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一直在军营里呆到晚上才起身回家,顺便还把典韦带上了。要是大哥再有几日不归家,也怕大嫂来找他要不是,刚刚还用此话来调侃典韦,可把这个‘古之恶来’说的面红耳赤。
时光的脚步总是在不停的向前,不会为谁而停留片刻,转眼间到了二月。这时幽州漫长的冬季还未结束,但刘和不得不再次准备启程了。离开京城时琰儿就曾与他说过,叫他早日归去。当时看对方好似有心事,但怎么问都得不到答案,这些日子想起来后,隐隐觉得还是早日过去的好,有事时最起码自己在身旁,怎么都会有个照应。
想了一会心事,刘和起身去往母亲那里,有些事情也该与她说说了,正好今日父亲也在。
来到母亲房里时,刘和先向二老请安问好,这才跪坐了下来。刘虞夫妇见到长子到来也有些奇怪,因为早上儿子才来问候过,这时过来应该是有事情。
“阿吉,你有何事需要父亲帮助吗?”荀夫人怕他不好意思开口向刘虞请求,所以先行出言说道。
“儿有两件事情要禀明二老。第一是现已开春,我准备今日启程去洛阳,朝廷给的期限就要到了。”刘和恭谨的回道。
刘虞微微笑了,心里觉得长子现在懂事许多,知道公事的重要性,于是开口说道:“家中无事你尽管前去,在朝中办事要小心谨慎,切不可好高骛远。”
“喏!孩儿记住了!”
“那还有一件什么事呢?”荀夫人作为母亲深知儿子秉性,如非重要事情他是不会专程来说的,所以比较关心第二件事。
刘和瞬间变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可想想还是红着脸说了出来:“孩儿……孩儿想请二老为我说门亲事。”
“胡闹!”“什么?”
前面是刘虞说的,后面自然是荀夫人了,听到儿子如此说,她异常欢喜接着又道:“等小吉说完,再说儿子长大了,也到了谈婚论嫁之时,怎么会是胡闹呢?”这明显是在偏袒刘和嘛。
“说说,是不是有了中意的姑娘?”
刘和瞟了老爹一眼,发现他并没有发怒的表情,这才放下心来,向母亲点点头道:“老师有一小女儿,名琰,表字昭姬,今年刚好及笄,在京城时与儿有些情愫,想请二老先代我向蔡师求娶,先行把亲事定下,过两年再行迎娶。”说完起身向两人躬身行礼。
刘虞听到儿子说完后倒是不急了,蔡琰他见过,的确是刘和的良配。现在把亲事定下来过两年完婚刚刚好,所以捏着胡须不知觉的点点头,心里已经答应了。
“哦,那你二人之事,你老师可曾知晓,你们守礼呼?”荀夫人这时反而平静了下来,毕竟刘和不是一般家庭的孩子,他的正妻必须要知书达理,贤惠而且端庄,有些事情必须问个清楚。
“回禀母亲,儿与琰儿几年间常在一起念书,日久而生情。我二人出之于情,守之于礼,从不敢妄为。”说完后,从怀里拿出蔡琰绣的香囊递了过去。
荀夫人接过后,随意翻看了几下点点头,转过去问道:“老爷,您怎么看?”
“伯喈小女我曾见过,知书达礼,而且琴艺非凡,确是良配,我看可以。”刘虞对那个小女孩还有印象,心中也颇为满意。
“那好,等到三月中旬,我们会派人前去为你求亲,不过到时你还要自己在京城寻一个上门之人,小吉,你看这样可好?”荀夫人见到自家老爷同意,也很开心,直接切入技术层面,安排提亲之事了。
“一切听从二老安排!”刘和这时心头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想想后世,要是哪家十五、六岁的小子敢这样给家长说,怕是屁股都被打开了花。
随后又与父母聊了几句,这才告退出去。
就在刘和搞定自己父母,满心欢喜的同时,远在洛阳的蔡琰却愁肠满怀。河东卫氏第三次派人来到京城,向蔡邕求娶小女儿。中间还带话说蔡邕定是见到卫氏势微,想要悔亲,一时间在洛阳城士林中传的沸沸扬扬。
最终蔡邕无法,只有勉强同意这门婚事,强行要小女儿嫁于卫家二公子。蔡琰当然是极力抗争,死活不答应,结果父女两个人几日不曾会面。琰儿日日以泪洗面,把刘和留在京城的侍卫给惊动了,快马加鞭的赶回来报信。
放下两人私事不提,这时天下又起****。二月,郭太等于西河白波谷起事,攻略太原郡、河东郡等地。各地黄巾余部纷纷响应,准备再次起事,各郡求援公文也如雪片一样,涌向了京师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