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我调入职工医院,在具有综合性质的干部科当宣传干事,后来还担任过一段时间的科长。
我的上级主管张大哥非常和善,从来不摆领导架子,有事都是和我们一起商量着办。我的同事小程称我为“姐”,一天到晚精神抖擞地忙来忙去。
我们曾共同走过忙碌而快乐的一段岁月。
干部科负责的工作主要有几大类:一是干部管理。随院招生小组去外地招聘医务人员,为他们办理入局手续,组织院内培训,再分配到相关科室;办理在职干部的调入、调出;管理院内干部人事档案;按上级标准做好定编定员;组织职称领导小组做好每年的职称评聘工作。二是医德医风。制定《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规范》,及时落实、检查实施情况;为每位医务人员建立医德医风档案并组织考核;定期进行患者满意率调查;定期召开医德医风监督员座谈会;定期召开各病区工休人员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认真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并注意反馈,努力让服务对象满意;通过院内简报形式的《高尚医德医风赞》表扬院内出现的好人好事,特别是医务人员精心为患者服务、受到患者好评的典型事例;对收到患者及家属表扬信、镜匾、锦旗的医务人员给予适当奖励。三是纪检监察。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规范院内医疗行为,为医务人员廉洁行医、不谋私利、自觉抵制不正之风营造氛围。
在和张大哥、小程的配合中,我们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之中。特别是在张大哥兼任院长的那一阶段,我和小程几乎担起了干部科的全部事项。
那一阵劳累,换来的是身心舒畅:我们努力为医务人员创造良好条件,尽力解决各类问题;医务人员则精心、细心、耐心地为患者服务,获得全局上、下一片赞扬之声。
然而,随着时间的延伸,我屡遭受挫,逐渐变得心灰意冷起来。
首先是张大哥的退休。
这原本是一种自然现象,在我们参加工作之时就已经明确了退休年限,但是当它真的来到眼前,我却无法接受,只好辞掉了科长一职。
其次是小程出国。由于没有专业文凭,小程家传与自学的中医无论如何也难以站到正式岗位上,只好通过中介机构出国发展。他的离去更让我身边空落落的,感觉好多事都失去了意义。
再次是医疗行业的现实一再增添挫败感。原以为,经过我们的努力、再努力,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现实表现却是:医患矛盾愈演愈烈;医务人员队伍虽然在不断壮大,却总有患者得不到救治;科技发展水平越来越高,治不愈、治不好、治不了的病却也不少。还有就是我们医院的职工收入偏低,远远低于全局的平均水平。而医务人员的劳动量却相当大,节假日要轮流值班,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晚上很可能会接到紧急电话,以至于他们的孩子中有很多因睡觉受到影响而拒绝学医。
2008年,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医务同事,请多保重”:
近期,作为住院患者家属,深入接触了我院多个科室的医务人员,感慨颇深。他们急患者所急、解患者之难、救患者之危的医疗行动让我心中踏实;他们详细问诊、耐心检查、细致分析、对症治疗使患者转危为安;他们和蔼的态度、平和的语言、严谨的作风、规范的程序叫我心生感动。然而,他们或这儿或那儿、或轻或重带有疾病的身体令我为之担忧。
从外表看,他们和每个职工一样,上班、下班,照顾老人,抚养孩子。但是他们的内容却和普通人大不一样:上班前,他们要熟悉自己管辖范围的病人情况。到班中,要立即查房、下医嘱、写病历、召集会诊,有针对性地治疗。下班后要查找资料,为所遇疑难问题寻求解决答案;要学习新技术,掌握同行业发展进程。晚上,要随时接听急诊电话,争取尽快登上门口等待的急救车。星期天早晨仍要雷打不动到院查房,节假日也不能走得太远,他们的行踪必须让上一级掌握。总之,他们的时间不只属于自己——因为他们是住院医生。
她们和普通人一样有着喜怒哀乐的多种情感,然而工作中她们必须保持微笑。不论昨晚有没有休息好,今天早餐有没有吃饱,家里是否有孩子哭大人叫。只要在班上,她们就应该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铺床、发药、量体温,输液、换药;严格执行医嘱,随时和病人沟通,及时向医生汇报。中午按时交接班,晚上在医生稍事休息的时候她们还要等候随时可能到来的患者,防备随时可能发生的情况——因为她们是病房护士。
他们的环境也和普通人不一样。乍一看,他们的环境挺好:装修整洁、操作电脑。但是仪器的辐射、噪音的烦恼、重复固定的动作让他们颇感疲劳。一日又一日,他们坚守在岗位上,有的为一批又一批患者摆姿势、做检查、出报告;有的在各种体液和切片中寻找蛛丝马迹,他们都在为医生的明确诊断提供可靠依据。还有的利用各种仪器为一个又一个患者做理疗;也有的天天忙着从药架上找药、分药、点药、发药。还有一支身着深绿色服装的队伍,他们随时做着出车抢救的准备,对每位患者做出准确的判断、适当的处置。他们马不停蹄地为患者早日康复奔忙——因为他们是门诊、急诊医护人员以及医技和中心药房的医药人员。
他们要接受上级的检查指导,完成领导交办的每项任务;虚心学习本行业经验,汲取同行的教训;培养下级人员,做好带教工作。要做课题、写论文、参加考试、接受考核,为晋升职称做准备。还要参加各种活动,做好多种记录,迎接各项检查。更重要的,他们每天要用温和的态度面对每一位患者和家属,尽量用及时、准确的答案来回答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而且,面对目前解决不了的难题时,他们要解释、讲解、提建议,很可能还会忍受一些误解、误会和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