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支海民文集> 第56章 候鸟 1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6章 候鸟 14(1 / 2)

支海民文集 支海民 更新时间 2022-05-19

 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在村子里传开。听说一个大领导要来村子里慰问群众,给大家拜年。李自成曾在村子的河边饮马,崖畔石头上留有李自成战马踏过的蹄印;慈禧西逃时在村边的官道上路过,龙銮凤辇文武百官过了几天;抗战时一个将军曾在村里养伤;解放战争时彭大将军曾在村子住过一晚……可解放几十年来,这个村子再没有来过大的领导政府要员,村子太平常太一般,没有什么先进事迹可言。只是偶而公社书记乡镇领导下来走走,计划生育催粮要款检查生产。村长在大明食堂设上两桌,吃吃喝喝吹吹拍拍吐吐怨言。这一次看样子非同一般,乡长书记亲自挂帅,还下来几个政府要员,村前屋后的垃圾粪便全都运走,家庭院落必须打扫干净,放了假的学生重新返校,排练秧歌演习歌舞。公路两边挂起了彩旗,村头搭起了彩门,连家家门上的春联也要求整齐统一。大毛回来说,来的是省上一位领导,陪着台湾同胞何开诚,何老先生这回要回村子探亲祭祖。

一石激起千层浪,村子里一片激动一片沸腾,年青人在一起议论,啧啧,看看人家,回家探亲还得省上领导陪同。听说何老先生的生意做大了,全世界好多国家都有何家的厂店,能不能给何老先生说说,叫咱们到他的厂里打工。老年人谈论最多的则是何家大院的脉气。听说好久以前,从村子出去一个何姓祖先,在外边发了一笔大财,车载马驮着金银财宝锦衣回乡,计划在村内修一宅院,在山底的一块平地上打桩拉线。一只大鸟飞来,扯起工匠的线绳围着村子转了几圈,最后落在一棵槐树上。何家祖先一激灵,认为这是神仙指点,便围着那棵槐树修起了现在这座宅院,把槐树圈在院子中间。

传说归传说,无从考证,难辨真假。宅院内四位老人却心有灵犀,混沌大开。哎呀呀怪道那大鸟飞走又飞回,原来是何老先生要回来。你看那祥云瑞升、紫气东来,这宅院的脉气厚着呢,辈辈都出人才。

当然,人们不能不谈论春燕。那几日春燕老人成了村里的中心,人们谈论的焦点。溢美之词填得钵满坛满。春燕老人却感觉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般的自然,她首先想到开诚写的那封家书,大毛回村时老人拿出那封信,让大毛念给她听。大毛看着信不由得叫起来,哎呀呀春燕姑你,你你你怎么还跟何老先生有这么一段恋情,怪道你一辈子矢志不嫁,甘愿独守终身,这简直是又一曲宝黛、又一段梁祝!春燕老人听不懂那些,只是催大毛,你念念,信的未尾怎么说?大毛念道:我这一走,犹如风筝断线,江水东流。说不准抛尸荒郊,魂游四海,望二老劝春燕择婿另嫁,万不可耽误人家前程。

“什么意思?”

“就是说”——大毛解释。“战争年代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何老先生劝您另找一个男人嫁出去,不要等他”。

春燕老人将信叠好,悉心收起,然后对大毛说,没你的事了,你走吧。大毛心里结了疙瘩,弄不懂春燕老人是啥意思。

无人时,春燕老人将门关起,任思绪像大坝决堤,刹那间一泻千里。开诚,你终于要回来了。回来就好。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敝开大门,欢迎远在天涯的子孙。春燕这一辈子,有一种信念支撑,因此也不觉得孤寂。择婿另嫁的念头,不是没有,而是不能够,多少次机会擦肩而过,阴差阳错,成就了今天的春燕。不管怎么样,是你给了春燕一生中仅有的一次,一次做女人的感觉。春燕把那感觉封存到罐子里,酿成了甘醇,你回村时,咱俩共同启封,春燕给你敬酒,你喝,醉倒在咱家的老炕上,咱家的老炕温热。外边天冷,你刚回来,别出去,小心着凉,想尿?春燕给你提尿盆。咱把电灯关掉,点上豆油灯,那人造的光太刺眼,油灯柔和,咱在油灯下叙旧,找回当年的感觉。春燕老了,啥都不想,只想再有一次,一次做女人的体会。春燕给你捶背,给你搓脚,给你挠痒,只希望你这次回来不走了,夜夜陪春燕睡在咱屋这老炕上……

大年初一这天,村里人早早吃了饺子,便集结在公路两旁。何家宅院被学生们打扫得干干净净,无耐那坍塌的门楼,糵朽的房椽,雨浸的污渍无法遮掩,有一种岁月苍桑之感。然而,村子内新建的窑屋,瓷贴的墙面,铝制门窗却分外鲜亮,倒让人感觉今非昔比。这些都不足挂齿,大家最关心的,是何老先生见到春燕以后,会不会演绎王宝钏寒窑十八年的喜剧?

从早晨等到中午,从中午等到傍晚,从初一等到初三,才见那一排车队像一只只蜗牛,瞪着眼珠子姗姗而来,车上下来几十个气宇不凡的干部,簇拥着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不用介绍,村里人一眼看出那就是何家的后代。那年青人向大家拱手作揖,代表父亲向大家致谦,我叫何思远,是咱何家的后代,本来家父这次一块回来,不料在省城偶染小恙,耽搁了几天,家父让思远回村向家乡父老问好,给大家拜年……那思远坚持要到各家走走,每到一家都按照村长的指点,称呼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哥哥嫂嫂兄弟姐妹,让乡亲们感到十分亲切,家家都为思远敬酒,思远也不推辞,总是抿上一点,拉拉老人的手,拍拍孩子的头。那些干部们也不停地和大家握手,不停地寒喧,大家不分尊卑,融入一团和气之中。年青的一代不免感慨,啧啧,瞧瞧人家,多么高雅,多么随合,听说攒的银钱堆成山,一点也不显摆。不像有的人,一有点钱就不知天高地厚,认不得父母和祖先。

最后,思远随一大群干部,村里的父老乡亲来到何家宅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