堪,他们缺盐,没有糖,没有医药,有病只能硬扛,要不然请萨满跳大神,他们也缺乏捕猎和打渔的用具,所有的生活用品他们都没有,任何和明有关的东西,几乎都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很多时候,不少鄂伦春人是睡在地窝子里,家里没有一件铁器,生活用品都是木制或石制的,他们很多时候甚至是吃生肉,平均寿命肯定不到四十,相农耕民族,这些生活在极北地域的游牧和渔猎民族过的相当凄惨,但他们和蒙古人女真人一样反而被吹捧为勇气的象征,真要有勇气和智慧的话他们早应该一路南下,寻找温润富裕之地安身,而不是在这里苦捱下去了。

和记的出现给了这些部落真正的希望,原本他们还有犹豫和迟疑,不知道草原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的献俘仪式之后,再蠢的人也看出真正的苗头来了,这反而叫这些部落头人定下心来,他们最远的在近千里之外,沿着克鲁伦河听着消息过来的,在草原寂静又活跃的生态之下,有用的消息总是传扬的很快,甚至估计已经传到察哈尔人那边去了,那里也有相当多的小部落,愿意过来贸易的定然很多。

相小部落的兴高采烈,喀尔喀人要保留许多。

不管是贸易,或是夸耀武力,这些事都是发生在喀尔喀人的地盘,这导致他们心理相当复杂。

既得承认和记有了他们无法抗衡的实力,但在内心也没有办法一下子接受完全的被统治的地位,这是一种微妙的心理,盟约只是盟约,只是在表面表示服从,但喀尔喀人没有想到和记进来之后演化成现在的这种局面。

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被任免官员,征税,征兵,恐怕都只是时间问题。

大汗和身处高位的台吉们没有办法不忧虑,但并没有人考虑抵抗。

“大汗,大汗……”一群侍从看到衮布出来,立刻蜂拥而。

“出了什么事?”衮布面带薄怒(www.ibxx.com),喝斥道:“这么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多尔济台吉遇害了。”

“什么?”

硕垒和诺尔布两人都是大惊,而衮布则是在马晃了两下,差点摔落下马。

对一个在马背张大的蒙古人来说,差点掉下马来,可想而知此时衮布心理的冲击有多大。

“怎知是遇害的?”硕垒喝道:“说清楚点!”

“多尔济台吉回毡包时还好好的,隔了一小会功夫,侍女进去时他已经闭气了,毡包里有挣扎的迹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