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国家人物志> 18.徐光宪:中国的“稀土之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8.徐光宪:中国的“稀土之父”(1 / 2)

 徐光宪,1920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市。自幼勤奋好学,中学时曾获浙江省数理化竞赛优胜奖。由于家境清贫,1936年,初中毕业后便考入浙江大学附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7年转学浙江宁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9年毕业。

时值抗日战争,社会动荡不安。原拟赴昆明参加铁路修建的徐光宪,因路费被领班私吞,滞留在上海,为了生存只好当上了家庭教师。在困境中,徐光宪强烈的求知欲与日俱增。他省吃俭用,积攒学费,挤出时间,终于考入交通大学。他夜晚兼任家庭教师,日间上学,焚膏继晷,刻苦攻读,由于学习成绩优秀,1946年1月起被交通大学化学系聘为助教。

徐光宪为了继续深造,于1948年初赴美国留学,1月至6月就读于华盛顿大学化工系。1948年夏,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暑期试读班中,成绩名列榜首,被该校录取为研究生并被聘为助教,不仅免交学费,还被正式列入教员名录。当时能得到这一待遇的留学生是极少的。

徐光宪攻读量子化学,一年后即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理学硕士学位。由于成绩优异,1950年7月被选为美国Phi Lamda Upsilon荣誉化学会会员,荣获象征能打开科学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及荣誉会员证书。1951年3月完成博士论文《旋光的量子化学理

论》,并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并被选为美国Sigma Xi 荣誉科学会会员,再次获得金钥匙一把。他从入学到取得博士学位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这在当时美国第一流水平的哥伦比亚大学,是很不容易的。

在美国留学期间,徐光宪不但热衷于攀登科学高峰,刻苦攻读,潜心研究,也时刻不忘

祖国。他参加了进步学生组织“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并成为该会纽约分会的负责人之一。他还参加了唐敖庆等人发起的“新文化学会”和以唐敖庆为会长的“哥

伦比亚大学中国同学会”,后一组织和其他进步中国留美学生组织于1949年10月在纽约国际学生公寓举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大会,向联合国发了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