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玄幻魔法>帝国英雄志> 舍生而取义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舍生而取义者(1 / 2)

帝国英雄志 鑫月半 更新时间 2022-04-03

 大一统之后的第二年,诺克萨斯大帝国贵族之间开始流传一种被称为“诗”的新文学。这文学一出世,便因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受到贵胄们的热烈追捧。它如瘟疫一般在贵族间蔓延,只用了一年就席卷整个瓦洛兰大陆。当下,旧文学已被视为野蛮文化彻底遭到了摒弃,诗正式成为了吟游诗人们的新宠。

新文学当道,贵胄学诗如火如荼。有人便提议要为诗作传,可诺克萨斯一众史官对诗的起源所知甚少,他们虽工于运笔,奈何缺少参考,便觉无从下手,因而为诗作传便一拖再拖。直到后来,王都的诸多贵族就“诗的起源”在王都举行了一场辩论会。会间,大学者苏格拉底称赞诗是神灵播撒在人间的火种,天才吟游诗人尼采自负道诗由他早年一手造就,而爆破鬼才吉格斯则摆了摆手说广为流传的诗是陛下跟黄种人学来的。

学者们各执一词,众说纷纭,连续争辩了三天三夜也没有得到一个服人的结果,直到第四天帝国的皇帝陛下亲临会场。

当时,西泽站在会场中心,对着诸位学者微微一笑,说出了与吉格斯如出一辙的话——诗就是我从黄种人那里学来的。

西泽此话一出,众学者将信将疑。帝国上下都清楚,皇帝陛下少年时曾游历大陆三年,途中接触这种新文学也不无可能。然而贵胄们对皇帝陛下的话还是有些怀疑,大部分的贵胄都不曾听说过什么黄种人。

西泽的话若说考据,很难服人,然而贵胄们并没有对皇帝陛下吝啬他们的欢呼和喝彩。自那时后,诗光明正大载入国史,而创造诗的黄种人也在那时候于史书上留下了第一刀。

是夜,刀鱼村全村上下不见灯火,唯有村长余秋雨家的窗户里透出些许光亮。天未黑的时候,余秋雨就点上了三根鲸鱼脂膏做成的蜡烛,蜡烛点燃之后他便在袅袅余烟里来回踱步,一圈一圈,来回往复,从黄昏踱至深夜。

海月生至中天,有人从琉球西面海域徐徐而来。那人踩着一叶比尔吉沃特海域最寻常的扁舟,腰间悬着一柄银色匕首,行在微咸的海风里,但见黑发飘飘,衣袂飞舞,白衣一袭正如这海上明月。想来此人若是被夜里出海的渔民看到,势必会三跪九叩高呼神灵。

待那扁舟临近琉球岛,白衣人便弃舟而去,以凌波微步踏浪而行。他在平静的海上飞驰,不知为何竟然引来一群飞鱼与他结伴而行。飞鱼竞相跃出海面,鱼群呈扇形尾随白衣人,声势浩大,翻出朵朵白浪花。白衣人睹此盛景,微微住步,但见鱼群向白衣人簇拥而上,像是痴心的飞蛾看到了最光明的烛火。

“十年一觉王都梦,不觉间在帝都竟呆满了十年。呵呵,看厌了王都的二十四桥灯火,这可人月色下,万类霜天竞自由才是我怀念的。”白衣人轻声呢喃,他望着多年不见的鱼群竟然有些恍惚。

“此次回来,也要在这岛上呆满十年。”白衣人从恍惚中醒来,他对着这些小时玩伴微微一笑说道。鱼群通灵,明了了白衣人的意思后,但见,鱼群飞舞地更欢了。

“小家伙们,散了去吧。非鱼当速归,不能惹父亲大人生气。”白衣人面带微笑对鱼群说出与童稚时一般无二的言语,随后,但见那一尾尾飞鱼恋恋不舍地散去。

白衣人趁着月色登陆,他方到岛上便皱起了眉头。白衣人带着古怪的神色看了眼脚上的靴子,他轻啐一下,就地坐在那潮湿却不失柔软的沙滩上。“你这多余的物什!”白衣人利索地脱掉靴子又脱下脚上罗袜,他赤脚踩在沙滩上拎着一双靴子面朝大海“且去沉沦吧!”白衣人呼喊一声,用力将靴子抛入大海,“噗通”一声,海面浮起一多浪花,白衣人扭头就走,在沙滩上留下一行深深浅浅的脚印,一如稚子当年。

虽说是离开琉球十年了,可刀鱼村依旧是白衣人记忆里那样。白衣人轻车熟路穿过条条阡陌,经过一个个小木屋,最终站在了村长余秋雨的家门前。

“这树都这么大了。”白衣人轻抚门前的一棵参天榕树感慨道,犹记当年人未离开时,木屋前的榕树不过一人高,而今这榕树都已经亭亭如盖了。

白衣人感慨时过境迁时,但听见“吱呀”一声,那亮着灯盏的木屋洞开了大门。余秋雨慢悠悠地走出木屋,他没有径直走向白衣人,而是在门口就停下了脚步。白衣人望着余秋雨神色复杂,心里明明有千言万语可是就不知道该开口先说哪一句。

“父亲大人。”两人对视了一阵,但听那白衣人轻轻地喊道。听到久违的称呼,余秋雨微微一笑,他没有说话,只是冲着那白衣人招了招手,示意他进屋。

余秋雨的木屋足够小,跟他以前居住的殿陛根本没有可比性,先不说配不配的上秋雨先生之前的身份,单是现在他村长的身份都配不上。可秋雨先生对于陋室却并不计较,自村子建立以来他就住在其中雷打不动。因而,村里人就称赞秋雨先生“贤者,秋雨先生,一箪食,一豆羹,在陋室,人不堪其忧,先生不改其乐。贤哉,先生!”。

十年前,余非鱼还是个小屁孩儿的时候,这间木屋还勉强能够居住不显小。可是当十年后,余非鱼游学归来之时,这方寸木屋却显得有些小了。余秋雨和余非鱼挨着坐在一张木桌旁,透过鱼龙烛晃动的火焰,余非鱼悄悄地打量着余秋雨,在心里悄悄地跟记忆里父亲大人的模样做着比较。

“父亲大人的头发倒是没有斑白,可眉眼间的皱纹倒是多了几条。唔,父亲大人看着似乎没有之前那般严肃了。呵,他竟然对着我笑,我的大光明神大爷,这还是之前那个刻板而不苟言笑的父亲吗?”余非鱼在心里碎碎念叨,这一番窥视让他唏嘘不已。

“我当年托付你的事情,做的怎么样了?”余秋雨看着余非鱼,一丝不苟地问到。

余非鱼一滞,他本想父亲会对他嘘寒问暖一番,可不曾想到父亲大人开口就是这般严肃的话题。余非鱼有些郁闷,心想着父亲大人的脾性是一点也没变。

“独孤的后人已经有了线索,裁决之镰也被孩儿完全掌控,烈阳族一年前去拜访过一次,不过那脾气比牛还倔的武夫却并不愿意出山。嗯,父亲大人让孩儿寻找的纳什之牙,也被孩儿寻到了。”余非鱼规规矩矩地回答道,面对他一丝不苟地父亲,他可不敢像面对那些贵族小姐一般轻浮。

听完余非鱼的话,余秋雨罕见地又一次露出了笑脸。“我儿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望。”余秋雨夸赞道。

听到父亲大人如是说,余非鱼却并没有感到兴奋,想起那些年被父亲大人逼着练剑,挨父亲的板子,余非鱼只是在心里幽幽地叹了口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