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605 章(1 / 2)

我是女炮灰[快穿] 二月落雪 更新时间 2022-04-25

 北边守住了, 皇帝一时半会,便不可能驾崩,那他们先前的放肆, 绝对会被皇帝记在心上。</p>

虽然说由于朝堂上有三股势力,以至于皇帝势弱, 可是也只能让他们稍微嚣张一些, 至于说完全无视皇帝, 或者干掉皇帝,那绝对是不可能的。</p>

以后,他们可怎么办?</p>

不知刑部尚书是有这样的担忧,王丞相等亦然。</p>

当日早朝结束, 北边被守住了,萧将军以少胜多击杀超过十万北戎士兵的消息传遍了京城。</p>

京城中惶惶不可终日的老百姓俱都欢欣鼓舞,喜极而泣。</p>

碰上将军府出门买菜的采买,很多商贩直接降价, 更有许多纷纷表示不要钱愿意送给将军府的, 将军府的采买激动万分, 但还是坚决给钱。</p>

而王丞相、许尚书等暗中安排儿子带着家眷南下的消息, 也传遍了整个京城。</p>

一时间,那些目下无尘的官员以及书生, 纷纷写诗斥责和嘲讽这种行为。</p>

许尚书坐着软轿出门, 听到街边有几个小童用稚嫩的声音在吟唱:“满朝肱骨,两度南逃,若问气节都几许,满途荆钗……”顿时脸上发烧。</p>

随后外头传来轿夫厉声呵斥的声音, 那些小童再唱了什么, 他便听不见了。</p>

许尚书再也没有心情出门了, 当即命令轿夫回去。</p>

回到书房中,许尚书面沉似水。</p>

第一次南逃就够难看了,他还来了第二次,虽然这第二次他本人没走,可家眷走了啊,就像那些小童唱的那样,满路都是京城高官家的女眷。</p>

后世历史提到这个,他还有何面目立足?</p>

再想到自己的兄弟儿子,已经绝了仕途,许尚书的心情又差了几分。</p>

他站起身,在书房中走来走去,咬牙切齿道:“萧遥那个死丫头。”</p>

一切都好好的,都怪萧遥那个死丫头。</p>

刑部尚书也听到书生嘲讽的大作了,打从街头上走过,更是听到小童的吟唱。</p>

他的心情比许尚书更恶劣,因为不仅名声坏了,自己孙子还落在了北戎大军的手中。</p>

他以为这已经是最糟糕的局面了,可是第二日早朝即将结束,皇帝看完北边的急报之后,他直接被打入地狱。</p>

他的孙子,以及五皇子并京中的一些纨绔,被碧眼郎君俘虏之后,居然大声要求小城开城门投降!</p>

刑部尚书听皇帝读完这份急报,膝盖一软,瞬间跪在了地上。</p>

皇帝高坐在龙椅上,完全顾不上因百官的臣服而高兴,他心中只有愤怒,因此愤怒地将急报扔到地上:“好一个开城门,好得很啊!”</p>

相关官员全都跪在地上死命磕头,完全顾不上坑了自己的年轻后辈了。</p>

皇帝神看着死命磕头的百官,心情终于好了起来,他清气爽地发作一通之后,沉声道:</p>

“曹奔宣旨——今有方文书、杨方舟等在城门外大声劝降,动摇军心,造成恶劣的影响,究其根由,乃刑部尚书等养而不教之过,故相关涉事官员,全都官降一级,罚俸一年,以儆效尤!”</p>

刑部尚书的一颗心,瞬间沉到了谷底,可是完全找不到话求情,只是不住地磕头:“谢皇上!”</p>

其余官员马上跟着拼命磕头。</p>

跟他们交恶的官员却觉得不够满意,纷纷站出来,要求处罚得更严厉一些。</p>

皇帝难得可以这样理直气壮地发作平时对自己喷口水的朝廷命官,自然也想处罚严重一些,可惜他自己的儿子也犯了事,他只能手下留情。</p>

不过,即使这样,也够痛快了。</p>

皇帝努力压下翘起来的嘴角,再次在心里感谢了一遍萧遥,才沉声道:</p>

“五皇子身为皇子,却做出此等行径,原该重罚,可由于他积累了不少军功,当中包括识破张余年通敌叛国此等大功劳,特许其将功抵过,罚俸三年。”</p>

没有人有异议,五皇子到底是皇帝的儿子,又立下大功,这个惩罚够了,毕竟其他官员才官降一级。</p>

当然,官拜尚书如刑部尚书,想到自己降了一级,比割肉还难受。</p>

要知道,刑部尚书乃正三品的大员啊,降一级,根本就是不同的世界不同的风景!</p>

未来要爬上来,还不知要多久,需要什么样的契机呢!</p>

这时礼部尚书出列:“皇上,说到动摇军心,王丞相与许尚书等以为京城会被北戎攻破,迫不及待送走其兄弟子侄并家眷,也有动摇军心之嫌,请皇上处罚。”</p>

五皇子和方文书等俘虏劝降一事,王丞相和许尚书运气好没有被牵连,也不用受罚,这可不行。</p>

不用许尚书和王丞相开口,两人派别的官员,便马上站出来反驳:“皇上昨日已经作出处罚,那便是永不录用无故离京的朝廷命官,若今日再罚,未免过于严苛。”</p>

勤国公上前道:“恰恰相反。方文书等犯错,有刑部尚书等养而不教之过,而王丞相和许尚书等,不仅养而不教,还亲自教他们南逃离开京城,罪状更重,故应该罚得更重一些。”</p>

