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48、老臣心不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8、老臣心不死(1 / 2)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索肥丫 更新时间 2022-03-30

 朱厚照轻拍面前的几案:“朕将说话做事前的想法称为出发点,出发点不对,所思所想所言所行便没了依托,就像李公所言,没了着力点,再怎么用力也使不对地方,甚至渐行渐远。”

这是在暗示朝臣们对盐业的举措并不是出于公心,而是有私利在其中,朱厚照知道他们肯定是来谈盐改的事,三位阁老也心知肚明,这不是打哑谜,而是明摆着的。

“君子行事,论迹不论心,所况皇上又如何能确认臣工的心中所想。”

刘健算是被逼着表态,声音还是一如既往地硬邦邦,总有些颐指气使的味道。

也难怪,孝宗在时他便这样,到了朱厚照还晚了一辈,又是托孤的关系,刘健更认为理所当然。

此话一出刘健就懊悔了,李东阳和谢迁心中也咯噔一下,他们怕刘健激怒了朱厚照。

可朱厚照的涵养练出来了,虽然被貌似指责的话搞得有点心气不顺,但至少面上没显出来。

有格调的昏君朱厚照晏晏依旧:“刘公说得对,论迹不论心,其实迹像已经很明显了,只不过大家都不往那面想,而是硬找理由安慰自己。”

这话有些诛心,但刘健生生忍住了,终于显露出了宰相的涵养:“哦,愿闻其详。”

还是有些盛气凌人了,李东阳都觉得脸上有些抽抽,忙帮着补救一下:“皇上,还请别卖关子,老臣鲁钝,请皇上直指。”

朱厚照点点头,竖起了一根手指:“盐余的盐引是父皇发出的,先不论张氏,就总量来说,所有皇产、宗室、勋贵都受益,计一千万引还多,朕没说错吧?”

刘健以为朱厚照是将责任推到大行的先皇头上,马上出言维护:“先皇时盐业尚未崩坏。”

朱厚照依然摇头:“到现在盐业也没有崩坏,朝三暮四成这个语三位老师傅都懂,还是你们教朕的,盐其实没少,朕之所以说父皇批出了一千多万引,就是指的这点。”

这就让刘健不会了:“陛下说盐没少?那为什么……”

说着说着,刘健也说不下去了,他也意识到里面的逻辑,不敢往下深想。

还是李东阳把话说明了:“是啊,人都要吃盐,没盐要生病,如果盐真的少了,那世道早就乱了。”

谢迁则干脆挑明:“皇上的意思是指户部和工部有人参与了食盐走私?”

朱厚照变得凝重:“还没有直接的证据,但不管事情多么复杂,吾等只须抓住其不变的部分,最终的答案就呼之欲出,百姓们入口的盐没少,户部的账上却少了,盐总归不会自己飞入百姓的嘴里……”

刘健也好、谢迁也好,包括李东阳,脸上都显露出灰败,好像瞬间老了许多岁。

皇上已经不容易糊弄了,已经渐渐开始自己思考,并尝试着动手。

其实对于私盐刘、谢、李都知道,也隐隐约约看到士绅们的身影,但他们本来就代表着那个群体,当然不愿意往自己的阵营找原因,自欺欺人罢了。

但这件事不能明说,要不怎么说潜规则呢,说穿了双方都没有余地了。

刘健深吸了一口气,将心中所想像霹雳一样倾出:“那能不能为了朝堂的安稳将盐场改造暂停,只在暗中……咳咳……暗中查访,老臣不是想阻拦此事,而是想保留一份朝廷的体面。”

他说得很急,不小心就带上了咳嗽,也许是怕被朱厚照打断,或者怕被再一次被拒绝,所以刘健连顺气都等不及。

年纪也很大了,再也不是当年初登奎阁意气风发的刘首辅。

这次朱厚照倒是没摇头,却是面无表情:“刘公,朝堂本来就不平稳,财计无力,奄奄一息,又何来安稳可言,表面的平稳之下是激流奔突火山涌动,一旦爆发不堪设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