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明末之誓死不降> 第一百八十一章 陕晋风云(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一章 陕晋风云(一)(1 / 2)

 当日,知道事不可为时,李太平便当机立断的决定放弃了南阳府的基业,挑选了三千精锐加上两百余名家属开始了远征。【】

三千余人的队伍中充斥了一千多辆独轮车,每辆独轮车上都搭载了大量的物资。其中大半是粮食衣物帐篷,也有一些金银等财物。毕竟去往一个新地方发展也是需要一些钱财支持的。

按照先前制定的路线,李太平带着这三千余人从铜柏出发一路向西。越过大复山,绕过了唐子山,来到了新野的地界。此处距离铜柏已经三百余里了,一连走了这么漫长的路,所有人都是身心疲惫。而且为了避免麻烦,李太平带着队伍避开大路,专走小路。如此三百余里竟然一连走了十日。

这一路行来,李太平只见许多土地荒无人烟,一路经过的地方村庄废弃,城镇衰败。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真是一幅乱世之景啊!”李太平身旁的梅仁信也是感叹道。

战争对社会的创伤太大了,打来打去打的都是钱,海量的财富都将被战争所焚灭。天下纷纷扰扰的乱了二十余年,特别是近几年鞑子入关后这天下就更加乱了,一些原本根本未经战火的省份也开始饱受战争之苦了。

这数百里下来,眼见的都是一副凄凉的乱世之景。房屋坍塌,田地荒芜,大片大片的土地上都很难见到人。当然,这虽然也与李太平走的是偏僻道路有关,但是当小路不通转到大道上时情况也好不了哪去。

触目所及的也是寥寥的几名乡人,而且都是穷困潦倒的,脸上也是面黄肌瘦身上是衣衫褴褛。他们望见自己这支庞大的队伍,尤其是队伍里还有数千支刀枪时,眼睛里都露出畏惧的目光,离得近些的低下头不敢直视,离得远的则转身逃回家,赶紧闭上了家门。

好几次,李太平都很想帮助这些可怜人,给予他们一些粮食。但是梅仁信却劝解李太平说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若是心善了帮助他们,自己的军粮可就不够了,因为那样可能会引来更多的人。而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他们粮食是小善,平定这个天下,让百姓们能重新安居乐业那才是大善。

于是,李太平也就没有再提分粮的事情了。他明白军粮比民心重要,况且舍了军粮也不一定换来民心。

在新野稍加休息一番后,李太平又率着部队继续西进了。如今天下大乱盗贼横行,当四营的人马过境时,一些地方官纷纷紧闭城门。当见到那一千多辆独轮车上的物资时,虽然他们也很眼红,可是一看到那数千支刀枪后便舍掉了这股贪念,钱财再好也要有命拿才行。在目送了李太平等人过境后,这些人便纷纷松了口气,不管这股土匪从哪来到哪去,只要不停在自己治下就可以了。

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李太平带着部队游走在河南和湖北的边境,在鞑子势力薄弱的地方穿梭着,终于在一个月后来到了兴安府的白河县。这一路上,已经有近百人病死冻毙了,这让队伍中的士气很是低沉。

当李太平到达陕西地界后,他失望的发现这里的情况比河南还要糟糕,这里民生疾苦土地贫瘠,真不是一个好的根基之地。

又往西走了一段路,过了白石河又过了冷水河,都快要到洵阳县了,情况还是那么不堪,李太平看的是直摇头。虽说保安团要想发展得在鞑子势力薄弱的地方,而一般势力薄弱的地方大多都是穷困的地方。只是若是地方太穷困人也过少的地方,那就会既招不了太多的人,又征集不了太多的财物,这还如何发展?难道直接退化成了山大王不成?

“仁信,你不是说陕西乃是王霸之基吗?这里如此穷困人口又稀少,又怎么能作为根据地?”李太平向梅仁信问道。

此时梅仁信也是涨红着脸,他说的金角银边草肚皮只是从书中得来的,并没有考虑到现实的情况。事实上,自从唐朝以后西安就没有成为都城了,这其中也有经济方面的因素。关中地区粮食产量太低,已经无法养活太多的人了。水土流失也让陕西地界的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几乎都要靠外省运粮才能存活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