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安排赵构接手监察御史之职,自有他的打算,赵构也乐得其所,这是他想要的结果。一直以来,大宋奉行的是文人治国,也有成效,也留下了诸多棘手问题,唯有从根本上处理才能保住大宋江山。
赵佶还是那个赵佶,却有些不同,以往昏庸无能,不敢行动,只知沉迷书画、奇石的他,变得果断,比之他的父亲神宗还要有魄力,有胆识。曾几何时,宋神宗变法,使得宋王朝又重新恢复了生机与活力。
熙宁变法的实行,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垦田面积大幅度增加,全国高达七亿亩耕地,单位面积产量普遍提高,多种矿产品产量为汉代、唐中叶的数倍至数十倍,城镇商品经济取得了空前发展,就连军队的战斗力也明显提高了不少。
宋徽宗心知肚明,大宋眼前的局势唯有变法之途,却又不敢大刀阔斧的改变,以免惊起朝堂上群臣不满。自宋太祖建国之初,重文抑武,也不是长久之计,想要改变却苦于没有办法,时机也不成熟。
如今,宋徽宗终于等不及了,下定决心彻底改变,就算是群臣反对,一意孤行,就算是背负违背祖宗遗训在所不惜。宋徽宗背负起所有的责任,由赵构去执行,就是为了让他明白大宋的官制,了解百姓疾苦,找寻一条道路。
“皇兄,你当真让老九做监察御史?”赵似不知何时出现在宋徽宗身边,正声道。
宋徽宗点点头,道:“监察御史,亦是给予他的职位,这个也是我考虑许久才决定的事情。朝中官职唯有这个最适合他,也只有他才能真正的做到严惩不贷,唯有这样才能成长起来。”
“可是,老九在朝中势力不稳,根基薄弱。我担心,担任监察御史后,以他的行事风格,必定会大刀阔斧的展开行动,这样更是遭到百官忌惮。只怕那个时候,对他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朕相信他明白这么做的意义,至于朝中大臣,不必去理会太多。朕一直担心违背太祖遗训,迟迟不敢下定决心。若是再不去做,只怕为时晚矣,有些事情应该采取行动了!”
“皇兄,既然你坚持,那就做吧!”赵似无奈的叹息一声,他不在劝说了。曾经,他也询问过皇兄安排什么样的官职给予赵构,却一直没有回音,直到今日才得知给了监察御史之职。
监察御史不是想象中那么好做的,许景衡担任监察御史时,不曾贪墨分毫,奉公廉洁,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可是,无论他怎么努力有些事情还是不得不顾忌,不敢放开手脚去做。
如果是赵构担任监察御史,那么太子赵桓、高俅等人必定不会束手待毙,以他们的性格必然会使绊子。监察御史位不高权力太重了,重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只听命于皇上即可,就算是枢密院使、太子等人都可以不放在眼里,也不必听他们的命令。
可是,这样一个职位却是人人忌惮的,也不敢有朝廷官员愿意跟他们打交道,谁也不想惹祸上身。朝中大臣身家清白之人,没有几个,就算是廉洁奉公之人也甚少与他们联系,只因监察御史这个官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用之得当则锋利无比,用之不当则伤害自己。
赵似不明白自己的兄长是作何想法,偏偏让在朝中没有多少势力的赵构前去担任监察御史,不惜将许景衡贬为副使,从旁协助与他。即使是这样,赵似也不想询问太多,他知道赵佶有自己的想法,只需要听命行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