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乱世七书之却月> 中卷 二十四章 夜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中卷 二十四章 夜宴(1 / 2)

乱世七书之却月 导弹熊 更新时间 2022-09-03

 ;

致歉声明:

本人一时糊涂,在上一章中出现了檀道济。但檀道济在南线,和沈田子在一起。在潼关见到刘裕的应该是王镇恶。在此向各位读者道歉!

刘裕说了要开大宴,那就得人多地方大。人多好办,队副以上军官加上幕僚,再邀请一些纳粮有功的本地士绅,怎么着也有两三百人了。可地方大就是个问题。潼关是座军镇,满城找遍了也找不到一个能容下百人以上同时吃饭的房子。主办宴会的主簿情急之下向王镇恶建议,索性就在校场设宴,反正大夏天的也冻不着,朗月之下,天空地阔,气魄很大的。王镇恶说就这么办。

主簿找来上百名士兵,迅速把校场上厚厚的积土清理掉,而后洒上水,直到人踩上去不起浮尘。他的本意,是要在上面再铺一层布,后来想起刘裕节俭成性,把给人做衣服的东西铺在地上踩踏,这不但不讨好,还会激怒他。

校场东头列开三大排厨案,一排做面点,一排做荤素热肴,一排专司凉菜。二十口加肥的行军土灶熊熊喷火,蒸汽从盖着木盖的大铁锅里钻出来,带着炖肉熬羹吊高汤的香味。从潼关和邻近各镇找来的大厨挥汗如雨,丁丁咣咣切菜,刺刺啦啦下锅,在他们平日罕见的大锅里奋力翻炒,远看宛如短兵肉搏。

校场中央,两百张桌案摆成十排,最前面一排是单人座,那是军主和军副们的座位,后面都是两人一桌,所有人都面向北方,在校场的将台上,单独有一张格外大的桌案,那是刘裕的专座。

到暮色沉沉,西方残留一线红云的时刻,除了刘裕,其他人都已经到齐了。校场一圈燃起巨大的火把,把这个露天宴会厅照得跟白天一样。

校场入口有一群精心挑选出来的少年士兵,个个白净斯文,专门负责把客人领到座位上。小俏进来的时候,本想溜到后面去坐,但是小兵显然知道她是谁,引着她往前排去。

小俏穿着路上买来的一袭白群,除了领口、对襟和袖口一圈粉色的绣花镶边,没有任何装饰。从粉色腰带看去,好像男人用一臂就能严严实实地揽住她的腰。她的头发分成两拨,一拨在顶上结成发髻,另一拨披散在脑后,在火把照耀下,乌黑的头发上有光在跳跃。脸上画了淡妆,除了粉白,没有任何颜色喧宾夺主,更加衬托出波光粼粼的眸子。

引导他的那个士兵,好像忘记了该怎么走路。

她经过的地方,立刻鸦雀无声。

前两排的将官们正在聊天,突然看到小俏袅袅娜娜地走过来。他们的嘴巴还在,却只能楞楞地张着。

小俏被这种群起的注目染红了双颊,整个人看上去就像桃花和梨花结伴而行,双双飘舞在掉光了叶子的树林中。

将佐们赴宴只穿战袍,不过他们的战袍上布满了酒渍、汗渍、血渍和种种说不清出处的斑点,在这抹洁白浅粉飘过瞬间,人人都不禁自惭形秽。

她没想到自己会被带到前排,思绪一时有点纷乱,等她定下神时,看到一个高大的青年军官慌乱地站起来,欠身向她示意,让她坐在他旁边。

郭旭。

他撩起战袍下摆,把旁边的胡床擦了几下:

“孙姑娘请!”

小俏款款地坐下来:

“郭队主辛苦了。”

这样的话,郭旭听别人说过无数次,只是这一次,从小俏的丹唇皓齿间吐出来,就觉得一股暖泉洗过肺腑,整个人都舒爽起来。

此刻周围的人们缓过神来。各种军衔阶级的男人们,看到全军大小将佐,唯独郭旭艳福不浅,一臂之遥就有佳人,不禁醋河滔滔。前排的人们知道这是刘裕的安排,但这丝毫不妨碍他们心底一把扯开郭旭,自己坐在小俏身边。后排的大多数人不明白这个不速之客的来头,只是痛恨坐得太远,无缘嗅到那女孩子身上一抹脂粉香。种种微妙心思,汇成窃窃私语和怨叹,人人都觉得鲜花插在了郭旭这坨牛粪上,而自己却怀才不遇,无缘与佳人并肩。

郭旭说完姑娘请,就再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本来体格健壮,气血阳刚,不怎么出汗,但现在却一层层冒汗。当然这是夏天,可是大白天也没有这样汗水汹涌过。他僵直地坐了半天,思谋着该说些什么,搜索了半天,冒了一句:

“是太尉安排你坐在我旁边的。”

其实不用他说小俏也知道。她侧脸看了一眼郭旭,看见大滴的汗水从他脸上渗出来,水往低处流,汩汩向下巴,知道他紧张,内心忍不住窃笑。也不看他,小声地说:

“这么说郭队长自己是不情愿的喽?和草民家的女孩子坐一起,是不是很丢队主的身份?”

