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大水浒> 第三章 山东小孟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山东小孟尝(1 / 1)

大水浒 云从龙 更新时间 2022-04-29

 在宋朝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天灾人祸,将哪里哪里大旱,哪个地方有发洪水,哪个地方又有蝗灾。今年春秋,天上滴水未降,整个北方都大旱,麦子枯黄,田地干裂,河水干枯,百姓颗粒无收,一时之间流民四起,盗贼锋行,老百姓人心惶惶,朝廷终救济得钱粮迟迟未拨下。清河县也不例外,庄稼也是颗粒无收,每天都有大批的流民涌入清河县。

武植站在自家的门口,看着面黄肌瘦,受如柴的流民,不住地叹息。武植在后世也看过很多的资料,也了解当时宋朝的百姓是是什么样的情况,但是没想到事情的严重程度远远比那些资料中写的要多得多,这也让武植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当官儿都不作为的无能和朝廷的昏庸无道。武植让人将管家叫来,这管家也是清河县人,武老汉的一个远房亲戚,落地举子,在清河县当了一个教书的先生,名字叫王则忠,年纪也有五十多岁了,办事干练,将诺大的武家打理的井井有条,深得武植和武老汉的信任。

“少爷,置换在下前来有甚事?”管家王则忠问道。

武植平复了一下心情,转回身对管家说道:“王叔,家中还有多少钱粮?”

“这个,家中的钱两还有两万贯,至于说粮食嘛,有一千多石,这还是去年少爷您所要囤积粮草才有这么多,少爷你问这个做什么?”王管家说道。

“你让人去准备一下,城外见一个难民营还有一个粥棚,救济城中的难民。”武植吩咐道。

王管家听了武植的话吓了一跳,连忙说道:“少爷,这清河县的难民何其之多,一旦您开始救济难民,那四面八方的人听说就会都涌过来,到时您就是有再多的钱两那也是杯水车薪不够用阿。”

武植一听王管家的话说得有些道理,毕竟他一个人救济不了全天下的百姓,便问向王管家说道:“那王叔有什么好的办法没有?”

