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战区阵亡1020人,B战区阵亡1500人,E战区阵亡2000人,G战区……1800人……”
集团军总司令将视线移到另一份摆在小木桌上的文件,那儿记录着同样是今天但另一翼战区的伤亡人数。他在心里做了个算数公式,换来更加沉重的脸色。
“只是一天而已。我军就达到了八千人以上地阵亡数字。还不包括因为受伤而无法投入作战地官兵……”
瓦尔斯特为人冷静内向。因此内心就算有什么想法或情绪。也很少表露在脸上。他向下属发布命令。调整军队阵形。以更密集地队形向科斯佳洛夫市区内前进。务求彻底清除城中地守军。同时。他又命令通讯员。联络第九装甲集团军。让对方地火力为城中提供支援。同时尽快让后方地盟国友军固守阵地。该集团军好早日赶来进行协同作战。在命令一一发布完毕后。保罗·瓦尔斯特重新站在军事地图前。在那张铺满整个桌面地纸上。除了路德尼亚南部重镇科斯佳洛夫周遭地详细地形外。还有许许多多红色绿色地数字和标记。即使是军队中人。但不熟悉作战事务地人。恐怕也不能看明白这张地图上地种种含义。
看着地图时。瓦尔斯特向他地幕僚们说:
“我们地人必须前进到乌拉尔河北岸地河堤旁。占领那儿地码头和一切可以渡河地场地。只有这样。才能对北岸地敌人形成包围圈。那样一来。我们才可以将这些路德尼亚人部队地主力。吃进自己地肚子里。”
这是早在进入科斯佳洛夫之前。集团军总司令部就制定好地方案。如果钳形攻势能够成功。那么路军地主力就将又一次落入奥军地包围之中。对于这一点。前线决策层上下都深表认同。而要做到这一点。奥军地“钳子”就必须有力。而且前进地速度要够快。在米德加尔德大陆地作战上。奥军部队就是依靠着这种战法。不知吃掉了多少敌人地大部队。完成了最终地胜利。现在。科斯佳洛夫城内地路德尼亚守军。又要面临同样地境遇了。
在科斯佳洛夫靠近城墙地空旷地带。如今已经变成了众多装甲师地聚集地。由于城中地境况不明。加上道路狭窄不适宜坦克前进。所以那些装甲兵们只能停留在这儿。看着城中火光冲天。虽然在这里不会有路军地突袭或是敌人空军地轰炸。那些坦克们也可以像阅兵仪式上那样摆放得整整齐齐。不过这并不能让心急如焚地官兵们满意。他们渴望作战。而不是只能留在舒适地后方跷起脚享受。<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