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龙兴之所> 第九章 游说荀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游说荀攸(2 / 2)

龙兴之所 肖何 更新时间 2022-08-29

刘璋三人回礼后,道:“荀侍郎言重了,在下不请自来,还望侍郎大人勿嫌在下唐突!在下年少无知,蒙祖荫而得功名,实在愧煞。”

荀攸见刘璋不似别的宗室贵胄子孙那般一个个眼主于顶、目中无人,反倒十分的谦逊,顿生好感,同时他也在好奇,傍晚刚刚回府,下人便说起早上之事,还说对方晚上还会再来拜望,可是他和刘璋并不相识,和其父也并无多少交情,饶是自他向来足智多谋,却也想不出他突然前来拜访所欲为何。

“刘都尉何必自谦,圣上虽然年幼,却已现圣主之姿,能入圣上之眼,足见刘都尉必有过人之处!未知这两位是?”

刘璋忙歉然道:“恕在下无礼,忘了给荀侍郎介绍了,这位乃河东杨县徐晃徐公明,曾是我大汉强军一员,智勇双全,有亚夫之风!这位是山阳昌邑人满宠满伯宁,立志刚毅,有勇有谋,皆在下至友。”

徐晃满宠再施一礼,道:“我等久慕荀侍郎之名,闻公子前来拜访,厚颜相随,叨扰之处,还请荀侍郎海涵!”

三人彼此深视了一眼,荀攸发觉两人一个干炼毫爽,一个沉着稳重,虽名声不显,却也绝非等闲之辈。徐晃、满宠则认为盛名之下无虚士,颖川士子甲于天下,荀氏更为疑川士子佼佼者,今日一见,果然名副其实。

客气了几句,四人分宾主落座。

刘璋道:“早就听闻荀侍郎之名,一直想前来聆听教悔,只因在下才疏学浅,唯恐辱了侍郎之名,时至今日方鼓足勇气登门拜访,还望侍郞勿怪在下唐突。”

荀攸拱手道:“刘都尉言重了,都尉大人身为大汉宗室,今又蒙圣上赐封为奉车都尉,官职在攸之上,按我大汉理法,攸应该呼公子一声大人,并亲自登门拜访才是!今日公子不以攸官微屋简,纡尊降贵、亲临寒舍,实令攸惶恐不已!”

刘璋笑了笑,道:“在下此次登门,乃有事相求,如果我等再如此客气,恐虚耗宝贵光阴,荀侍郎,在下直言可好?”

“便如刘都尉所言,但侍郎、都尉之称呼太过见外,不如我等以表字相称如何?”

刘璋道:“故所愿尔,不敢请尔!”

四人互称表字后,刘璋直接了当的道:“公达兄久在中枢,不知如何看待当下时局?”

“这……”荀攸有些犹豫。

刘璋很明白荀攸的心情,他对眼下即将发生的混乱必定清晰的认识,但是大家初次相见,还谈不上信任,如果放胆直言,恐为自己带来灾祸,便道:“既然公达兄不便直言,便由弟抛砖引玉了,一点愚见,请公达兄指正。弟认为,大将军违旨不尊,立皇子辩为帝,实为大汉埋下动乱之根!”

“季玉慎言!”荀攸见刘璋直斥大将军之非,忙道。说起来,他也有同样的判断,但颖川荀氏历代皆忠于汉室,而大将军既无代汉之心,那么是皇子协继承大统,还是皇子辩位登九五,皆是灵帝血脉,大汉依然掌握在刘氏子孙之手,故而他才没有激励反对。这也是为何历史上何进当权时,他可以和其虚以萎蛇,辅佐幼帝,而董卓废帝后,他便联系议郎郑泰等谋划刺杀董卓的原因,他清楚知道董卓废辩立协,主要是为了试探百官反应,待他站稳脚跟之后,定会代汉自立。

“无妨,公明、伯言皆在下生死至交,公达兄乃是至诚君子,断不会背后议人。此前有先帝为十常侍撑腰,十常侍处处与大将军作对,双方可谓仇深似海,如今大将军又背先帝遗命私立皇子辩,从而使得双方关系更加恶劣,只因十常侍失去了先帝这座大靠山,西园军又投靠了何进,十常侍无以为持,故不得不偃旗息鼓。但是双方的仇怨并没有化解,大将军很清楚此点,他不会留下这个隐患时刻威胁自己,十常侍为了活命,更无所不用其极,在下相信,双方之争已经到了一触既发之势,只差一个火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