郭旭顿时就乱了方寸,扭捏了好一阵子,正要说点啥,就听见司仪朗声宣布:

“太尉到!”

顿时鼓乐齐鸣,所有人纷纷起立,看着刘裕满脸含笑地进来,频频向众人挥手致意。他的身边,跟着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刘裕快步登上将台,那个少年刚要跟上去,却被刘裕一个手势制止了。刘裕看了一眼台上的大桌子,略略皱了皱眉头,而后走到台前:

“各位弟兄,各位父老,刘裕祖上虽然是汉室宗亲,但到了我这辈,已经是破落户啦,虽然今天官拜太尉,但骨子里还是个农民。我不习惯一个人吃大桌子,也不喜欢这样高高在上地吃饭。来人,把这个桌子撤了,我要到台下去和大家吃!”

没有人敢动。

虽然刘裕自己这么说了,但他是当今大晋朝最有权力的人,是不叫皇帝的皇帝。把他的位子从台子上搬下来,让他“下台”,这几乎就是大逆不道。

刘裕一看没人应和,瞬间明白过来。他脑筋如电,立刻有了新想法:

“不搬桌子也行!不过得有人陪着我吃。我来点名,点到的人都上来跟我吃,大家有没有话说?”

微微沉寂后,全场举手叫好。

刘裕绕着桌子走了一圈。

“第一个,请王镇恶将军上台。王将军不但打仗是一把好手,率军打下潼关,还深得民心扶持,弘农一席话,筹得三军粮,让我们再关中有了立足之地。有请王将军!”

王镇恶微笑着站起来,向周围一抱拳,在满场欢呼中登上了将台,站在刘裕身后。

“第二个,沈林子将军。沈将军还要代表正在南线作战的沈田子将军,田子打破武关,拿下i关,几千偏师击败姚泓亲统的数万大军。林子坚守,潼关不失,屡次挫败姚秦名将姚绍,保住粮道。有请沈将军。”

欢呼声把沈林子送上将台。

“第三个,请弘农父老推选一位代表上来。弘农到底是中原腹心,百姓心向晋朝正朔,扶助官军收复失地。王镇恶将军已经答应你们三年不收赋税,这一点我一百个赞同。我已经上表朝廷,皇帝即将颁诏,明年起生效!”

在座的弘农士绅离席跪倒,山呼万岁。俄顷,一个盲人被抬上来。王镇恶跟刘裕耳语了几句,刘裕点点头,迎到将台口上,拉住这个人的手,把他拉到台子中央:

“这位是弘农前辈李方。李老前辈有两桩大功,第一桩是鼎力协助官军筹粮,第二桩是当年收留抚养流离中的王镇恶将军,为王猛王丞相保住骨血,也为大晋朝保住栋梁之才。”

刘裕和王镇恶一左一右扶着李方入座后,刘裕转过身来:

“第四位,我要请一位后起之秀。有请骠骑队队主郭旭。本军在黄河上以却月阵痛歼鲜卑,郭队主的点子功不可没。前几天更是袭杀姚洽,让姚绍心死。有请郭队主。”

郭旭手足无措地站起来。他没料到刘裕会这样。王镇恶和沈林子,都是方面大将,他一个队主,只是靠搏杀立功,居然要和他们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另一个念头瞬间掠过:上去吃,就不能呆在孙俏身边啦。

刘裕看郭旭傻站在那里,笑着喊:

“怎么?郭队主在姑娘旁边坐了一会儿,腿就软啦,爬不上将台啦?”

众人哄笑声中,郭旭满脸通红地上台了。

接下来,刘裕点了前锋军中斩获秦军首级最多的一名士兵上台,这样一来,有将有兵,也有百姓,这桌子算是圆满了。小俏在台下看了全程,不能不佩服刘裕做事滴水不漏,这一番点名,将全场人心收入囊中,酒还没喝,官民已经醉了。

待这几位就坐后,刘裕招手把台下那个少年叫上来。

“各位,这是犬子刘义真,今年13岁,还很不成器。但是我不想让他在江东锦衣玉食,所以叫人送来,让他跟着军中前辈们好好历练。义真,见过各位前辈!”

刘义真走到台前,向台下深施一礼:

“各位前辈,各位父老,义真年少无知,但是报国心切,愿意吃苦,请给位叔叔、兄长不吝赐教,多多关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