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重生三国之魏武大帝> 第二四十四章 传授太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四十四章 传授太极(1 / 2)

 第二天,晨曦微亮。

原来怡红院的庭院空地上已然是人来人往,忙活开了。

这里已经被曹操拿银钱盘下来,按照后世的高级俱乐部的方案,正在进行重新装修,按照不同邀请函的等级,设置了不同的包厢房间,亦分为英雄、名士、豪杰、才俊四等包厢。

“大哥,你这么早就把我们几个叫过来这风月之地,嘿嘿,是不是有点不妥啊。”郭嘉看着四周的莺莺燕燕正在卞氏的带领下,努力学习后世服务员的新型礼仪与待客之道,郭嘉整个儿人精神抖擞,这么多美人大清早看着多赏心悦目。

荀彧和戏志才也在一旁看得兴致盎然。

“我说你们三个,大清早的尽想些风月之事,二弟,你可不能被三弟四弟他们给带坏了。”曹操颇有些无语,自己准备马上赶回京城,还不是为了传授戏志才、郭嘉、荀彧他们锻炼身体的法门才把他们叫过来。

对于戏志才和郭嘉这两个喝酒玩女人起来不节制的家伙来说,身体现在不好好调养,容易短命,这可是万万不行。

曹操那一世就是因为失去了戏志才和郭嘉了两大顶级谋士,霸业未成。这次重生回来,曹操心中暗暗决定,自己的至亲和麾下的臣子,都必须按时体检身子,无论文臣武将,每天都必须坚持晨练,要以制度命令形式来推行。

因为武将们比如夏侯渊兄弟他们,自己不去督促,他们每天上午都会起得很早,打上一套第八套广播体操,然后再打上一套太极拳。

曹操准备传授给荀彧戏志才郭嘉等人的正是这两样晨练的内容,其中,太极拳的养生效果对于这几个不爱惜自己身子的人来说,更为要紧。

“其实,我这么早叫你们过来,是想教你们两门锻炼身子的法门,这是一位隐士高人传授于我,一套体术,一套拳法。你们学习了以后,只许教给你们最亲近的人,不得外传!”曹操很严肃地事先告诫道,随后拉开架势,徐徐地打起了太极拳。

“此拳法名为太极,那位高人称之为太极拳,乃结合易学的太极阴阳两仪之变化而创,既可颐养性情、强身健体,又可以自卫御敌、技击杀人,是内外兼修的一门绝学,你们且都看仔细了。”

曹操打的是后世陈氏太极拳的套路。

尽管历史上关于太极拳的来源众说纷纭,比较神仙的说法是源自武当张三丰真人,但是曹操更愿意相信太极拳源自陈家沟第九代人陈玉廷所创。

陈王廷出生于明万历二十八年,其祖陈思贵,任陕西狄道县典史;其父陈抚民,曾任征士郎,均好拳习武。

陈王廷自幼勤奋好学,昼练武,夜习文,不但深得家学真传,出类拔萃,而且熟读诸子百家,学识渊博,文武兼备,精于拳械,功夫深厚,有超人的轻功绝技。年轻时走镖山东一带,扫荡群匪,匪寇闻“名”丧胆。

晚年,陈王廷隐居乡里,以《黄庭经》为伴,潜心研究易学,收集整理民间武术。他理根太极,秉承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和阴阳生克之理,在家传拳术的基础上,将众家武术之长融汇合成,加上自己平生习武所悟,融中医经络学与道家导引吐纳术为一体,创编了一种刚柔相济、阴阳互化、变幻莫测、威力无比的武术拳种——“太极拳”。

陈玉廷的经历让曹操想起了金庸小说中的黄裳。黄裳,北宋延平人(今福建南平),状元及第,原为文官,因校对《道藏》而悟通武学义理,以文人之身,创出震惊武林的绝学《九阴真经》。

那么陈玉廷结合家传武艺,又经过易学的研究,创出太极拳这一震铄古今的瑰宝,比起张三丰看龟蛇相斗创出太极靠谱,更让曹操相信前者。

为什么曹操选择陈氏太极这一套路,因为后世中的杨氏太极、吴氏太极、孙氏太极等流派都是其创始人学自陈氏太极后,根据自己的感悟和理念进行修改而形成的新套路。

所以,陈氏太极拳乃是太极拳很多套路的源头。

曹操在前世灵魂的现代经历里,也是机缘巧合之下,从陈氏太极传人中习得的这套正宗太极拳套路,这件事情说起来也是缘分,那时候的曹操听说一家健身馆来了位很厉害的太极师傅,姓龙,乃是陈氏太极拳的入室弟子。

这对于有心习武的曹操诱惑实在很大,作为曹家摸金校尉最后传人,一向小气抠门的他竟然贡献出了好几千元学费去那家健身馆办了会员卡。

结果证明曹操是真的抓住了难得的机遇。

那名龙师傅也是因为一时间兴起,教了断时间就离开了健身馆,曹操只来得及学会了基本套路和一些入门级的太极技击之道。

太极是真的可以打人,甚至杀人的,只是大都数人只懂得练法,却不懂打法,甚至大多数人连真正的练法都不会,包括那些太极拳比赛的冠军,都只是徒具其形而已。

曹操前世记忆里,龙师傅是位真正的高人,很风趣,教学也很有个性,能把太极易学这么玄奥的东西,用很现代的语言表述出来。

比如这一招为什么要这么练,根据力学的原理,这一招只有这么练,发力最容易,距离最短,打人的速度才最快,这么站桩,脚步才最稳当等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