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清山变> 第40节实惠(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节实惠(3)(2 / 2)

清山变 嵩山坳 更新时间 2019-09-14

奕顾不得恶心,忙又问道,“皇上,您说日本人有两点强于英国,还有一点呢?”

“还有一点,更加讨厌,日本人是单一民族构成,民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非英国可比。而这种凝聚力与向心力,一旦集合起来,就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便如同如今吧,”他的脸色转为严肃,一字一句的说道,“不论是在朝鲜设立使领馆还是驻留琉球,都是在咸丰十七年明治维新之后数年间所取得的成效。不过三年时间,足迹就已经踏出日本列岛,若是再等上一二十年的话,又将如何?”

“皇上既然在于今之时,便洞悉其人势大,其国奸弊,何不早作图谋。不容其乘势而起?”

“哪有这么容易?日本人扩张的野心,绝对不会因为我大清料敌机先就有任何收敛。正好相反,日本人的性格有如海上最强烈的台风,一旦成型,就不可阻挡的要发作开来。强行要其收敛下去,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朕说,中日之间,早晚必有一场大战。一直打到其中一方亡了国,灭了种,才能作罢。”

文祥从刚才起,一直思索皇帝在谈判桌前所谈及的一切,这会儿心中略有所得,“奴才想,这就是皇上刚才所说,日本人的凝聚力及向心力所相加之下的作用了。”

“差不多吧。”皇帝说道,“更让朕觉得为难的是,日本人经过这样一次教训,只怕学得更加奋发有为,到时候,怕就难治了”他苦笑着摇摇头,引用三国中曹操的一句话,“卿不死,孤不得安啊”

奕等面色发白,皇帝语出不祥,不知是何用意?“皇上,那,关于日本人提出的开放各口,允许国人经商往来之事?”

“先拖着他们。到时候朕再给你旨意。”

奕点点头,不再多说,就准备安排仪架,送皇上还宫,一边的宝鋆忽然插上一句,“皇上,容奴才大胆问一声,明儿,皇上还来吗?”

日本人回到居住的管驿,用过茶水,围坐在三条实美的房中商讨下一步的对策,“……这个甘君,是什么人,有人知道吗?”

此行之前,日本人已经将能够搜罗到的清朝京官的资料尽数找到,从军机处以下,内阁、御前、王公大臣,甚至从咸丰九年之后所有科考所取的举子的资料巨细无靡都罗列一空,而将要和他们打交道的总署衙门上下官员,更是作为重点对象,只是不知道,这个凭空而出的甘子义,是个什么来头?

负责情治之事的是井上馨和山县有朋两个,闻言立刻起身,双手按在大腿外侧,身体呈九十度鞠躬,“这都是我们的工作不力,有所失职之处,请大人原谅”

这种姿态的鞠躬,已经是最高程度的道歉方式,但此时此刻说来,却没有半点作用。三条实美毫不为之所动的翻了翻眼睛,“副岛君,你有什么意见?”

“这样一个受中国皇帝重用,负责对日关系的重臣,不应该没有他的资料啊?”副岛种臣带着无比疑惑的神情,“而且,从他的话语中可以听得出来,于我方这一次出使到中国的成员都是很熟悉的样子。以井上君和山县君所能得到的情治来看,中国在很长的时间内,并没有专司对日本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所以我以为,这个人一定是在日本有过一定时间的生活经历。中国皇帝突然降旨,要求我们使用中文进行交流,也是为了掩盖这个人可能听得懂日文,而进行的欲盖弥彰的举措。”

副岛种臣的话合情合理,一时间得到所有人的赞赏,但仅只如此,还是不够,毕竟,这个甘子义的出身来历,非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官员不能熟知,而且,还非得是可以接近皇帝的近臣,不能给出完全的回答。在朝臣中疏爬一番,也只有肃顺能够合乎条件了。

日本人于肃顺并不陌生,他是皇帝登基之后不久,由九门提督左翼长的位子上提拔起来的,二十年来几乎从来不离御前,宠信之隆,也唯有曾国藩等极有限的数人可比。想来要从曾国藩那里打探,难度太大,而且还会有打草惊蛇之虞,当以肃顺为最佳。

于是,由副岛种臣带领井上馨,换上一身装束,从行宫出去,径直到肃顺府上,投谒拜见。肃顺听过皇帝的话,心中暗自打鼓,日本人会不会那么听话,就主动到自己府上,来给自己送钱来?退值回家不久,有下人拿着名刺到堂上来,“老爷,外面来了几个人,要见老爷。”

“是谁啊?”

“不认识。这是他们的名刺。”

肃顺接过来看看:再晚愚生副岛种臣,井上馨拜肃大人雨亭大人门下。一笔颜字写得点画波磔气势精神,显见是下过很多年的功夫的。于是肃顺知道,戏肉来了。“叫他们进来吧。”

下人领着几个人穿过走廊,缓步向正堂走去,肃府所在,已经不是当年京中的劈柴胡同。咸丰八年一场变故,劈柴胡同的旧宅给朝廷抄了家,等肃顺从山西任上回京,皇帝另外在京北赏了他这处宅子,距离翁府不远,不过略有不同的是,院中有一弯从玉泉山引来的池水,绕堂而过,增添了几分气韵。

副岛种臣和井上馨都是日本政府的重臣,这一次随团出使,办差之外,更有探听和观望的作用在内。尤其是副岛种臣,他是日本第一流的人才,自问早已经做到不为外物所动心,但看到肃顺府中一片景致,还是不得不赞叹,不到中华大国,不知富贵二字

一路走来,青葱满地,阆苑道路两边种植的冬青、寒梅,甚至还有百十支在风中摇曳的孤竹——这种东西不是应该只生长在南国的吗?怎么北移了?能不能种得活啊?

一边打量着,一边跟着肃府的下人穿廊过洞,很快的,眼前转过一个弯,就是正厅所在了,副岛种臣和井上馨两个走进堂上,肃顺已经起身相迎,二人先一步拜了下去,虽然是日本人,但行动趋走之间,很是像模像样,“再晚,拜见老大人。”

“这样的称呼可不敢当,请起来,请起来。”肃顺让二人起身,彼此各自归座,又命下人献茶,这才认真端详,两个人的身材都并不很高,身上穿着西装,手中拿着礼帽,神情中一片文静端庄,“阁下是?”

“晚生副岛种臣,这位是晚生的同伴,名唤井上馨。”

肃顺点点头,“二位从日本远路而来,登门是客。但请恕老夫冒昧,这晚生二字,从何而起?”

“不瞒大人,我等身是东洋之人,但久慕中华文化,这一次随使团进京,也是为求能够亲近中华人物。而若说到如今大清第一值得仰望之人,就非老大人莫属。故而不揣冒昧,登门拜访,请老大人莫怪。”。

更多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