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宛然京洛> 正文 第7章 龙阳泣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正文 第7章 龙阳泣鱼(1 / 2)

宛然京洛 Rainie 更新时间 2022-05-21

 王兴突然走进来说道:“启禀太后娘娘,吴王殿下求见。”

太后似乎也很意外,只说了一个“宣”字。吴王早已走了进来,跪下给太后行礼。吴王长得倒是风姿俊美,白净面皮,长长的丹凤眼,修剪得极其整齐的胡须不苟言笑的样子。

一时行完礼,吴王告了坐,笑着说道:“太后娘娘身体可还康健?”

太后也笑着说道:“老了,每日吃了睡,睡了吃,闲时下下棋,斗斗牌。记性差了很多,遇事都是王兴给提着。”

吴王忙陪笑说道:“太后娘娘为国事操劳多年,倒是应该享享清福。如果再有几个孙儿孙女围绕膝下,以娱太后娘娘晚景就更好了。”果然,吴王此次进宫也是为了纳妃的事情,没几句话就说明了来意。不过,以吴王的话猜测,他是赞成纳妃的。

太后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哀家倒没什么,只是皇上虽然年纪尚幼,但先帝在皇上如今的年纪已经有了一个皇子两个公主。早点生下皇子,有利于江山社稷的稳固。吴王是自家人,实是为江山着想,因此考虑得周全。不像有些人,只为了个人私利,置江山社稷于不顾。”太后这番话实际上是对萧鹏飞的批评,同时表明对吴王态度的肯定。在这微妙的时候,太后知道自己必须把吴王拉过来。

果然吴王说道:“为太后娘娘分忧,是为臣的本分。纳妃之事,本是宫闱之事,一切均应由太后娘娘决断。”

太后说道:“帝王之家无私事,帝王一举一动皆关系天下兴衰。因此私事亦即公事,不可不慎。明日哀家要召见卿等顾命大臣,共议此事。”

吴王说道:“此事有利于千秋社稷,臣必当唯太后娘娘马首是瞻。”吴王又说了几句闲话,就告辞出宫去了。

太后的神色似乎轻松了很多,的确现在有吴王站在自己这边,明日就会轻松很多。

我不禁暗叹:吴王果然是一个聪明人,一定是他看到惠源济没有进宫,只有萧鹏飞一个人进了宫,就猜到惠源济在此事上态度暧昧。如果这两个人一起进宫,那么成王就会选择装聋作哑的态度。毕竟得罪这两个人,极不明智。现在情势有变,因此他选择站在太后这边,以求讨好太后。吴王深知惠萧二人对自己的猜忌,知道无论如何讨好二人,都不会有什么作用。因此吴王选择时机,向太后靠了一步。

太后沉思良久,突然说道:“宣严左丞、范御史晋见。”我吃惊的看着太后,太后对我微微一笑。

过了一会儿,惠源济和范仲明来了。我特意看了一下惠源济,惠源济年近花甲,须发都有一些花白,平静的神色看不出喜怒,却有一种威严的气度。范仲明却是老迈之极,雪白的须发,小而浑浊的双眼,每当说话前,都要习惯的看一下惠源济的神色。

两人行了礼,坐了下来。太后说道:“哀家宣召卿等,是为了给皇上纳妃一事,不知二位卿家如何看待此事?”

半晌,惠源济开口说道:“这是太后娘娘家事,微臣不好胡乱奏对。”

范仲明看了一眼惠源济,这才颤颤巍巍地说道:“惠大人所言甚是,此乃太后娘娘家事,臣等外臣不好胡乱奏对。”

太后微微一笑,说道:“昔日周文王有皇子百人,因此大周江山传嬗四百年之久。是故自古有天子一日纳九嫔之礼,这都是先朝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固。皇子越多江山方才越稳固,因此天子应广纳妃嫔才是。”太后说完,只是看着惠源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