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解码三国英雄> 第45章 阿斗真的扶不起来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章 阿斗真的扶不起来吗?(1 / 2)

解码三国英雄 不言语 更新时间 2022-05-09

 第一章、阿斗真的扶不起来吗?

我们有一句口头禅,叫做扶不起来的阿斗。我要反问大家,阿斗真的扶不起来吗?对此,大家可能一时还无法回答。现在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为了使大家有印象,看起来有条理,我准备从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谁扶了阿斗?

二、阿斗真的扶不起来吗?

三、阿斗不与命争。

一、谁扶了阿斗。

我们开口闭口总是说扶不起来的阿斗,大家想想谁扶了阿斗?我认为对阿斗有扶持义务与责任的人有三个,一是父亲刘备,二是太傅许靖,三是相父诸葛亮。但是我们想想这三个人尽到了义务与责任吗?

第一、我们经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阿斗的父亲刘备尽到了这个职责吗?刘备扶持过阿斗吗?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不用脑子想就可以回答,刘备没有尽到父亲的义务与职责,刘备没有扶持过阿斗。因为,其父亲刘备为了匡扶汉室,长时间在马背上奔波,在战争中挣扎,刘备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更没有心思来扶持阿斗,所以说,刘备对于阿斗没有尽到父亲的义务与职责,谈不上对阿斗有什么扶持。

第二、太傅,本来就是皇帝的老师,对辅导、扶持太子有直接的义务与职责。作为阿斗的太傅许靖履行了这个义务与职责吗?据《三国志.许靖传》记载:刘备为汉中王后,任许靖为太傅。可是从蜀国的各种历史文献看,我们找不到太傅许靖辅导与扶持阿斗的文字记载。可见许靖也没有尽到太傅的义务与职责。

第三、相父孔明。刘备在永安托孤时就明确交代,要他的几个儿子对孔明要以父亲相称,后主刘禅当时不在场,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如此就是相父。相父孔明无疑是个管闲事的人,他对于阿斗不但没有履行刘备托孤的职责,没有履行相父应尽的义务与职责,反而是派董允来到宫中,来到阿斗身边,将阿斗看管起来了,使阿斗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有所为是让阿斗整天在宫中消遣,有所不为是不让阿斗染指国计民生等大小事情。《三国志.董允传》可以证明:“献纳之任,允皆专之矣。”“允处事为防止,甚尽匡救之理。”这表面看,董允很尽责,而实际上是尽责过了头,“献纳之任,允皆专之矣,”就是说进献、采纳意见都是董允一个人说了算。董允再优秀也有犯浑的时候,况且古人有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现在董允搞的是一言堂,这能说没有害吗?这能叫辅佐吗?不如说是限制好了。

再看诸葛亮,我们在前一讲讲了,诸葛亮在辅佐阿斗的十一年时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战场上,根本没有时间呆在宫里或府中,连他的府中都是诸于长史之类的人替他管事。

综上所述,我们经常说,扶不起来的阿斗,其实,这是一句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瞎话,因为没有人诚心诚意地扶持过阿斗。

二、阿斗真的扶不起来吗?

我们前面讲过,没有人诚心诚意扶持过阿斗,所以我们今天人云亦云,说阿斗扶不起来,这是不符合事实真相的。阿斗到底能不能扶起来?我说,能。其理由有四点。

第一、阿斗是一个明智的人。

阿斗曾经对诸葛亮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三国志.后主传》裴松之注《魏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一切规矩都由诸葛亮定,但是,祭祀,这样有关国家的大典活动则由我主持。

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呢?就是告诉天下,国家怎么治理,是你诸葛亮的事,也就是说,诸葛亮怎么治理国家我不会关心,但是,国家是我的,这个根本问题你们得记住。

为什么说这样一句话就表明阿斗是一个明智的人呢?这句话只要仔细去读,它透视了很多明确的信息。

其一,阿斗了解诸葛亮,知道诸葛亮的强势,也了解诸葛亮的实力。凭阿斗自己的现状,他深知自己是无法阻止诸葛亮要干什么的,与其这样,还不如由着诸葛亮的性子,他愿意怎么折腾就让他怎么折腾。这是阿斗“知人”。老子说:“知人曰智。”

其二,阿斗也“知己”。明确自己不如诸葛亮,让诸葛亮放手干、放心干,肯定比自己干得好。这是老子说的:“知己曰明。”

