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开局北美1400年:正在建国> 【322】长远考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22】长远考虑(2 / 2)

从旁人不知的航路派兵,大可出其不意。

当然,就现在的大明而言,全然没有殖民开拓的思想。

是否能发生改变,还需看均衡的蝴蝶翅膀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而在这几天里。

周黎安对巨港关注始终不断,所锁定的目标,自然是宋非寅。

路上,库克莫一边修习法则,也发出询问:“少爷,为什么您不降临,向那巨港赐下教化呢?就算他们为罪人,也能以神罚洗礼净化!”

没等周黎安回答,雪女就道:“世人皆有罪,而均衡仁慈,予以救赎之机!”

“就如你谷地城邦联盟,吾主曾降临多次,予以警告,可你等还是迷失于罪恶当中,转眼不见均衡。”

“那宋非寅就是一颗火种,就如奎兹提特科一般……嗯,若他能经历磨难,便令均衡在旧土照亮漆黑。”

雪女点到即止,终是没有说出“传火者”之名。

库克莫是知道传火者的,但不知传火者真正的意义。

而事实上,雪女只说对了一半,宋非寅是火种没错。

但南洋与美洲不同。

文明层级高,接受适应性强,且天然有神佛亲和属性。

若是人前显圣,很快能收归均衡。

可如果这么做,就等同于与大明直接宣战;

很简单一个道理——

在三佛齐这些华人眼中;

神明已至,大明还不臣服,吾主威严何在?

然后,就是以三佛齐为南洋根基,北上讨伐大明。

是。

周黎安可以予以“造物赐福”的提供支持,极大程度提升硬实力,打造出一支“暴打原始人”的超级军团。

可然后呢?

好一点的结果是朱棣投降,宣誓效忠均衡;

最糟糕就是一路横推,民不聊生,最终还是以均衡胜利告终。

可无论好坏二者,都有一个关键问题在。

如何让这个人口近7000万人的世界第一巨国,完美运行?

从均衡外调法则修士?

拜托,法则修士还是死读书,对运营事务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要说直接从大明朝廷选拔贤能,可政令的推广普及是需要大量时间的。

均衡百万人口,可以全面普及教育,再由这百万人扶持谷地数百万人,完成高效的‘均衡转化’。

可大明7000万人怎么搞?

且地形复杂,交通不便。

小冰河时期正在临近。

神农稻种可不是万能的,寒潮到来,苗种该死绝还是得死绝。

美洲再难,人口体量小,周黎安怎么都能以现世资源完成扶持。

大明呢?

一旦灾年到来,所为世上唯一真神为什么不拯救百姓,而让饿殍遍野?

周黎安没有那个体量应对如此情况。

最终,神格崩塌。

所以,再没有完全接纳能力前,入手大明反而是一个烂摊子。

倒不如丢给老朱家自己玩。

如遇灾年,神明必有赐福,狠刷一波存在感,均衡也就自然而然潜移默化融入人心。

因此,才有了宋非寅“遮蔽天机”之考验。

换言之。

宋非寅又是周黎安将要打造的均衡种子。

如今他已被孤立,声名狼藉,就连施二姐都不再信他,宋家摇摇欲坠。

当他看尽人间冷暖,跌入最深的谷地……

均衡的光芒将无比炙热耀眼。

更树立一个榜样。

使得香火广聚。

周黎安有时间加速,又有历史长河的真实之眼,何必急于一时成败,理应谋划长远未来。

5月31日。

均衡圣器没有再南下澳洲,而是北上,直往吕宋,完成南洋地区最后的系统地图探索。

6月2日。

从吕宋起飞,横跨东沙群岛。

因只有不到两小时飞行旅程,雪女也停课歇息一天,坐于驾驶舱满含期待——

“公子,广州城是否要比巨港更加繁荣?”

“我等走遍爪哇、满者伯夷和吕宋,各城皆不如巨港。”

开玩笑,当下正是三佛齐巨港最强盛时期。

巨港宣慰司不是说着玩的,这可是能支撑郑和两万多军民、数百舰船补给的超级海外基地。

也正因后来下西洋禁止,巨港迅速衰退。

被满者伯夷所灭。

而原本史实——

那施二姐夫妇在施进卿后继位,施济孙还前往大明求取正名;

然而大明一道圣旨落下,承认了施二姐女王身份。

不过现在,施二姐摇摇欲坠,被周黎安坑惨了。

当然,是福是祸,还要看她丈夫宋非寅的造化。

若得仙缘,别说三佛齐一地,整个苏门答腊至马六甲,都可归他们所有,为均衡的白手套。

至于说如今“广州”是否比巨港繁荣……

还真说不好。

自朱元璋起,行禁海令,禁止官民私通海外商货;

而朱棣同样也行“禁海”,只不过不同的是组建了郑和舰队这只官方商贸团,在海外大肆敛财。

因此,少了海上贸易支撑,广州到底能不能比过巨港的不夜城,真不好说。

当然,海上私自贸易必定猖獗。

因这已是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前三次俱皆收获颇丰,于世震惊。

南方沿海一线的世家巨族,怎能忍受庞大利益而不为所动呢?

周黎安此行只会在广州停留一日。

而后直往泉州港,等待大明舰队归来。

至于泉州对岸的宝岛就不用去了,如今还是蛮夷之地,也无开发必要。

除非大明有意开海,并组建更多舰船行西洋贸易,可在此铸港开海,成为贸易中转站。

后话暂且不提。

周黎安此行是为巡视人间,掌握大明第一手情报,顺带享受一番古代出游之乐。

而后,才是推动朱棣开启第三次北伐。

如今已是永乐十三年,二次北伐告一段落,以大明“惨胜”告终。

号称50万大军北伐,最终只在“忽兰忽失温之战”杀数千人,生擒数十人。

最可笑的是,战后向阿鲁台宣谕捷报,意思是这战我打赢了,你打不过我,到此结束吧。

而并非阿鲁台自己认败。

朱棣当然很憋屈。

可二次北伐劳民伤财,无论民间、朝堂都有怨声四起,唯有以一场“胜利”宣告这次战争的结束。

周黎安的目的很明确……

尽早解决大明内陆之患,朱棣才有心思跟着载入世界副本。

在三佛齐巨港不能神降,是怕引战;

可在大明与蒙古部族战场以神罚降临,意义就不同——

我可没有攻打你,而是帮你灭除了仇敌。

此为恩典;

是世上唯一真神,对人间最强帝王的怜悯与赏赐!!

(本章完)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开局北美1400年:正在建国更新,【322】长远考虑免费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