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我是贾似道> 第三百零六章 皇帝也有难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零六章 皇帝也有难处(1 / 2)

我是贾似道 华夏九洲 更新时间 2022-04-08

 不管甘心不甘心,李鸣复、袁甫等一干群臣此刻也只能齐齐躬身而退。毕竟,贾似道虽说今夜说话有些失水准,可是想要借着他的那些看似好大喜功的话就给贾似道安上一个罪名,显然不太现实。

至于赵与芮、赵师弥这四大嗣王还有老而弥坚的宗室宿老赵德言,除了赵师弥说了一句话外,至始至终都是保持着冷眼旁观之态。

宗室不得干政,不得擅自离京,这是从大宋朝立国之时就定下的规矩,虽说到如今这个时候这些规矩早就被打破,不过至少在表面上还是要做做样子的。

当然,有袁甫、李鸣复等人冲锋陷阵已经足够了,赵师弥等人完全没有必要自己赤膊上阵,至少在如今,贾似道还没有达到需要他们亲自出马的程度。

虽说今天拿下殿前司拖刑部和临安府下水的目的没有直接达到,可是能够让一直在朝中顺风顺水的贾似道折戟,似乎结果也不是那么差。今天能在贾似道身上贴上这样一个好大喜功的污点,那么今后就能给他身上涂染上更多更重的污点。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怕就怕贾似道是个油盐不进的货色,如今看来,之前对贾似道的种种担忧和重视,实在是太高看了他些。

所以,赵师弥、赵德言等人倒是心情异常轻松的离开勤政殿。至于,贾似道说的那些有关蒙古的种种,尤其是大宋和蒙古终有一战之说,却是根本没有被他们放在心上。

史嵩之、郑清之、谢举伯等人离开前,倒是尽皆给了贾似道一个心安的眼神,显然是在告诉贾似道,不用太过担忧其他。

朝堂之上,若是不抱团取暖,怕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人吞的渣都不剩,还在为人数钱。当然,身处这庙堂之上,想要遗世而独立,那更是个奢望。

不管史嵩之等人对贾似道今天晚上的惊天之言,到底是作何之想,此际大家已经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若是他们临阵抛弃贾似道,那么以后还有谁敢跟他们共事?更不要说,贾似道今天晚上只是输在了大势上,至少在舌战袁甫、李鸣复、杜范三人的时候,可是没有处于下风。

更重要的是,赵昀最后时刻虽说出声一言而决的拒绝了贾似道趁机出兵,遥相呼应孙奎,向蒙古施加压力的想法,又何尝不是在给贾似道台阶下?

只要赵昀还看好贾似道,还宠信贾似道,就算贾似道暂时受挫,日后也同样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随着一众心思各异的群臣离去,偌大的勤政殿就剩下赵昀、董宋臣、卢允生主仆三人还有站在大殿中央的贾似道了。

端坐在龙椅上的赵昀,看着殿中神色淡然的贾似道,眼神复杂难明。有欣慰,有高兴,有担忧,更有恨铁不成钢之色。

在赵昀看来,今天晚上贾似道能够在刚刚遭遇刺杀之后,就想到用栽赃的手法将刺杀的主使者推到口温不花亦或是蒙古人的头上,并借机从襄阳出兵,威逼仅有史天泽和张柔镇守的长江以北诸地,其实都是为了他。

洛阳和开封两京,是大宋朝皇室永远的痛。赵昀初初登基,之所以答应蒙古联兵灭金,还不是因为窝阔台抛出了将洛阳和开封在金灭之后还给大宋的筹码?

那个时候蒙古已经尾大不掉,兵力更是傲视六合,大宋虽说没有出过多少有经世之才的能臣,可是若说真没有人看出,金国存在才是大宋最为安稳的屏障的话,显然不可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