其三,阿斗有底线。不管他诸葛亮怎么干,权力有多大,也只能在治理国家这个范围内活动,这就是“政由葛氏”的“政”。国家的所有权是我的,这就是“祭则寡人”的“祭”。一切代表国家主权有关的活动由我主持,这就是“祭”。

其四,既有放权,又有警告。放权放得开,“政由葛氏”,在治理国家这个问题上,你诸葛亮喜欢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警告也有威严,“祭则寡人”,有关涉及国家主权的大事你诸葛亮不要瞎操心,那是我才能定的。

其五,这句“政由葛氏,祭则寡人”的话看起来只有八个字,但就是这八个字昭示天下,阿斗与诸葛亮职责分明,权力清楚,底线明确,操作方便。也可以说,这八个字体现了阿斗治理蜀汉的方针大计。

当然,这八个字还可以解读出很多的用意,那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事。就这么简单的八个字就明确界定了诸葛亮的权力界限,也便于天下人监督执行,你能说阿斗不是一个明智的人吗?再者老子说:“知人者智,知己者明。”一、二两点表现了阿斗既知人,也知己,,所以说阿斗是一个明智的人。

第二、阿斗是一个有主见的人。

很多事情证明阿斗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他的主见在诸葛亮去世后表现得尤为突出。下面举六件小事作说明。

其一,诸葛亮死后,阿斗不再设丞相。诸葛亮死前秘密推荐蒋琬担任丞相,阿斗虽然让蒋琬总统国事,但阿斗没有授予蒋琬丞相之职。只是个尚书令,对此,我们猜想,曹操丞相、诸葛亮丞相,这两位丞相的表现阿斗不会没有想法,只是藏在心里,不说而已。所以阿斗给了蒋琬总统国事的权力,但不给蒋琬丞相之职。其意是警告蒋琬遇事悠着点。

其二,在阿斗主政后,三大巨头实行交叉任职,这也能看出阿斗与众不同的心机。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姜维等三大巨头几乎垄断了蜀汉政权。这三位巨头阿斗明白这都是诸葛亮心中的贤明之士、亲信,阿斗没有冷落他们,相反还是一如既往地让这三位大人执掌大权。只不过阿斗对此三人实行轮岗、交叉任职。在我看来,阿斗的这一手,不仅仅是职位的轮岗,更重要的是权力分散。说明白一点,就是不让权力过度的、长期的集中在某人手中,以致尾大不掉。而职务的轮岗既有利于权力的监督,又有利于掌控。后来蒋琬去世后,阿斗对付费祎与姜维也是用的这一手,不费力气的控制了朝廷大权。

其三,两次制止蒋琬的擅自行动。

第一次是延熙元年诏琬曰:“寇难未弭,曹叡骄凶,辽东三郡苦其暴虐,遂相纠结,与之离隔。叡大兴众役,还相攻伐。曩秦之亡,胜、广首难,今有此变,斯乃天时。君其治严,总帅诸军屯住汉中,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三国志.蒋琬传》这段话有三点非常明确,第一点,这是伐魏,消灭曹睿的极好机会。(“今有此变,斯乃天时。”)第二点,让蒋琬抓住这一极好机会认真做准备。(君其治严,总帅诸军屯驻汉中。)第三点,不要轻举妄动。(须吴举动,东西犄角,以乘其衅。)这三点互为关联。先是说机会来了,接着说抓紧准备,结论是不要乱动。前面两点是告诉蒋琬,这是谁都能看得出来的好机会,表示阿斗与蒋琬的认识一致,而第二点抓紧准备既是对蒋琬的做法表示肯定与赞赏,也表示了阿斗的想法,应该加紧准备。这前面两点阿斗说话注意到了有理,有利。有理是说话在理,认同蒋琬的看法。有利是便于发挥蒋琬的积极性,让蒋琬抓住有利时机努力工作。但是所有的话都在第三点上,不要乱动,这实际上控制了蒋琬的行动。这是有节,这有节是在前面两点的铺垫后作出的指令,没有让蒋琬不动,只是不要乱动,要伺机而动,其结果是永远都没有动,自然而然地达到了阿斗不让蒋琬动的目的。

第二次是蒋琬总结诸葛亮六出祁山无果而终的教训是道路艰险,运输困难,想改由陆路进攻为水路进攻。由汉、沔水流东下,以为这样可以解决运输困难的问题。对此,很多人提出了质疑,如果失败,返回来时逆流而上,那麻烦就更大了。鉴如此,阿斗派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制止了姜维的冒险。以上内容都记在《三国志.姜维传》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