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玄幻魔法>红警军团在废土> 第二百九十五章 复制中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五章 复制中心(1 / 2)

红警军团在废土 卖糖术士 更新时间 2022-05-07

 别的先不谈,沈林在大漠深处额外新建一座核弹发射井,核弹发射井是可以无限次使用的,但每周只能发射一枚核弹,游戏中为了平衡对超级武器进行限制,所有超级武器只能建造一个,现实中可没这说法,两座核弹发射井,沈林每周可以发射两枚核弹,大多数情况下两座核弹发射井肯定是够用的。

然后则是沈林最重视的复制中心,复制中心越早建造收益越高,建成复制中心后,沈林以后建造战士花一百金可以得到两名动员兵,等于所有兵种建造价格减半,沈林之前就想过屯一笔钱先把复制中心建起来,可六百万金的价格实在太贵,太拖节奏。现在不用纠结了,大笔资金入账,沈林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每解锁全新的超级武器都需要升级一次作战实验室,每次升级价格翻倍,作战实验室的初始价格只有两万,升级过两次,这是第三次升级,需要花费十六万金。手握巨款沈林的根本不考虑,直接选择升级,然后额外加建发电站和核子反应炉,复制中心在梁市的军营内拔地而起。 新建的战士都会从兵营中走出来,复制中心建造在兵营内不会引起怀疑。

杀伤性超级武器可以额外建造多个,但生产类的比如天气控制仪,间谍卫星包括新建的复制中心都不能额外建造,要不然沈林二话不说先建三个复制中心,以后花一百金就能建造出四个红警战士那沈林就啥也不用干了,躲在家里慢慢攒个半年钱然后全部建造动员兵,靠海量军队就可以推平联邦了。

复制中心还有一个隐藏好处是可以储存DNA,如果沈林不幸阵亡,还可以通过复制中心留存的DNA重生。

沈林毫不犹豫先录入自己的DNA,沈林是红警军团的唯一主宰,如果沈林遇到意外死亡,军团当场就会瓦解,现在有复制中心兜底,沈林是真的随便浪都死不掉了。

沈林DNA绑定复制中心可以实时交互数据,哪怕沈林死了也会无缝重生,拥有死亡前的全部心思,但其他录入DNA的人就不行了,在录入DNA的那一刻就等于存了个档,如果发生意外死亡重生的时候,不用拥有存档后的记忆,只会保留存档时的状态。

复制中心新建成,初始形态下只能录入一人DNA,沈林选择了他自己,等以后开放更多的名额沈林会考虑把他的家人,爱人的DNA录入进去,以防万一。

价格六百万的复制中心都建了,只需要一百万的纳米虫巢沈林也不会把它遗漏,虽然暂时还派不上用场,一旦它派上用场的到时候,可能会为沈林保护下价值几百万的财富。

至此,列表中所有超级武器都已经建成。

当前的世界力量体系五为极数,沈林猜测一定会有第五阶超级武器,需要军衔进阶司令才能解锁。

所有超级武器建成,沈林还剩下七百万金,依然是巨额财富,钱花掉才是钱,不花只是一串冰冷的数字,沈林决定将金钱转化为战斗力。

“先建造三支航母舰群。”沈林手指在系统操控面板上快速点着,沈林对海洋已经有了企图和野望,他需要一直无敌于天下的海军舰队彻底占领海洋霸权,一艘航母价值十万金,再加上驱逐舰,巡洋舰,护卫舰,以及填充航母上的战斗机,一支航母舰群就要消耗掉百万金,要不是沈林获得一笔意外之财还真搞不起。

海豹突击队,海啸坦克,两栖运输艇,海豚,巨型乌贼等等单位沈林都疯狂建造,除了海豹突击队能享受到复制中心的双倍建造效果,其他单位都不行,如此一来就显得价格不菲的海豹突击队性价比极高,沈林建造四百名海豹突击队,只花了二十万金,超值。

海豹突击队不止在海里厉害,放到陆地上同样有超过最顶级特种兵的身手,是海军的王牌,就相当于陆军中的冰冻军团。

海军大扩军,陆军和空军沈林也得照顾着,坦克和战机几乎没怎么建造,沈林为了将复制中心的效果最大化,建造了两万动员兵,工程师,防暴步兵,火箭飞行兵,喷火兵,磁爆步兵以及狙击手,冰冻军团等兵种都是以千为单位建造,让本来罕见的稀有兵种变得常见,每支小队都有配备。

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把钱花完的沈林进入了贤者时间,大量的新兵从兵营中出现,然后立刻乘坐装甲车前往多兰国,零星状态下的战士沈林不会直接把他们调到正面战场上来,都需要杀戮丧尸提升星级,成为三星老兵就正式并入主力军团。

一番大扩军之后,沈林现在拥有的作战单位数量超过了二十万,距离进阶司令所需的三十万差得也不远了。

沈林这边大举进军的动作逃不过袁晋的眼睛,双方多次交易,地盘上都有彼此的眼线,沈林也没想过瞒着谁,而且动作太大也瞒不住,袁晋已经得知沈林朝着河间省用兵,企图吞并河间省。

联邦地图上涂抹着各种色彩,每个色块代表着一位强者所占领的土地,其中西北方沈林占据的地盘用紫色涂抹,在联邦地图上不算最大的,叶凡,星灵,还有数位雄踞一方的霸主地盘都比沈林大,但如果算上别国的地盘,没人比沈林更大,整个多兰国都被沈林所吞并,别人不知道袁晋可知道,和腾龙联邦对峙百年的强邻已经被占领,沈林的扩张欲望无比强烈,时刻不停扩充领地,和小富即安始终在东北默默发育的叶凡形成鲜明对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