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智谋全解>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2 / 2)

高精端的武器最怕出现的是小毛病,被人以次充好地利用,就足以毁掉全部的部署和工作。

[商战使用范例]

傻瓜相机畅销世界

在商业社会中,偷梁换柱的计谋也被广泛地利用,有的经营者在销售商品吧假充真,以次充好,谋取不义之财,这种偷梁换柱的手法只能骗过一时,顾客慢慢地就会敬而远之,最后倒霉的还是经营者自己。而聪明的经营者,在商战中采取了正确的偷梁换柱之计,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新材料、新能源,来代替旧产品,旧材料,旧能源。这种偷梁换柱的做法为他们赢得了大量顾客,获得了巨额的利润。

上个世纪,日本柯尼卡照相机公司的新产品C—35AF型自动调距照相机,一推向市场就引起轰动。

它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功,就在于该公司开发新产品时应用了“偷梁换柱”!

公司深入了解市场,把握了“梁”、“柱”的根本所在,提出了三个问题:一、为什么有人不愿意购买SLR型照相机。

二、人们对市场上的照相机有何意见。

三、人们在使用照样机时最容易出哪此手病?

经过研究与分析,他们得出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当时销售的SLR型照相机(单镜头反射式),只适用于职业照相者,不过这个市场已经饱和。

一般顾客抱怨市场上的照相机操作复杂,不易操作和掌控。

来自洗印室的信息表明,绝大部分人照相是为了留影纪念,其中一半以上是在室内拍摄的,常常出现景象不清的问题。

调查的初步结论是,消费者需要一种打操作方便、效果好的新型照相机。

“操作”、“效果”实际上就是照相机的“梁”、“柱”。认准了“梁”、“柱”所在,公司马上投入经费,开始了全面的研究与改造。

不久,柯尼卡照相机公司推出了一种新型照相机,这就是人们常称的“傻瓜照相机”,它具有轻便、有自动调整距离,机内闪光灯、易操作、效果好的特点。

柯尼卡照相机公司给原来的SLR型照相机来了一个“偷梁换柱”,使新产品问世后不久便畅销于海内外,给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处世使用范例]

孟尝君过关

齐国孟尝君遭秦软禁,为脱樊笼,先由一门客偷出已献给秦王之狐白裘,拿来贿赂秦王宠爱的燕姬,燕姬用甜言蜜语说服了秦王同意将孟尝君放回齐国。孟尝群得到过关文书,急忙奔赴函谷关。为防止秦王派人追赶和守关人的刁难,他除隐姓改名商外,还让一个有造假和挖补技能的门客,巧妙地在过关文书上“做了手脚”,才平安无事地免去了函谷关的麻烦。但到关时正值午夜,而大门要鸡叫时才开。孟尝君怕秦兵追来,十分焦急,多亏他的另一门客会学公鸡叫,他一“叫”,群鸡皆鸣。于是关吏验证、开关,孟尝君一行便远驰而去。等到秦王醒悟派兵追来,为时已晚,孟尝君等已经杳如黄鹤。这过关的一系列办法,就是用的“偷梁换柱”之计。

魏复为民除害

隋朝有个知县也曾妙用此计为民除害,扶正祛邪。当时,泉县的大恶霸冯弧,倚仗姐夫是吏部侍郎,无恶不作,到处残害百姓。一次,他输了棋,一怒之下,竟用砖砸死对方。此案告到县里,知县魏复写了判处冯弧死刑的案卷,呈报到京城。吏部侍郎接过此案,批道:“此案不实,请魏县主另议。”将案卷退回,并暗中给魏复写信,说冯弧是他小舅子,让他从轻处理,并承诺将来保举魏复当大官。魏复十分愤怒,再次呈报案卷,仍被退回。他心生一计,在案卷上写:“杀了犯马瓜,无故杀人,欲予斩首示众,特报请审批。”第三次送京。吏部侍郎见后,没细看卷内容,就挥笔批了“同意处斩”。批文到县后,魏便在“马”字旁加了两点,“瓜”字旁加了个“弓”字,就成“杀人犯冯弧”,急令衙役将冯弧就地处斩。等到吏部侍郎知道情况时,明知“上当”,但有口难言,已经无可奈何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