王管家笑了一下然后说道:“咱们不妨这样,从流民中选出精壮的汉子编入护院卫队,然后只施舍粥米钱粮衣物,不建难民营,让他们拿着粮食回各自的家里去等待官府的救济,这样一来就差不多了。”武植一听喜出望外,一个劲地拍手叫好,而后让王管家按照说得去办了。武植吩咐完这些有去告诉了父亲武老汉一声,最近武老汉的身体不太好,让大夫给开了几副药,这两天一直躺在床上休息静养,武植将救济灾民的事告诉了武老汉。“大郎阿,我的身体情况不太好,家里的事情就看着办吧,做什么点都支持你,再说了这救济灾民是功德无量的好事,你就去办吧。”武老汉躺在床上说道。“那行,那爹你安心静养,孩儿就出去了。”说完便离开了房间,轻轻的将房门关上,开了院子。武植来到城外武家招募护院的地方,见那个地方有一个简易的小棚子,棚子里放着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武家的几个人正在那里给招募的护院登记造册,棚子外排着长长的队伍,看样子约莫有好几百人,都是精壮的汉子,毕竟武家给的待遇又高,但凡有几手武艺的,谁不想来混口饭吃。武家的一个管事的看见武植走了过来连忙站起身来说道:“少爷,您来了,有甚吩咐?”这个管事的名叫杜差,会使两手枪棒,人又机灵,因为额头之上天生就有两个包,所以在江湖上有一个绰号,叫三头蛟杜差,武植让他负责招募护院的事。“招募的还顺利吗?有多少人了?”武植看了看点了点头然后问道。杜差说道:“已经一百二十多人了。”武植点了点头又问道:“有没有会两手武功的?”杜差说道:“少爷,还真有。其中有一个是我的朋友,名字叫朱大友,一双铁掌开山裂石,人送绰号开碑手。还有秃尾雕尤忠、万寿龟郑奎、千福蛇钱九、妙笔书生白晓生。”这些名字虽然武植在水浒传中都没听说过,但是大宋朝掿大的武林也不可能只有那一百来号人,想到这武植也就释然了,然后点了点头说道:“那行,那你们六个就是护院卫队的队长,卫队招三百人,你们每个人各带五十人。”“是。”杜差应道。见这头没什么时后,武植变到粥棚那去了,粥棚那在中午就已经开始布施米粥了,武家的粥棚盖起来后,便开始布施米粥,那些难民们一传十十传百不一会的工夫便有好几百名流民到武家的粥棚来领米粥和一些生活用品,其中就包括钱粮、衣服和来年种地用的种子。感动的周围的老百姓一个个都竖起了大拇指夸武家大郎是个大善人那,也就是这时山东清河县小孟尝武大郎的名头传遍了整个大宋,就连周围的番邦之人也听说过小孟尝武植的名字,只要一提起清河县小孟尝武大郎没人不竖起大拇指说一个好字,江湖武林中的人自是不提个个都想见见这个义薄云天的清河县小孟尝武大郎武植。百姓就是这么的单纯,只要你对我好我就一万倍的报答你,正应了那句俗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杜差他们几个见自己的主子如此的义气,也都暗自里打定了主意要死心塌地的跟着武大郎闯出一番事业,而日后这六个人也都证明了今日的选择是对的。当武植刚一来到粥棚这,难民中有眼尖的人就认出了武植,忙叫了一声:“再来看那,小孟尝武大郎来了!”就这一句话使得难民之中人声鼎沸,各个都想看看这个让他们做梦都想见到的活菩萨小孟尝武植长得什么样。当他们看到这个青年就是武植的时候,一个个都激动地朝武植跪了下来,口里还说着活菩萨,天上星君下凡之类的话语。武植连忙上前将一位老大爷扶起,嘴里还说道:“乡亲们,快快请起,快快请起,我武植当不起这样的大礼呀,快快请起。”武植的眼角有些湿润了,这就是最可爱的人那,不管是在哪一个朝代,老百姓们只要有一个安稳的生活他们就很知足了,只要有人真正的想着他们对他们好,他们就会十倍百倍千倍的报答你,恨不得把心掏出来让你看看。恨就恨在在那帮贪官污吏说着人话不干人事,整日里鱼肉乡亲,剥削百姓,怪不得水浒中梁山上的好汉都是被逼上梁山,要不然好好的日子不过谁肯肯去当贼呢。好不容易让这些难民站了起来,武植朗声说道:“乡亲们,我无知当不起这个称号啊,乡亲们太抬举我武植了,我武植自认为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而且我做这些事情也不是让谁说一句我是大善人什么的话,只是凭着本心去做了。乡亲们拿完用品就快点回家吧,相信朝廷的救济很快就会拨下来的,到时候真应该感谢的那是朝廷,是皇上他老人家。”无知不说还好可是这一说又感动得那些老百姓们又呼啦的一下朝武植跪了下来,让武植有些不知所措,又劝了半天乡亲们才再一次地站了起来,排着队领救济品去了。武植来到管家王则忠的旁边问道:“东西都够吗?”王管家答道:“我们准备的东西还可以支撑七天,七天过后就没有东西了。”“七天?嗯,七天也差不多了,这样,为了以防万一你再派人去购买一些粮草衣物什么的。”武植说道。“好,这就让人筹备粮草衣物去。”王管家说道。吩咐完了王管家,武植又走到难民中去,问问他们还缺什么,还需要什么帮助,反正都帮他们了,何不就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天呢。百姓们一个个对武植那可以说是感恩戴德,能跟武植说上话那好像是今天能跟国家主席说说话的心情是一样的,跟武植说话的那个激动劲儿就别提了。这时从人群中出来两个人相武植走来,一男一女,男的约莫二十一二岁,而那个女的看上去有四五十岁,显然是一对母子,那老妇人黑瘦黑瘦的,花白的头发,走路都不稳让旁边的青年搀扶着,手中还住著一个树棍儿,身上的衣服破旧不堪,衣服上都是补丁;而搀着老妇人的那个青年,长得四方大脸,高鼻梁,鼻子下面一个海口,相貌憨厚,一双招风大耳,双眼炯炯有神,仿佛能从眼中射出一道金光一样,太阳穴鼓鼓着,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此人是练家子,而且武功不凡,在看他身高有一丈挂零,光着膀子,肌肉迸起,让人看了不觉心中赞叹一声,好个汉子。这母子二人走到武植身前不由分说库哃一下就朝武植跪下了,弄得武植一愣,而后连忙将老妇人搀起,便问道:“老人家,有甚事?慢慢地说来,不要弄不弄的就下跪,我武植可当不起呀。”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