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郡那边地方势力庞大,尤其势力最大的四大家族梁家邓家乐正家扶家几乎等同于南海郡的土霸王,说一不二,便是三司衙门也不能奈何其。地方上的州县衙门,除了奉承巴结,似乎没有其他出路。
四大家族一直企图自治南海郡,虽然彼此间明争暗斗从来都没有消停过,但在对付中央朝廷上却很齐心,联合起来明里暗里不知动了多少心思手脚,甚至向朝中大臣行贿,就盼着建德帝能下一道圣旨,封个异姓王让南海郡自治,恢复前朝旧例。
然大周不是前朝大夏,建德帝亦不是糊涂昏君,自然不可能平白的将偌大一块地盘划分出去,虽然鞭长莫及,并不能很好控制。
正因为这种种历史的今人的朝廷地方的种种争斗,朝廷派去南海郡任职的官吏就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跟四大家族以及当地其他土豪作对的,不用说总会死于各种意外;而向四大家族妥协狼狈为奸的,却又连同满门死于建德帝的屠刀之下。
两相权衡,死一个总好过死全家,近十来年,派去南海郡任职的官员心向朝廷,与当地土豪斗争十分激烈,下场却十分惨烈。
每一任承宣布政使赴任的时候,全家愁云惨雾啼哭相送,一去十之七八便是永别。
这不,这一任的承宣布政使前个月便由参政参议与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联合上书,意外身亡于山石崩塌,请朝廷派遣新的官员赴任。
对这种事情建德帝已经见得多了,可每一次看到这样的奏折依然会气得心里头憋着火,恨不得将南海郡那些土豪统统抓了进京砍头。然而又哪有这么容易?
众人皆知又要挑选赴任南海郡的承宣布政使了,就好比前朝挑选和亲蛮族的贵女一样,人心惶惶。求祖宗保佑求老天保佑求菩萨大慈大悲保佑自己自家人不要被选上。
李赋冷不丁自动请缨上了这么一份折子,众人不欢喜才怪。
据李赋自己言说,京中无事,恐久留下去荒废武功,不如赴任地方,倒能有用武之地。
这个理由很光明正大,也有人猜测他是不愿意搅合进太子和璃王之争以此向建德帝表明心迹,均觉此人小心太过。
可也有人提出异议,表示李赋乃是武将,领命打仗可以,但管治一方却不是遇敌作战,未必合适。
便有人暗暗嫌弃此人多事,立刻反驳,说以往皆是文官任承宣布政使一职,因此出了这么多事,为何不能试一试任用武将呢?再说了,打仗也要讲谋略的,威宁侯战功赫赫,可见谋略非凡,正是任此一职的不二人选!
这话获得了绝大多数人的一致赞同,就连建德帝也点头。
于是,事情当场就拍板定下来了。
建德帝也有他自己的盘算。
换个武将去折腾折腾也好,李赋要将妻子也带着一块去就更好了,他那妻子能将朱家和御史台整成那样,听说生意上也颇有手段,可见是个贤内助,到了那地方,没准也派得上用场。
届时,他会再给李赋一道密旨,三司衙门皆听从他的调遣,一人兼任承宣布政使与都指挥使两职,原本的都指挥使进京述职。
军政大权合一,想必他可以更加方便行事。若能将南海郡的问题解决了,不但对得起祖宗,对子孙后代也有交代了!
南海郡因为地域性的特殊,当地的最高级别官员分别是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与都指挥使,所管衙门为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与都指挥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