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智相> 第五十三章 入县衙第一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三章 入县衙第一案(1 / 2)

智相 别烦 更新时间 2023-06-0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厢房内,柳明照例想蒙头继续睡上一会儿,却想到今日是答应了何知县要在公堂旁听,心中一凛,顿时睡意全无,跳起来准备穿衣戴帽。

床边放置着一套何知县昨日送来的浅灰色的直襟朱子深衣。换上之后,柳明在铜镜前自我打量了一番,发觉自己顿时少了些青涩,多了些老气横秋的成熟,颇有些县衙书吏的模样。

小口地喝了一碗热气腾腾小米粥,腹中温暖了些,他稍作收拾,便出门奔着县衙而去。

这费县县衙没有后世人们想象中的金碧辉煌,巍峨壮丽,相反,却是显得破败老旧了些。因大宋官场并没有稳定的维修县衙经费,每次都要下级官员朝上级官员打报告方可拨款,但是报告打得多了,会被上级官员落下一个“靡费”的印象,影响政绩考核。所以,日子久了,大家都心照不宣地不去修衙,堂堂八品朝廷命官,都甘愿在这如同仓库一般老旧的县衙里工作。

衙门外有三座牌坊,正面一座忠廉坊,东西跨街各一座牧爱坊,有两三层屋顶,两边有斜撑的戗柱,高大宏伟。

绕过县衙广场中央的圣谕亭,来到石狮子把守的大门前,门口已经是挤满了观看断案的老百姓,队伍拖得很长,直到街尾。

“柳少爷……”

“柳小相公早……”

这队伍里,有不少柳府放了闲的下人,争相跟柳明打招呼道,“来,柳少爷,到我这里来,我的位置比较靠前。”

“我们两个时辰就来这里排了,您要是往后面排,等会案子审完了都不一定进的了。”

面对那些热心的下人们,柳明微微点头致意,随即走向门口的两名公衙差役,掏出怀中的腰牌给对方看,两名差役连忙客气地让到一旁,请柳明进去。

县衙的大堂位于第二进的院落内,大堂中央用固定的屏风拦出一个三面隔断、正面开放的“暖阁”。屏风一般画有蓝天红日的图案。暖阁地面比大堂铺着青砖的地坪稍高,铺有地板,正中位置摆放着长官的公案、公座。公案上放着文房四宝,一支朱笔、一支墨笔,知县行使权力时就要用朱笔签发。

柳明观摩之际,空荡荡的县衙已经传来了陆陆续续的脚步声,八名手持杀威棒的衙役纷纷走了出来,热络地互相交谈着昨日喝的花酒或是家中的琐碎事。

接着杨立武,吴主簿相继并肩走了出来。

“杨大人……”柳明率先走到杨立武身边。

杨立武看了一眼柳明,一双蛇眼露出诡异的目光,咧嘴道:“这不是解元郎柳公子吗?”

一旁的王主簿也笑道:“柳公子,真是不简单。这何大人一直在夸你呢。”

“不敢当。”柳明拱手道。

“是啊。”杨立武嘿嘿一笑,“恐怕这没过多久,我们这些老家伙的位子,就要被顶掉了呢?”

柳明双腿一软,脸色紧张道:“杨大人……莫开玩笑。我这就跟何知县去说,不做这个书办了,恐怕我也应付不了……”

杨立武看着柳明,阴阴一笑道:“解元郎,可不能这般撂挑子啊。”

王主簿抚须笑道:“我说,立武啊,你就别吓年轻人了。”

杨立武哈哈大笑,他看着柳明道:“解元郎,你我同县为差,希望相处愉快。”

这番话,说得带有冠冕堂皇的口气。

柳明点点头,不再说话。

他暗自抹了把汗,县衙里别的官员都好说,只是这杨立武,说话阴阳怪气,让人捉摸不定。

每次遇到杨立武,他都不得不表现出懦弱的一部分,用来麻痹对方。可是这杨立武,总是一副话里有话的样子。

他也懒得再猜,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反正自己要尽快完成计划……

“何知县到!”衙前有人呼唤。众位差役和书吏立即端正精神,准备迎接知县。

何知县头戴插翅乌纱,身穿绿色官袍,脚蹬皂鞋,走来的时候样子却有些匆忙,还不禁朝门外张望了两眼。

“大人……”杨立武上前轻声道,“大人不必担心,新来的知州大人虽好微服私访,但是青州治下三十六县,未必能够查察到费县。”

何知县还未升堂,已满头是汗,他面色凝重道:“虽是如此,但是我听闻通判大人的消息说,知州大人今明两日就在费县附近勘察政务……这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还不如来得痛快些好。”

这位何知县,八岁入蒙,弱冠之年便考中了举人,被誉为家乡的神童。他曾年少立誓学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进士及第后便分来这费县做知县。初到时勤于政务,明断狱案,要做出一番成就,无奈激进之举却得罪了当时的知州,不受提携。

八年宦海生涯,日本鬼子都打败了,我们的何知县还未升迁,不觉已步入中年,心灰意懒,心思全放在那斗草赌蟋蟀,还有弄花戏蝶中。小妾是一个接一个纳,公堂却来得甚少。就这么混了一段时间,倒也是日子过得安稳,反正两耳一遮,听不到百姓的怨声。然而,上峰却风云突变,新任知州是从庆历新政贬谪下来的京部大员王素,对于这青州大小官员怠忽政务之状异常不满,开始进行微服私访查察各县。

何知县心中叫苦不迭,又听闻通判大人放出消息,马上就要查到本县,只得硬着头皮升堂。

明镜高悬的大堂中,何知县落下惊堂木,高喝一声“升堂”,两班差役沉声低喝“威武-――”

这第一桩案子,便是一位叫王贵寺庙弑杀僧人的案子,案发时轰动费县。

“带王贵!”何知县打起精神吩咐道。

须臾,一身囚号服,双手带着枷锁的王贵被带了上来,蓬头垢面,自然是吃了不少苦头。

“你便是王贵?”何知县眯起眼睛。

“草民王贵。”王贵跪在地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