皇帝虽然被几个派系的官员喷了好些年,可坐在龙椅多年,也有一些心腹的。</p>

此时,这些心腹便纷纷出列,附和勤国公和礼部尚书。</p>

刘御史则厉声道:“昨日老夫到街上走一遭,听到小童唱童谣,什么满朝肱骨,两度南逃,若问气节都几许,满途荆钗。王丞相和许尚书等临危送走家眷的行为,对天下百姓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恐怕需要数十年的教化才能弥补,故臣提议重罚。”</p>

站在朝堂上的文官,嘴皮子一个比一个利索,危言耸听起来,一个比一个厉害。</p>

王丞相和许尚书听着这些指责,心中恨极。</p>

这些老东西!</p>

若不是他们知道自己做了什么,而是只听这些老东西的话,只怕会以为自己犯下通敌叛国的大罪了!</p>

明明只是送走家眷,哪里有说得那么严重?</p>

皇帝刚罚了人,心情愉快,也有志于再接再厉,当下沉吟片刻,道:“众卿家言之有理,然丞相和许尚书为朝廷效力多年,夙兴夜寐,也不好罚得太重,便让他们赋闲半年,罚俸三年罢。”</p>

王丞相和许尚书大惊,异口同声道:“皇上——”</p>

他们身居要职,若在家待个半年,再回来,只怕天都要变了。</p>

这是万万不可的。</p>

两人马上看了一眼自己派别的官员。</p>

那些官员纷纷出列为王丞相和许尚书求情。</p>

刘御史和礼部尚书等也纷纷出列,舌战群儒,再加上另一个派别落井下石,最终,王丞相和许尚书还是无力回天。</p>

下朝之后,王丞相回到府上,砸碎了桌上的茶壶茶杯,阴鸷着脸不说话。</p>

过了许久他才站起来,走到窗前,喃喃道:“好一个萧将军,缺少粮草是么?老夫要让你一直缺!”</p>

说到这里,有心马上命人联系户部尚书,但想了想,还是忍住了,只是手书一封信,派人七拐八拐地送了过去。</p>

许尚书回去就病倒了,他寒门出身,官拜尚书后,一向爱惜自己的官声,在清流中名气很好。</p>

可是第一次南下加上第二次送家眷南下,他的名声,瞬间付诸流水了。</p>

之前死死压抑住,在朝堂上被罚,那一口气终于松了,人也倒下了。</p>

萧遥端着酒杯,笑着说道:“这次战胜北戎,是大家的功劳,来,一起干杯!”</p>

经过两天,派出去的小队将溃逃的北戎军队都围剿了一遍,目前在村落和乡镇里,再也找不到北戎了。</p>

按照人数统计,往北逃逸的北戎兵,最多不会超过一万。</p>

这是大兴朝跟北戎交战以来最大的胜利!</p>

黄副将人逢喜事精神爽,未饮先醉,端着酒杯笑道:“最大的功劳,自然是萧将军!喝完这一杯,我要敬萧将军一杯!”</p>

李公子、唐二公子等端着酒,也想去敬萧遥,可是由于职位低,老半天都还没轮到他们。</p>

这时许四公子将准备敬的酒一饮而尽,道:“萧将军有些醉了,我们便不要去敬酒了吧。”</p>

李公子点点头,有些可惜,可是想到萧遥的功夫是间接跟自己学的,又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窃喜感。</p>

唐二公子握着酒杯,道:“不如我们一起去给萧将军敬酒,我们干杯,让萧将军随意?”</p>

他觉得,不去敬萧遥一杯,心里会很遗憾的。</p>

李公子等听了,觉得这法子倒也可行,当即都点头同意。</p>

当那些将领终于跟萧遥敬完酒了,李公子、唐二公子和许四公子几个,连忙端着酒上前,站在萧遥跟前。</p>

李公子有些紧张,握着酒杯看向萧遥:“萧将军,感谢你让我们知道何为军人,何为人生价值,我们敬你一倍。”顿了顿,看着双颊泛红面如桃花的萧遥,一瞬间忘了自己想说什么。</p>

唐二公子见李公子没说话,忙道:“我们干杯,你随意。”</p>

萧遥听了,将酒杯伸出跟众人碰了一下杯,笑着说道:“原本,我以为你们都是锦绣膏粱之地养出来的富贵公子哥,不会打仗,只会拖后腿,不过,经此一役,你们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我的尊重。这一杯,同样敬你。”v5小说 &lt;a href=&quot;<a href="http://om&amp;lt;/p&amp;gt;&quot;" target="_blank">http://om&amp;lt;/p&amp;gt;&quot;</a> target=&quot;_blank&quot;&gt;om&amp;lt;/p&amp;gt;&lt;/a&gt;

说完,将杯中酒一饮而尽。&amp;lt;/p&amp;gt;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