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高衙内新传> 第六十二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二章(2 / 2)

高衙内新传 斩空 更新时间 2019-09-19

燕京降臣闻之,咸惊当今中国之盛,复念及高强所言“燕人不负中国,乃中国负燕人”之语,莫不为之感怀泣下,纵然还有些许小我之怨,此际亦被这歌声洗荡了无踪迹。

耶律大石将将到了大内城门,耳听得“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地词句时,默默站立良久,与萧德妃对望一眼,彼此眼中都看到了一丝失落:二百年了,中国终于再次强盛,契丹却遭逢末世,此后路在何方?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一曲既罢,全城俱寂,高强倏地伏地向南,大声呼“大宋万岁”三声,这下不光是常胜军地将士,并燕京降人,与城中百戏,城外随军民夫,亦皆向南跪伏,高呼万岁,声闻数十里外,山谷皆应,久久不绝。

良久之后,高强方才起身,来到道悦和尚面前,合十道:“大师,我今奉王命到此,虽然燕人归心,开城迎纳,然亦有许多将士殁于王事。追体前贤之意,我拟奏请当今天子,请重修悯忠寺,更将向来阵没将士英灵在此供奉祭奠,大师意下如何?”

道悦忙称善赞叹不已,说道相公体念将士,心存国家,实乃至公至忠之臣。其实重修悯忠寺这种小钱,高强自己出了也不算什么,然而这种事却不好往自己头上揽,弄不好被人说你一句市恩军心,意存叵测,那可就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当年曹彬以开国大将,忠心不二,只因给戍边的将士每年多争了三百鞋钱,就被人谗言中伤,最终交了兵权赋闲,前车之鉴啊,不可不防。

众人闻言,亦皆赞叹,高强更乘机宣扬中国怀养燕地之意,追述数千年来燕地向为中国之土地事实,要求众人谨守军纪,降臣则不可妄自菲薄,以降人自居,须得广泛宣讲燕地与中国一家之意,令人心安定,同保大宋,今后这燕地,便是大宋之燕了!

其后一段时日,高强便驻扎在这燕京悯忠寺中,在此开府处理政军诸事。各路捷报亦频频传来,先是关胜率领后军直取居庸关。途经昌平时,昌平守将开城具鼓乐迎降。关胜只遣人好言抚慰,责取军粮战马佐军,吩咐原有守令

职不动,而后便绕城而过。待到居庸关下时,辽兵有区区数百兵守关。被关胜一鼓而下。乘胜直过居庸关南北二口。直出北口石门关外,见了无敌踪,便即敛兵保关,自己则率军回返昌平城中,据此屯守。

在参议司交给关胜的计划卷轴上,关于攻取居庸关以后事项,首先便是令关胜招募当地豪民。出人力以重修居庸关。原来高强当日读书时,见那金兵经由居庸关而入燕地,当时契丹本在此处屯驻了几千精兵,若以居庸之险,原本金兵不易突破。哪料到天助女真,这居庸关城恰于此时倒塌,也不知是地震还是怎地,守关契丹兵皆以为神异。不战而逃。是以女真兵长驱直入,攻下燕京。

就算没有这点故事,辽国历代据燕南向。注意力都在南面,这北面的关城定是年久失修无疑,而居庸关为燕京西北锁钥,明代为京畿五关之首,最是紧要,因此虽然燕地甫定,民心易扰,高强仍以整修关城为急务。当然这整修方式大可商権,若许当地豪民以人役和粮食助工,计其所出授以官职,依大宋纳粟授官之法,谅来自有人希求其赏格而从。

西边关胜取了昌平居庸,东面亦传来捷报。那左军统制李孝忠沿海道北上,到了秦皇岛后,率军登岸,从榆关两侧夹攻,守军不及抵御,被他一鼓而下关城,而后留兵五千驻守,自率主力急趋平营二州。这几处俱是契丹重镇,虽在末世,犹有据守之意,怎经得李孝忠出奇制胜,前军尽用从榆关缴获的辽军衣甲,谎称是秦晋国王耶律淳在塞外所置新军,奉命往燕京去的。

守军哪里料到从这个方向上会来了敌军,当下亦不加提防,径开城关放入城来,李孝忠大军随后而入,轻轻巧巧便将二州取下。而后率军渡过滦河水,抵达州城下,守城将吏自知不敌,索性出降,于是李孝忠一军旬日之内连下三州一关。若是别个将领,得此战果自必欣然自许,他却仍不满足,留下步兵守把各处之后,自己搜取当地马匹,共得三千余骑,一日夜赶至遵化城下,乘着城中兵少,全军蚁附登城,只一个时辰便将此地攻下,其后景州亦望风而降。这两处城池一下,松亭关(今喜峰口)便尽入宋军之守。

是乃李孝忠一军别出,十日内攻下四州二关,几乎半数地燕地战略目标都上了他的功劳簿。其进兵之速,战果之丰,就连高强自己接到捷报时,亦有些不敢置信,要待派遣参议司官吏详查之后,方可录上功劳。

李孝忠的行动,此后被证明英明无比。就在他攻下榆关之后十日,正月十二日,秦晋国王的回援之师六千多兵便真个从辽东显州(今广宁)回援,被李孝忠地守军在此设伏大杀一阵,折了两千余人,余众皆降。若是这批军马得以进入榆关,纵使不能扭转整个战局,然而榆关要道却终究不能如此轻易就攻下了。

至于中路,高强底定燕京之后,遣史进和韩世忠二将北上,随军有左企弓、刘彦宗等燕京降臣为号召,怀柔、顺州、密云、檀州等州郡皆望风而降,大军径取虎北口,至此燕京五关尽数被宋军攻取。计出兵不足旬月,取得燕京、蓟、景、顺、檀、平、营、八处州郡,四处关城,得人户三十万户,地方千里,降兵两万,旧时山前之地尽皆入宋。

如此大捷,实为有宋以来仅见,是以露布飞捷之时,一路上军民无不振奋,尽管当初收获四州之时,已经料到终有收复燕京全土之时,但胜得这般快法,亦是大大出乎大宋军民意料之外。

这消息传到汴京,朝野俱是一片狂喜,当初那些上书主张保守持重地论调忽然间全都没了声息,剩下地尽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赵本是好大喜功之人,何况这桩功劳委实大的令他惊喜,自古以来国人都是以祖宗为言,自己谦虚地时候都说不肖,意思说不象祖宗那样能干,至于强爷胜祖,大多数人连想都不敢想地,可如今赵却实实在在地是胜过太祖太宗,实现了当年太宗险些赔上性命都没能完成的宿愿,这回的告慰太庙,可真是实至名归了!

当下赵传旨,因燕地官民顺承天命,归命纳降,除原招谕榜文允诺免当地钱粮赋税两年之外,再许倚阁三年,其燕地愿为宋官之人,皆以宋制从优叙官,具体官阶由三省共同看详。余外更依从枢密院进呈,拨发内库钱粮,重修燕京悯忠寺,将向来殁于王事将士灵位供奉其中,以表彰先烈,激劝后人。

诏书一下,自然又是山呼海应,都道天子圣明仁慈,泽被万民。

就在这一片胜利呼声之中,西路却传来了不和谐地声音:童贯进兵至辽国奉圣州,战事胶着不利,迟迟难胜。<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